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 教育部的公关经理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ice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5年前,王旭明“托关系走门路”进到北京南城的丰台七中当上了语文老师。当时他是个不愿意进政府部门、怀里揣着屠格涅夫的《罗亭》的小年轻儿。
  小王被派去带一个出了名的“乱班”,学生们也就比他小个七八岁。王老师对他们说“要违反纪律,行,你们就在我的课上说话捣乱。我只要求你们不在其他老师的课上违反纪律,这既是给我的面子,也是对你们自己的约束。”他说自己的目标是要当孩子们的老师、父母和朋友,三位一体。
  
  可有那么一位叶同学就是不给他面子,在数学课上连续捣乱,告状的老师多了,小王按捺不住,便在课堂上公然教训小叶,小叶也不甘示弱,嚷嚷“我没说,我就是没说”,小王老师的火气顿时被点了三尺高,饱饱儿地扇了叶同学一大嘴巴,“这是我为数不多的打学生,在课堂上,我觉得没面子嘛。”这一嘴巴下去,学生的眼鼻鲜血长流,捂着就跑了。
  “我心里是慌的,我寻思这可能打得重了,但我还端着,‘大家看着,捣乱就是这样……’但回到办公室,我还是挺那个的……”中午,叶家爸妈领着孩子来了,小王老师心里惴惴的。可叶家爸爸张嘴就说:“王老师,我们孩子做错了,您别跟他生气啊,您管得对,您打得好。”叶同学躲在他爸后头,还拿纱布包着眼睛,说“我错了”。当时小王老师忍着眼泪,强撑着,说“行了!以后别那什么什么……”
  25年后,已经成为教育部发言人的小王老师——王旭明——坐在位于北京西单的办公室里,中式立领条纹衬衣、黑色立领外套,短发在发胶的帮助下茁壮向上,桌下摆着3双不同样式的黑皮鞋。不是西服套装、便是改良的中式套装,裁减合身、质地优良,这是他面对公众的一贯形象,电脑旁依然摆着那本《罗亭》。
  “(打学生)这个事情给我的影响有两点:第一点我们提倡不能打学生,这是师德。但是要看什么情况下,我个人始终认为,爱是一种教育,严也是一种教育,当然,严到什么度,我认为适当地施以拳脚,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这个拳脚的方式要有度,还要有基础,就是你的学生接受你、认可你,真的把你当成父母了!那真到了这种程度,那是可以打。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老师,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上来就打,那人家当然会告到法院去了。我觉得我这种情况下,有前提、有基础的这种严,适当施与拳脚教育,我觉得是可取的。所以现在对教育方式一味地说爱、或者一味地说严,从我的教学经验来讲,不可取。”
  王旭明说,25年前的教学经验,也为他今天的新闻发言工作奠定了基础。
  
  职业行为第一
  
  3月8日,王旭明一大早打车去北大口腔医院看牙。这已经是医院方面几次改期后的又一次预约,结果他依然没能按照自己挂的号看上病。“我说这个国家怎么不守信用,原来就从你们大夫开始!你得治那些不守约的,保护守约的病人呀!”他和护士嚷嚷。
  看完病,医生才出示该在治疗前给他看的“说明和注意事项”,其中包括治疗可能引起的各种副作用,王旭明拒绝签字,旁边儿的大夫拿话噎他,“你嫌我们这儿不好啊,旁边那个美国医生开的医院好,你去啊,那里的大夫一天就看俩病人,你换牙啊,得一万块钱!”
  王旭明大怒,“本来这種治疗前尊重病人知情权,让病人签名表示知道这么回事,是好主意,关键念这个经的人都没有念好。我在想,我们这个社会,很多很多事儿,都是‘经’好,但是没有‘念’好,完了后来又怨政府、怨组织,却不守住自己那份本分。”
  王旭明认为自己的“本分”,就是“新闻发言人”职业行为第一。“对新闻发言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自己所发布的内容,既是职业行为,也是自己内心认可的东西。当然这里面也不排除有些我不理解,或者没有理解透的问题,但这个时候,职业行为是优先的。”
  一年前,王旭明成为一些网民的眼中钉。其一段私下里和相熟记者关于高等教育的聊天被发表后,被广为传播并备受批评,那段言论被概括为“上大学就像买衣服,买得起贵的才能读清华北大”。
  为此他别扭了不是一天两天,他说自己总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只要《罗亭》这本书在身旁,就算没时间看,也能带给自己安慰。
  “屠格涅夫的作品对我影响非常大。我个人理解,罗亭是一个追求个性、追求实现自我的人物,但那个时代不容许他有更多的展示。同时呢,他又有致命的弱点,就是语言大于行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缺点,就是语言多于行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磨练到现在,基本上可以说语言和行动并举吧。”
  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到中国人民大学担任新闻学院院长后,请了六位新闻发言人到人大给自己的学生进行普及性授课,其中包括王旭明。
  但王旭明并不认为大学适合开设新闻发言人专业。“我个人比较反对新闻学院开设新闻发言人专业,我觉得这个很荒唐。新闻发言人除了政治素质、政策素质之外,他的综合素质要求太高了,不是新闻学院一个专业能培养出来的。”
  
