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太空“豪宅”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家”具体有多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说:“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
  “5、4、3、2、1,点火!”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挥员一声令下,烈焰轰鸣,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站一旦建成,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明年,我国还将发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完成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并再发射“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各两艘,继续为空间站送去乘组和物资,最终完成中国第一座空间站“天宫”的建造。那么,中国空间站长啥样?有何功能?
  “豪宅”空间站: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空间站核心舱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施丽铭介绍,有别于国际空间站,也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不同,“天和”核心舱是中国发射的首个空间站舱段。它就好比是大树的树干,其他的舱段都会安装在它的接口上,如同大树的根、枝、叶,不断向外延伸。所以,“天和”核心舱有一个庞大的躯体和结实的身板。核心舱的体积非常大,长度比五层楼房还要高,直径比火车和地铁的车厢还要宽,体积比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位都要大。航天员入驻后,活动空间非常大。此外,核心舱的重量相当于3輛大客车的空重重量,同样也超过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段。
   这个“家”具体有多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说:“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
   “豪宅”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室和“梦天”实验舱3个舱段,整体呈T字型。“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相当于家里的主卧。既然是 “豪宅”,主卧面积自然不能小。“天和”核心舱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未来加上两个实验舱,整体将达到110立方米。
   除了大,“豪宅”的功能也很重要。“天和”核心舱密封舱配置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和锻炼区六个区域,航天员有独立睡眠环境和专用卫生间,而且就餐区还配置了微波炉、冰箱、饮水机、折叠桌等家居。同时,“豪宅”还配置了健身房,有太空自行车、抗阻拉力器等,完全满足航天员日常锻炼的要求——遨游太空一点儿不耽误成为健身达人。
  “豪宅”生活:能“微信”聊天,还能追剧
   身在“豪宅”,航天员如何休息与娱乐呢?
   据了解,核心舱的智能显示器上有一个“天地交互”按键。只要覆盖卫星网络,天地间就能实现信息交互,基本没有延迟,就像平时微信聊天一样。此外,只要核心舱在轨运行,智能显示器的功能就相当于一台电脑,航天员可以看电影、看短视频、看资讯、畅听网络歌曲……“航天员在太空上网,跟在地面上上网没有什么区别,航天员还可以随时与地面通话。”张昊说。
   那么,喝水的问题怎么解决?据了解,在核心舱有一套水循环处理系统。使用过的水由这个处理系统回收净化后,水质能达到矿泉水水质标准。
  中国空间站或成2024年后唯一在轨运营空间站
   “天和”核心舱升空后,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将其与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嫦娥探月工程月背软着陆以及月球取样返回联系起来,称它们为中国空间技术实现重大跨越的标志性事件。法新社的报道将中国空间站首个模块的发射视为中国将人类永久送入太空雄心勃勃计划的一个里程碑,赞叹中国自1970年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最近两年,中国每年累计执行的轨道发射达数十次。对中国的航天发射活动,国际媒体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近日实施的“天和”核心舱发射为什么还是引起了如此广泛的关注呢?原因很简单:“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是中国空间站的奠基礼,以此为标志,一座由中国人独立建造的、长期有人照料的重大航天基础设施将在茫茫宇宙空间逐步建成并投入运营。建设并运营空间站与建设并运营全球导航系统一样,都反映了航天科技能力和综合国力,被看作是航天强国的标配。国际媒体密集报道本次发射,见证并记录了中国航天科技奋进、跃升的历史足迹。
   据了解,建造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工程全面展开,中国正式迈入了“空间站时代”。目前,在地球轨道运行的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以及加拿大等国家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长73米,宽109米,重400多吨,是人类历史上第九个空间站,也是最大的空间站。不过,该国际空间站目前已出现老化迹象。按计划,国际空间站将于2024年退役。因此,不少专家认为,2024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唯一在轨运营的空间站。专家预计,大约2022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空间站预计运营10年以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表示,欢迎全世界各国科学家参与到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项目中来。
