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是与“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相比较而言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即省级直接管理地市与县(市)财政,地方政府间在事权和支出责任、收入的划分,以及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专项拨款补助、各项结算补助、预算资金调度等都是省直接对地市和县(市);地市没有管理县(市)财政的职能,不直接与县(市)发生财政关系。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一、“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客观诉求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地改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行,“市管县”代之“省管县”成为地方财政分配的又一模式。其初衷主要是为解决地市分割,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但由于近十多年来配套的相关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市管县”只实现了部分预定目标,在更多地方则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由于地级市集中全市整个辖区资源来建设中心城市,以乡补城,以农补工,而并非将资源着重于县、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加之县、乡两级本身可掌控的资源有限,这无疑是造成当前县、乡两级财政困难,资源相对不足,事权与财权无法匹配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市管县”的财政体制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已凸现其局限性,由“市管县”向“省管县”或者“省、市管县共存”的垂直型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转变成为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现实优势
  第一、避免市刮县,就是有的市里财政集中县里的财政,把县里的钱集中起来到市所在地搞建设,搞提高工资等等。于特别一些专项转移支付,比如说,对农业、水利等等这些,可以不通过地级市这一级,直接转移到县和县级市。这样就避免了地级市在中间扒一层皮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第二、中央和省的有些对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财政体制结算、各专项资金的分配、资金的调度等都是由省直接到县市,明确了地级市和县(市)之间平等的财政主体地位,减少了财政层级,可使县级财政困难直接反馈到省财政,从制度上保证省直接对县市的资金使用效率。县级财政相对独立省直管县财政也提高了县一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第三、省管县财政体制实现了省直接对市、县(市)的管理,增强了省级调控能力。省级财政可以通过适当集中财力,根据全省实际情况直接调节各领域、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平衡,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以提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实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税收,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财政税收体制。
  三、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目的
  第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强县、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把县一级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第二、从行政框架上讲,我们的目的最终要把政府层级改革为三级。就是中央、省和县市。从现在的通信、交通、网络等等手段来看,已经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为减少政府层级创造了一个条件。不像过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管理起来幅度很大,需要中间有层次。这为省直管市创造了条件。 第三,要减少政府层级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和降低政府的运营成本。从现在五级政府来看,经济管理的审批、监督等等的周期太长,环节太多,影响经济的发展。另外五级政府有各种部门,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员、车辆、办公设备、办公大楼等等。这在财政上是个巨大的负担。所以我们推进这样一个改革,就是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
  四、“省管县”改革的内容和模式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五个方面:1、收支划分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范围,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范围。2、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县;专项拨款补助,由各市、县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市级财政可通过省级财政继续对县给予转移支付。3、财政预决算市、县统一按照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市级财政部门汇总市本级、所属各区及有关县预算,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4、资金往来建立省与市、县之间的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省级财政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解比例。各市、县金库按规定直接向省级金库报解财政库款。5、财政结算年终各类结算事项一律由省级财政与各市、县财政直接办理,市、县之间结算事项,通过省级财政办理。
  五、注意事项
  首先,省直管县的改革,应当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革的尝试,不可一哄而起,也不能“一刀切”。即便是经济比较发达、省域面积较小且改革呼声比较强烈的省份也要遵循这一规则。同时,对层级不要简单划一,要考虑到地区实际情况和特殊性。其次,“省管县”财政体制要发挥优势,配套改革要跟上,这包括理顺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关系,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使之法制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方均衡发展;完善地方税建设,规范和稳定地方收入;加强对基层政府的监督,建立民主理财机制等。只有借助体制创新所形成的制度优势,同时做好体制外的配套安排和努力,才能形成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合力,实现“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软着陆”,充分发挥改革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最后,县级财政需要注意几点:1、要加强省级政府的监管力度。因为过去是市管县财政,现在省管县财政了以后,要避免出现一些财政纪律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2、要加大县级财政公开、透明,向社会公示这种现代财政的意识和程序。因为县一级财政直接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还有各方面的环境,而且它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当向当地人民群众公布收入和支出。比如说,县一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需要上网公开,居民随时可以查询。3、要加大县一级人大对收入和支出的监督力度。人大要从编制预算参与,监督政府整个收入支出的过程。真正使财力用之于民。4、对县里的建设项目,举债,要由省级财政部门、当地人大、以及当地人民群众参与决策、进行讨论,避免县级府一任领导一任政绩一任债务,后边领导不理前任领导债的情况发生。实行“省直管县”,省级政府能够更加有效地统筹地区之间的发展,更好发挥协调能力;能够通过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和财政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增加财政管理透明度,调动县级财政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改革力度的加强为“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现代科技手段普及应用为“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其他文献
<正>Distinguished Guests,Ladies and gentlemen,Dear friends,Good afternoon.Let me begin by extending my warmest welcome to all of you to this thematic session on
期刊
我院开展各项活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去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院全体师生员工在院党委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书法比赛、文艺汇演,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等纪念活
以小学翻转课堂微视频制作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对小学翻转课堂微视频进行概述分析;其次,从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上微视频的巧妙设计原则、小学
在语文教学中,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体验式阅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感知、理解文本,使其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进而提升阅读教学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  首先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重视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集中体现了自主的教育思想。因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自然需要自主,提倡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开放型、自主化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实现自主化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主动灵活地驾驭课堂,是实现课堂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农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效果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校企联合进行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培养模式的设想、具体内
市场经济与法院管理体制改革张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各层次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国审判管理体制需不需要改革呢?笔者试就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到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深入探究信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而小学语文又是一门基础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