  新闻发言人类似公关
  
  每天早上,王旭明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各大报纸和网站,接下来便是“策划”当日和次日的重大新闻宣传活动。
  “如果按照新闻发布更专业的术语讲,叫做‘议题设置’,包括制作重点节目,安排重点采访,包括新闻发布会的准备,不断地接听重点记者的电话。”王旭明每天至少要接10个以上的媒体来电,每个持续时间从5分钟到10多分钟不等,主要内容都是在为记者解释政策、沟通联系所要找的人,提供线索,或者说是解疑释惑。业务方面的问题居多,也不排除有咨询、为记者排忧解难的部分。比方说,“这个上学啊,完成学业啊,就业啊,这当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王旭明认为自己的角色其实更接近公关,“而绝不仅仅是坐在那里发言”。他说自己在《中国教育报》的7年记者生涯,栽培了这种“公关”能力。
  8年教师生涯,一路从老师、班主任、到语文教研组长到年级组长、最后当上了抓教育的副主任和一段时间的代理副校长;30岁出头进了《中国教育报》,跑了两年政协,三年人大,1997年,40岁不到便被破格提升为主任记者。党的15大期间软磨硬泡采访了当时的党代表、刚出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即将接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
  王旭明表示,“做记者时,我的主线,我所有文章的主题是:传达政策。”至今,他依然认为目前的新闻记者应该以“宣传政策”和“提升理念,走在时代前端”为原则。
  在最近回答媒体关于国外新闻发言人的问题时,王旭明提到萨达姆政权的新闻发言人萨哈夫,“这个人很值得研究,他在他的国家几乎垮台的时候,用自己的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这值得深长思之。新闻发言人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你身后的政府,这是毫无疑问的。你再反对也好,再不同意也好,坐在这个岗位,你就要说 政府之声。所以我有一个理论——新闻发言人,是以一己之声,传达政府之声。”
  但他也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进行选择,他不会再从事新闻发言人这个职业,“因为当前做新闻发言工作太重要、太前卫、也太难了。我的生命不能承受新闻发言人之中的‘重’。”
  
  好经很多,关键在和尚
  
  人物周刊:一年前你关于高等教育消费的言论引起争论,现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旭明:今年人大,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项重大决策,第一项,国家将增加几百个亿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在不断完善。从我内心来讲,觉得我们国家在让困难大学生上学、保障教育公平方面,不是尽善尽美,但不断地在追求着尽善尽美,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另一方面,这种努力并不意味着我国实行免费教育的制度。不是的。义务教育之外,学生是要交费的,而要交费,就有一个合理消费的问题啊。所以那段话的核心是这个。那段话举的例子不是很严谨。比如举例举到清华北大,所以我对清华北大的领导和老师,始终怀有内疚。我说‘清华北大不是谁都能进的’,这个是事实。但可以说清华北大的学费,在我们国家和其他高校比起来,是低的。而且可以保证地说,只要你考上了北大清华,没有一个不能进去的。而且不管你家里多困难,甚至你肢体不全、残疾人,只要你考进去了,保证都能够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
  人物周刊:在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落实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王旭明:应该说这几年国家做了很大工作。但工作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所以我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可以说现在的‘经’非常好,我们需要的是大批能把这个‘经’念好的和尚。政策很好,但为什么底下还有这么多问题?就是没有把‘经’念好。我要通俗地比喻,就是“时代呼唤更多的念好经的和尚”。
  人物周刊:那要念好经,方丈、主持还是得把和尚管好训练好。教育部算是方丈、主持这个角色么?
  王旭明:这些都是重要因素。但是关键因素还是和尚。
  