  (《潇湘晨报》等)
其他文献
《新闻周刊》(日本版)網站近日刊文称,新冠疫苗在全球的争夺战正在加剧。目前,中国正在研发疫苗、推进接种,并积极向国外出口来支援抗疫,但一些国家却在抨击中国疫苗。  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表示,由于没有任何信息共享,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尚不清楚。然而,在疫苗接种方面,法国明显滞后,感染人数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日本尽管也在推进国产疫苗的研发,但目前完全依赖进口,疫苗接种率也在G7国家中垫底。  日本现在面临
期刊
德国《焦點》周刊近日刊文称,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和加快的创新步伐令人印象深刻。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美国,令美国总统拜登印象深刻。他在对国会参众两院发表的演讲中提出美国战后最高的政府预算,以应对中国崛起。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制度变革——提高政府的市场参与度。  这背后有一个令西方不安的事实:中国是我们时代的心脏起搏器——我们正以一种新形式来追随中国。  西方
期刊
5月5日,德国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举行了有关跨大西洋关系的视频会议。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上说:“无论是气候变化、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还是其他国际问题,缺少中国或与中国对抗,我们都将无法解决。”  默克尔重申了对欧中投资协定的支持。她强调,欧中投资协定虽然在批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是一个重要的承诺。这是因为该协定将确保双方在市场准入方面拥有更強的对等互惠性,确保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劳工标准得到维
期刊
拜登政府在欧亚地区推波助澜,除了表示要为乌克兰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乌东部局势加温,在白俄罗斯“选举危机”问题上,美国还要与俄罗斯持对立态度,这将使欧亚地区局势进一步陷于动荡。  拜登入主白宫以来,对俄政策变化犹如“坐过山车”:先是火速、无条件地延长俄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随后在接受访谈时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是“杀手”;致电普京,提议举办峰会,随后却出台新的制裁措施,后又邀请普京出席领导人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锤炼中,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傳家宝。不论过去
期刊
近日,有印度政客在视频中亲身示范如何喝牛尿来预防新冠肺炎。  据《今日印度》报道,印度北方邦的人民党议员苏伦德拉·辛格呼吁民众喝牛尿战胜新冠肺炎。在视频中,辛格演示了應该如何取牛尿。之后,他一边呼吁民众喝牛尿,一边一饮而尽。  “牛尿应该在早上空腹时喝。”辛格说,两到三杯牛尿混合在一杯水里,然后一口喝下去,且半个小时内不要吃任何东西。  辛格表示,牛尿可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是他保持健康的秘诀。他
期刊
相比中国,澳军事规模很小且没有核武器,却突然暗示要与中国开战,实在荒唐。“为什么澳大利亚痴迷于一场对华战争?”澳媒称,政府就对华战争进行了诸多暗示,背后另有动机。比如,打造外来“假想敌”是团结人心、转移矛盾的常用手段。  澳大利亚将“协防台湾”?近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接受采访时谈及台湾问题,台湾多家媒体“提炼”出《澳总理:如果中国大陆武力犯台,澳将支持美国及盟友》之类的标题。其实,这只是岛内一些
期刊
2021年4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拜访了现年96岁的前总统卡特。有评论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高龄总统与最长寿前总统的首次会面。他们自1976年卡特竞选总统起就结下了友谊。这次见面,他们聊了些什么,有怎样的互动,引人关注。  2021年4月29日,作为执政百日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美国总统拜登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汽车集会演说。在这之前,他绕道去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在佐治亚州普莱恩斯拜访了现年96岁的前总统
期刊
印度还有未来吗?谁能拯救印度?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罗斯金提到印度这样一个细节:当一辆汽车陷在泥里的时候,上层种姓的人在座位上等,下层种姓的人出去推车。“这个国家要运转起来,要么需要一个洛克菲勒,要么需要一个毛泽东。”  印度新冠疫情大暴发的惨剧震惊了世界:医院和火葬场排满了人,但到处缺医少药,甚至连氧气都缺。火葬场竟然连木柴都告罄。大量的病人死在医院门口,死在出租车、救护车上。救护车的职能已经从救
期刊
如何读懂今天的中国,首先要读懂中国共产党。回望百年历程,从浴血奋战创建现代中国到筚路蓝缕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克服了哪些千难万险,才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历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解决了“挨打挨骂”的问题。特别是一场新冠疫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更让人民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信心。  这百年来,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