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文字完美的视觉载体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爱阅读,在面对书籍前习惯会先了解作者,让人与文字是链接的。事实上我认为书籍本质应是阅读者导向,设计必须兼具功能性与视觉性。
  2010年我承接行人出版社所委托的《悬崖下的小道》书籍装帧案。对于作者的了解,我顶多跟大概媒体一样多:对台湾社会来说,他是帅哥、是贵族、是褒贬不一的争议性人物。我面对的是一位特别的作者,蒋友柏——蒋家的后代。
  由于这是一本泛自传体的书,我在装帧设定上着重“文”与“体”的兼容流畅性,让阅读者循序渐进,透过纸材触摸“体”的质感、进而感受“文”的编排节奏,并特别突显文字与符号的表情,内文的三大章节以姓氏谐音来引导读者。分别为:讲(蒋)橙果、讲(蒋)政治、讲(蒋)友柏,由外到内,从蒋友柏的行业直到他内心的告白,如同我们认识新朋友一样,先从外表直到读到他的心,文章三部曲使用三种截然不同的纸质引导阅读者真正触摸到内容。
  第一阶段先满足“期待印象”,让阅读者有暖身的作用。内容介绍蒋友柏创立橙果设计的创业历程,铜版纸突显黑白影像的对比,近似写真的图像中引申出蒋友柏对于事业非黑即白的要求个性,偶发出现的橙色是形象,也代表蒋友柏所坚持的创业理念。
  
  第二阶段进入蒋友柏在部落格上发表的个人言论。他敢批敢骂,不管在政治上、时事上、甚至是情绪的私语,都毫不保留PO在网络上接受社会大众公评。
  支持、仰慕、辱骂、批评,网友对他的喜怒哀乐一瞬间都以文字发泄出来。编辑特别保留汇总网友的留言,因为这一切的总和代表多面向的蒋友柏。这部分我采用纯黑的未涂抹的文化纸,表现网络言论不受约束的个人性。蒋友柏发表的文章为垂直行文,与网友的言论水平行文作为对比,水平时间轴来表现网络的时间性,对比行文让阅读者可以参照或引论个别内容。 删节或引申的符号让标题充满表情,象征网友对于作者言论有着截然不同的矛盾与认同。
  第三阶段是落幕,是争论过后归于平静。内容是蒋友柏对于家庭与个人的不安自白,在文章中充斥着人性与绝对隐私的作者面向。这部分采取半透明的描图纸,让阅读者穿透作者的内心世界,纸质刻意抛开所谓的阅读性,行文一篇一篇像是诗文般各自独立,但又可以不按顺序的随意组合,层层文字隐约相迭,像隐私又似开放,作者心里的喃喃絮语,在半透明环境中毫不保留地让读者自己决定。
  白、黑、透明,内文三部曲所使用的纸质都是为了呈现文章本质而存在的,许多的细节无关视觉美感,纯粹让符号与文字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然后,被阅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核心,书籍封面。蒋友柏很重视封面的表现,强调:自己不是贵族。他只是从悬崖上坠落的凡人,在迷雾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小道。作者要求:第一:要能充分代表他,第二:在书市中能有独特性。
  我提出书籍的中心概念就是“封面是人的面孔”。作者是多重身份集于一身,所以不能以同一面向来呈现。我想挑战在平面上塑造一个多角度的蒋友柏,让封面不仅是脸孔而是能与读者互动的,最后藉由我另一兴趣——物理,来寻求灵感。
  为了如何能在平面表现多面向的蒋友柏,我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平面的物理性是静态的,也就是说我必须仰赖互动产生连续性。在光栅实验当中透过光的遮蔽会让眼睛产生残影,而视觉残像取决于速度移动,因眼睛被光线折射影响,对于影像会产生多角度连续迭影的错觉。我决定冒险一试,因为我从来没尝试过这样的设计,而出版社与作者也因趣味性的吸引下也接受这样的挑战。决定了解决方案后,首先拍摄蒋友柏个别角度的正视照,计算每一张相互影响的光栅数目,将不同角度的影像重迭。封面印上经过计算的遮蔽色,将相互错置的影像迭印在上。封套使用具有硬度的PVC塑料,目的要利用PVC的透明特性塑造光栅与封面形成遮蔽效果,并兼具保护书籍的作用。透过PVC封套在取出书籍的水平运行中,动作速度迫使眼睛接受到各角度影像的重迭残影,让观者产生转向的错觉,藉由人与书籍的动作,让眼睛跳脱静态感。
  不仅如此,我还将蒋友柏的脸垂直颠倒,特别呈现一种坠落的感觉,当读者把书从封套拉出时,发现蒋友柏正从悬崖慢慢旋转而掉下。充分将多面向特色与书名呼应,呈现出完全能代表作者的一本书。从纸质与PVC塑料特性,到颜色的搭配最后只为了完美的呈现错觉。这是我想要的一本书,让作者与读者都充满乐趣与互动的媒介。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书一出版就造成书市瞩目,2010年也受到台湾书籍装帧指标——书籍设计金蝶奖的肯定。
  一本书的诞生,文字是灵魂,如何承载并赋予完美的载体,是书籍设计师的重责大任。我相信在数字化的未来,传统书籍并不会因而消失。读者透过装帧触摸纸的温度,视觉感受文字转化图像的词汇,这是无法取代的交流,就像一道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而我正矢志努力让书籍更充满人性乐趣。
其他文献
一切就从你拿起一本书开始。    是什么吸引了你的眼球?  封面设计、纸张的质感、翻阅起来的舒适度……就好像一见钟情般,让原本只是纯粹的,需要静下来阅读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触感、视觉感。这是设计师的功劳。    每一本书都是设计师为文本量身打造的外衣。因此,设计师要深入了解文本所要传递的意涵,写作者想要展现的风格,并通过艺术的语言,把文本和设计融为一体,并隐于文本之后。作为一位成功的设计师,他们能
