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初中生物学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提升动手、创新能力,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提升生物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物学;课堂;生活;回归实践
  多媒体中动静结合音、视频等,使教学环境逼真、气氛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同时还使课堂容量增大,教学过程得到优化。然不论多媒体如何逼真、生动,如果离开了生产、生活实际,学生仍然无法感受到生物学的学科特色。为了能较好的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除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外,教师应尽可能的创设、搭建平台,引领学生通过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索、感悟、理解,揭示生命现象,让生物学课堂回归生活。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予以阐述。
  一、 胸中有“墨”——引领“买墨”(“卖弄”知识——吸引“眼球”)
  “墨”即文化、知识、见识、学识。教师的“墨”是通过教师平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研读课标、教材、编撰教学设计等基础上,还要关注民族民风,地方特点特色,时事热点等获得的。在学习八下生物(本文所用均为2011人教版生物学)第二单元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时,教师利用上个世纪我汉族某落后山区人民重男其女的社会现象,出示资料:某村民因妻子连生了3胎均为女孩,认为是女方的原因,因而要将妻子赶出家门。其妻娘家人将该村民告上法庭。(你做为其妻的律师辩护人,将如何从生物学角度为其找寻有力的证据为其辩护?)这较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本课知识的欲望,为后边的法庭开庭辩护找寻证据。
  二、 心中有“数”——引领探索
  “数”即教师不仅心中必须要有科学源于生产、生活,且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理念,同时还要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与所学章节的知识有关。例如:秋叶随风飘落,由于叶片的内部结构不同,使得叶片正反两面的质量分布不均,叶片的正面密度比反面的密度略大,因而自然的飘落多数是背面朝上。在学习叶片的结构时,将课前收集来的落叶从高处洒落,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小组讨论后得出初步的结论:可能与叶片的内部结构、功能有关。教师利用初中学生对科学中的,特别是生活中的科学未知或似是而非的领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探究叶片的结构,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物就在身边的乐趣。
  三、 手中有“宝”——引领动手
  “宝”即技巧、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适时适地地引领学生动手。例如:在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课本中的呼吸模型,创造性的自行设计模型:用矿泉水瓶的瓶身模拟胸廓,减去瓶底用胶带将橡皮膜胶在瓶底,模拟膈肌,瓶盖中挖一个小孔,插入下端套有气球的分支塑料管,分别模拟肺和气管。
  四、 室中有“草”——引领变宝
  室中有“草”即为实验室产生地废物。在实验课上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不听话、不按操作程序进行,导致仪器破损的情况,让教师颇为头疼。为了将实验仪器的破损率降低,多数实验教师采用——谁损坏谁赔偿的办法,可是效果不佳;还导致那些比较乖巧听话的孩子在实验操作中有些小心翼翼,不敢放手操作,抑制了孩子们的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违背了开设科学探究课的初衷,影响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
  俗话说的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所以在初一时,不要急着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在第一堂实验课时,教师献出“孩子”——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中收集来的已用透明胶带进行粘合的破损玻璃仪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并详细记录过程和结果。例如:让学生自己清洗载玻片、擦载玻片,将镊子、解剖针、解剖剪等金属器具放入烧杯中,将玻璃片放在镂空的木块上用钢钉用力往下挫,由于学生的不正确操作会将这些玻璃器皿打碎。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及总结操作方法或心得,最后小组汇报、交流。
  五、 生活有“弃”——引领创新
  生活有“弃”即为生活废弃物。教师在巧舍孩子套住狼后,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争做生活的创新者?例如在“探究植物叶片的结构”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台上预先放置的矿泉水瓶、透明塑料薄片(盒装的男士衬衫中)进行改装成能替代以上玻璃器皿的装置。如:同学们将透明的塑料薄片用剪刀剪成盖玻片,而硬度较大、较厚的则剪成载玻片,矿泉水瓶剪成烧杯、培养皿等。又如,学生在探究《观察小鱼尾鳍中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由于泥鳅学生比较害怕,课堂上的尖叫声往往替代了课堂中的探究欲望。教师预先在试验台上放置教参中所提供的仪器设备外,另添放一些用电烙铁烙成的“一”字型孔的pp管、透明胶带缝衣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改进,解决胆小学生不敢抓泥鳅的问题,实验改装成功后让学生进行演练。
  学习本是生活的一部分,让生物学课堂在现代多媒体的环境中部分回归生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以及科学创新欲望。
  参考文献:
  [1]邢艷秋.让多媒体技术进入初中生物教学课堂[J].魅力中国,2014(6).
  [2]王胜明.多媒体技术走进初中生物教学讲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5).
其他文献
摘要: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举足轻重,是老师和学生最应重视的一块知识。其中的定语从句,是高中三大从句之一,不仅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练习中频繁涉及,足见重要性。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有效学习定语从句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定语从句;有效方法  一、 定语从句的定义理解  所谓定语,就是用来修饰或限定名词或代词的句子成分,定语从句则是由定语扩展而成的从句。单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的教育素质,顺利让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教育的高素质化,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也要着重于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因此,教师就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实施培养,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能力综合来说指的是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探究性的學习模式。本文就高中英语的教学,来
水稻应用多效唑增产增收多效唑是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具有增加气孔阻抗,降低蒸腾速度,抑制顶端生长,促进侧芽发生,使植株矮化、抗倒、防病、抑制杂草等多种功效
核生2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以原丰6号为亲本利用幼胚培养与诱变组合技术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幼苗匍匐,抗寒性强,属中熟品种,株高85厘米左右,茎杆粗壮,高抗倒伏,大穗长方,白壳长芒白
摘要:随着课程不断改革,学校对优化学科教学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高中物理这门学科。由于高中物理有非常强的抽象性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因此,对这门学科进行优化能够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研究证明,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的策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未来的社会是人才的社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的国家就掌握了发展的先机。所以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水平的发展都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及初中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先进教学方
马铃薯加工用系列新品种吉林省蔬菜所、黑龙江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等单位,利用品种间杂交及自交等方法,育成了一批适于食品加工、淀粉加工及兼做鲜薯食用的马铃薯新品种,填补了我
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为改善这
摘要:新课程教学理念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将科学探究进一步深化,作为激发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平台,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探究中,利用问题情境设计来导入新课学习,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效果以及课后的延续学习都提升了一定的空间。探究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前所未有的兴趣,如何使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