  政策宣传空间很大
  
  人物周刊:我们杂志曾刊登了对人大代表洪可柱的采访,他在提案里对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四所名校进行了严厉批评,你觉得他的说法有价值吗?
  王旭明:我的观点是这样,两会期间,所有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政府部门来讲,都是四个字,认真听取。会后逐一研究,要是议案,会给正式答复。现在很多媒体来问我的看法,我觉得现在就是听代表的报道。不能刚反映了情况,政府部门就做解释,那还让不让人说话?我个人认为,这个时候,政府官员过多地解释,过多地辩白,都是不合时宜的。
  洪教授的很多断语,我看都是非常感性的,比如“投资巨大、浪费惊人、学术腐败盛行、欺世盗名成风、沦为江湖”.这些吧,我觉得都是很感性的语言,所以只能算一家之言吧。
  人物周刊:他的一些观点,比如认为高等教育资源过多向这四大名校做了傾斜。你怎么看?
  王旭明:教育资源的分配如何更合理、更公平,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我了解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四所学校没有占有过多的公共财政资源。
  人物周刊:你有段话曾被批评为“媒体无知论”,能否再解释一下?
  王旭明: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媒体,目前有几大空间有待填充和弥补。
  一是传达政策的空间。我们的媒体在及时、准确、全面、有效传达政府政策这个方面,我觉得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政策?我们国家的特点,规范人们的行为主要还是靠政策,当然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主要靠法制。但对我们这样一个法制不太健全的阶段,要靠法,同时更多的要靠政策,而不是主要靠个别人的善举义举。我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个人行为或者善举,可能可以救助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而一项好的政策,可以使成千上万的人受益。
  现在有个分歧,一说宣传政策,就认为是歌功颂德,你就凭空摆好。这是不对的。宣传政策,可以宣传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报道执行这项政策不力的人和事,也可以宣传这项政策还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我觉得都可以,都允许。最不能允许的,是对这样一项政策的不理不问。
  现在好多事情,我们的政策还没有公开。当然这个责任不光在媒体,也在政府部门。该公开的没有公开,该透明的没有透明,该说清的没有说清,该说透的没有说透。有些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文件发了,所属部门都拿到了,就没有必要再讲了,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观点。现在是开放时代,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包括信息服务,不是你发了个通知就完事。
其他文献
用塑料薄膜袋取代玻璃瓶进行食用菌育种和栽培,省内外已普遍应用。但各地收效不一,尤其是初用者常遭失败。为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结合同行们的意见,归纳几点供参
为了掌握松树嫁接技术和探讨适宜的嫁接时期,以培育嫁接苗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我们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于1973、1974年固定专人进行了松树嫁接试验,兹将试验情况
会议
摘要:教育初中学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善待生命也是不可缺少的,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接受式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在活动中通过主观体验加深认识生命的过程。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过程,秉持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的教育方式,认为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育人过程,利用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课外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练笔等来进行生命教育,主要让受教育的主体在情感体验的活动中来进一步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AIM: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 predicting overall survival (OS) would help identify a subset to benefit from adjuvant therapy.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nin
全球通讯市场已走向无线通讯时代。在通讯时代中,最重要的元件是“天线”,而“微波天线”已成为极重要的“关键性零组件”。天线不再是过去常见的“杆状”、“线状”及“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