期刊
第一次见到张典婉,是在她于厦门下榻的旅馆中。那天她刚从培田(福建省连城县西南部的古村落,保有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风尘仆仆回来,兴奋地描述着一路见闻,丝毫未显路途迢迢所带来的疲惫。后来几天的相处中,我发现只要是关于客家的话题,她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张典婉是客家人。  再次见到她时,她作为嘉宾出席哈尔滨书市上《萧红印象》的新书发表会,身穿改良式旗袍搭配牛仔裤,在台上娓娓道来自己在台
期刊
采访萧青阳的那天,他刚逛完跳蚤市场回到工作室。逛跳蚤市场是他每周的固定行程。他在跳蚤市场看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物。他喜欢并追求这些独特的民间美学。萧青阳观察大中华地区的设计,发现不同地方的风格却呈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就像万胞胎一样”,所以就继续逛自己的跳蚤市场,寻找那些奇特的美感。  萧青阳的工作室对面是一家图书馆,他常常到里面去看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历史的纵向比较中,他惊讶地发现:比起
期刊
对于出版物的装帧设计,“书衣”是再好不过的比喻了。   书衣,因出版市场的竞争和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变得越来越讲究了。  的确,一件好的书衣,可以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作品顿时生辉;一件好的书衣是对出版品内容的最好诠释,让人们透过表象窥测到书中的奥秘;一件好的书衣可以引起人们购买的欲望,让出版品变得畅销起来;一件好的书衣可让出版品锦上添花,使人们尽享内容美的同时感受视觉美,使阅读充满快乐;一件好的
期刊
今年2月份,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速泰熙应台北书展基金会邀请,担任台湾书籍设计界奥斯卡奖项——金蝶奖大赛的决选评审,并在“书籍设计论坛”做了题为“美域的延伸——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书籍设计的审美拓展(以大陆书籍设计为例)”的演讲。为此,我们专程采访速泰熙,请他谈谈金蝶奖评选的标准以及对于书籍装帧设计的看法。    对话  书香:本次金蝶奖大赛的评审之间有差异吗,评选的时候是如何达到一致?您在评选中有没有一些
期刊
朱锷,平面设计师,常用设计倡导人,Edge品牌创始人。出版有《设计中的设计》等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设计白皮书”。1990年赴日,1998年在东京、2001年在北京成立朱锷设计事务所至今。曾策划“日本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展”、“建筑建筑/隈研吾贰零零捌中国展”, “MUJI无印良品2008中国特展”,“设计的设计/原研哉贰零壹壹中国展”等展览。    对话    书香:关于书籍设计最疯狂的一个
期刊
聂永真,自诚品文案崛起,后以美术设计受到唱片公司、出版界青睐。为台湾专辑包装、书籍装帧、剧场与电影领域里最重要的新世代设计师之一。屡获 《诚品好读》年度出版报告“美术之最”与“最佳注目”;金蝶奖最佳封面设计首奖。香港Victionary Musikraphics百张唱片暨设计师、德国Hesign 50 Smaill Studios收录。“纽约TDC(Type Directors Club)”会员之
期刊
早期书刊印制使用铅字印刷在纸页烙下的立体压痕,如同浮雕般美丽而真实,不仅可以用手触摸到,从背面看,也可以看到油墨因为压力的关系而留下深浅不一的颜色。  木刻版画与铅字印刷,均为欧洲中世纪以来木版活字时代的手工产物。书页里黑白分明的墨痕线条犹如洞穴壁画,能让人清楚看见工匠刀笔在木石表面凿挖出来的刻痕,具有深刻鲜明的触觉特性。  近代台湾以木刻版画自制限定版手工书的先行者,当首推日籍诗人小说家西川满(
期刊
书籍设计也可以产生音乐的节奏感。这个观点是当代书籍设计的主要代表和推动者——吕敬人提出的。他认为,书籍装帧设计者好似一个演员,在书籍视觉信息传达中担任某种角色,是演员、是编剧、或许还承担导演的职责。书籍中的文字、图像、色彩、空间等视觉元素均是书籍舞台中的一个角色,随着它们点、线、面的趣味性跳动变化,赋予各视觉元素以和谐的秩序,注入生命力的表现和有情感的演化,使封面、书脊、封底、天、地、切口,如京剧
期刊
文学香港    香港是个很独特的地方。年轻时常常听说香港是个很庸俗的地方,是文化沙漠,没有文学,好像什么都没有。但事实上不是如此。它的文学、它的文化,反而有我们的洞见与不见。  由于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香港夹杂在中西文化的冲激之中,英语、广东话、普通话的思维,产生了香港文学中常见的不中不西、夹带粤语用词的普遍现象。在“九七大限”来临之前,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之一,面向大陆,若即若离,又爱又恨,当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