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癌胚抗原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患者64例,其中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46例(带有肿瘤负荷),无复发或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18例(不带有肿瘤负荷).晨起空腹抽血,ELISA法检测血清IL-4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CEA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IL-4与CEA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化疗前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IL-4水平的变化.结果 转移性结直肠癌组IL-4的表达水平为(116±175) pg/ml,而对照组为(5±15) pg/ml,转移性结直肠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例患者血清中IL-4的表达水平与CEA显著相关,相关系数γ=0.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可评价的20例患者中,化疗2个疗程后肿瘤获得缓解的7例患者化疗后血清中IL-4含量较化疗前均降低,而其他13例无缓解的患者血清IL-4的含量均较化疗前升高.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清中IL-4的含量显著升高,并且血清中IL-4的水平与CEA的水平显著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喉癌患者术后死亡风险方程,为预后评估和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手术治疗的166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结果 ①71例死亡,5年累计生存率57.20% (95% CI:49.75% ~64.6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程度、颈淋巴结廓清对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③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治疗颅内基底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6例颅内基底动脉瘤患者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0例,基底动脉干动脉瘤46例;夹层动脉瘤20例,囊状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17例.未破裂动脉瘤20例,发生过破裂出血36例.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血管内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无新增神经功能缺失,无死亡病例,随访2~72个月,原有症状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克雷氏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克雷氏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石膏夹固定后使用小夹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86.7%,观察组患
目的 对不适合外科手术的良性气管狭窄患者行金属支架置入的疗效进行跟踪评估.方法 选择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的气管良性狭窄患者13例,在透视下共置入15枚自膨式金属支架.结果 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阻塞气道的形态和功能立即改善.平均随访时间67.5(35~ 102)周,期间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不适于行外科手术的气管良性狭窄患者应考虑行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置入治疗。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PAF已转复窦性心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他汀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胺碘酮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并用胺碘酮维持,他汀组加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不用瑞舒伐他汀,疗程为12个月.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40例作为健康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对287例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斜视矫正术,平均随访3 ~12个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13例欠矫,6例过矫,斜视矫正率为93%,有效率为100%,无一例发生眼前节缺血,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损伤小,手术并发症极少,局部反应轻微,恢复快.结论 显微镜下斜视手术与以往常规肉眼下斜视手术相比,无论从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行鼻窦炎手术或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8例患者中,治愈284例,好转14例.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精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目的 探讨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术治疗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26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缝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并发症、病死率,近远期疗效及再出血率进行追踪统计.结果 本研究无死亡病例,无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及肝肺综合征,其他并发症:轻度肝性脑病1例,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74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意识恢复、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再出血率及其他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 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动态MRI征象,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和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磁共振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35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32例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3例显示整体均匀强化.结论 “渐进性强化”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