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中医分型及中医辨证施治探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的分型及如何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0月—2010年9月的40例精神病病患者,将其分型并施以相应的中医疗法,对治疗后的症状进行观察考究。结果40例中显效18例,有效14例, 痊愈4例, 总有效率达90%。讨论降火祛痰、疏肝行气与定心安神的中药治疗对于改善精神障碍的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精神障碍;分型;中医治疗
  精神障碍是大脑非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精神疾病,有研究表明其与人的遗传、体质、心理方面等因素有关,类似于传统医学的癫狂不寐、郁证等。该病多发于青壮年,病症迁延难愈。笔者运用中医理论在临床中将此症归为三型, 以中药治疗,效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选取我院自2009年10月—2010年9月精神病患者共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精神失常16例,失眠抑郁症19例,精神分裂症5例。年龄18—63岁,平均39.6岁。病程最长为25年,最短为一个月。
  1.2 诊断依据 参照CCMD-ⅡR对于诊断精神障碍的标准: (1)3个月以上的病程; (2)存在至少1个以上妄想症状; (3)无能力判断自身病况,意识方面无障碍。(4)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受损害。
  1.3 中医辨证分型
  1.3.1 痰火扰神型 (精神运动兴奋为主)15例,主证:红绛舌质,苔多黄燥或黄腻,脉弦大滑数;彻夜狂躁难眠,面红目赤,两目怒视,更甚者狂乱不制, 高歌狂呼,骂人毁物。
  1.3.2 气血瘀滞型 (知觉与思维障碍为主)15例,主证: 紫暗舌质,或有瘀斑,脉弦数或细涩;面色暗滞,胸闷失眠,头痛心悸,恼怒多言,躁乱不安, 甚则登高而歌,产生妄想和幻觉。
  1.3.3 脾肾阳虚型 (精神运动性抑郁为主)10例,主证: 舌质暗淡, 苔白腻,舌体胖, 脉弦或数;便溏溲清,面色萎黄, 冷漠少语,思维贫乏,精神抑郁,甚则口呆目瞪, 妄见妄闻, 神痴嗜睡,出现明显的精神障碍,还带有抑郁症特征。
  2 治疗方法
  2.1 痰火扰神型:以清火化痰为治, 用茯苓20g,甘草、枳实、竹茹、陈皮、胆星、远志各10g,菖蒲、郁金、当归、半夏各15g。
  2.2 气滞血瘀型:以化瘀行气为治, 甘草10g,桃仁、地龙、红花、菟丝子各12g, 当归、枸杞、生地、五味子、柏子仁、枣仁、龟板各15g。
  2.3 脾肾阳虚型:以补肾温阳为治,用甘草、砂仁各10g,陈皮、黄芪、党参、肉桂、附片、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各12g, 龟板、熟地各15g。
  以上用药均为每天一剂,用水煎分两次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
  3 效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妄想症状已消失,恢复自知力,言行举止神情状态恢复正常,人际关系恢复良好,能正常应对处理日常事务。 (2)显效:仅存个别妄想或妄想症状消失,自觉力基本恢复,人际关系一般,日常能胜任一般工作; (3)有效:妄想症状有所改善,仅存个别牢固妄想,自觉力稍有恢复,对人较淡漠,日常懒散,在他人督促下能完成简单重复动作; (4)无效:所有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研究40例患者中,仅有3例中途停药,其余坚持治疗。其中8例患者服药8-9个月,12例患者服药6-7个月,9例患者服药3-5个月,8例服药3个月,服药时间平均为5个月。结果显示:显效9例,有效7例, 痊愈2例,除3例未坚持服药,其余病人在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详见表1。
  表1 三种分型治疗效果
  4 讨论
  精神障碍是不断变化且易反复的病症,病人时而情绪激动,时而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病情若不能及时控制,很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尤其是有些病人出现自杀倾向;而且,此病与季节的变化之间具有明显关系,所以在冬春或夏秋季节变换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调整配伍药物,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笔者据此病病因及特点,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痰火扰神型、气滞血瘀型和脾肾阳虚型,分别采用泻火清热、化瘀行气、健脾补肾温阳等治疗方法,平衡机体实的阴阳二气,自然协调脏腑功能, 降火祛痰、疏肝行气与定心安神,使病情自愈,达到良好疗效。
  而此病后期表象的征象一般为脾气虚弱或肝肾亏损。阴亏火旺者可服知柏地黄丸;肝肾亏损者可服六味地黄丸;脾气虚弱者可服归脾丸等,以补脾益气加强体质。但也反对大量滥用黄芪和红参,由于过大增补元气,容易导致化火,使得病情加重。此探究观察的病例有限,且多为门诊病人,无法完全确认中医治疗中患者是否服用西药,且此病易反复发作,亦未知患者痊愈后是否复发, 所以还需进一步考察其确切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 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6-64.
  [2]沈渔村.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994-995.
  [3]张美茹,刘文志.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概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9,20(4):39-42.
  [4]王晓燕,郑爱菊.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治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14(3):266-268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稳定性二氧化氯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水处理及食品和日用化学工业中的消毒剂,也可用作纸张的漂白剂.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方法 对80例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小儿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对患儿在饮食护理、高热时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方面加以观察和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做好床旁隔离工作,避免交叉感染。结果 80例患儿仅在发病期存在并发症,其它时期无并发症出现,经护理后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目前对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并没有特效的疗法,一般在临床中均行常规对症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8月~2010年6月收治的58例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58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45例,生活自理8例,需人照顾4例,死亡1例,治疗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的愈后。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动脉夹闭术;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2005年6月~2007年9月共收治剖宫产产妇235例,分析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过临床观察。结果235例产妇行剖宫产手术以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有腹部刀口、产妇子宫收缩、情绪忧虑、文化素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考虑,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后,疼痛得到明显减轻,促进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分
【摘要】 风、寒、湿邪是风湿痹症发生的外部因素;正气不足是风湿痹症发生的内因。本文通过分析痹症的成因,并根据本人的临床观察,总结了中药在治疗痹症中的用法。  【关键词】 中药;痹症;方法  痹症是指气血为病邪郁闭而引起的疾病。痹症的成因涉及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以外感风寒湿邪居多,正如《素问·痹论》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内因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妇;产后尿潴留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多为初产妇,既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增多,更容易引起产后尿道感染,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我院护理人员通过对产妇产前产后护理、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起很大作用。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经阴道分娩的健康教育产妇960例发生尿潴留30例,其中,宫缩乏力、
【摘要】 在运用中药治病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种种药物不良反应,究其原因大致存在有:品种混乱、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炮制不当、个体差异不同、煎煮不妥、配伍禁忌、管理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增进药物疗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吃中药治疗不伤身,多吃点有利无害”的老黄历失灵了,令多数患者不知所措。为此,笔者走
苯(benzene)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长期接触苯可损害人体造血系统,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适合保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予月经周期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同时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3月1疗程。结果 45例患者中,显效30例,占66.7%,有效12例,占26.7%,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3%,所有患者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子宫肌瘤平均体积缩小,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闭塞性不孕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妇科住院治疗的200例输卵管闭塞性不孕症的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100例和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受孕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受孕率为87.2%,未孕率为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