从清唱到折子戏——也谈折子戏的产生

来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折子戏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中国传统的清唱艺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从明代折子戏选本来看,剧曲与清曲曾长期混杂,成为清唱的内容。这种摘录全本中的一段进行演出的形式为折子戏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同时,作为情节艺术,单纯的剧曲有时不能完整地表达戏曲的内容,于是科介、对白被保留下来。这种兼具科白的片段式表演逐渐与清曲分离开来,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其他文献
【摘要】极具东方语境的院体画,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一座巅峰,也是中国画承上启下的舟载津梁。它承载着炎黄裔胄观照天地对话的思维模式,折射出宋人观看世界的方式,是两宋独有的话语情态和审美经验的直接呈现。本文从东方古典美学视域对两宋院体画进行美学分析,就院体画相关的理学美学、极简美学、实用美学等问题展开阐述,用美学的方式探寻院体画解读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院体画;古典美学;意境;审美意蕴  作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