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酮病与乳脂率及乳中体细胞数β-羟丁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中国奶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wq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对奶牛隐性酮病发生率与乳脂率及乳中体细胞数和β-羟丁酸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试验选取泌乳天数小于30d的奶牛,从产后7d开始检测奶牛隐性酮病,每周检测1次,连测4次,同时测定乳脂率和乳中体细胞数、β-羟丁酸含量,试验期为2年.结果显示,泌乳天数小于30d内,奶牛患有隐性酮病比例与乳脂率、乳中体细胞数和β-羟丁酸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为推广中兽医药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上的应用,将临床上确诊为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按乳区发病情况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和中药(归芪散)治疗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健康组)。在试验周期
本次试验共引种15个牧草品种,其中豆科紫花苜蓿3个品种,禾本科10个品种,菊科菊苣2个品种。经试验,除多年生黑麦草2个品种越夏困难外,大多数品种适应性良好,抗逆性强,产草量高
圆捆机作为目前牧区应用最为广泛的收获机械,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圆捆机在使用过程中,当草捆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整机必须停止前进,等待捆绳操作完成,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圆捆
发酵乳制品具有风味、营养、功能等特性上的优势,在乳制品消费中比例逐年上升。本研究以菌株间碳源间的互作为中心,分析了传统酸奶发酵剂菌株利用碳源的能力及在不同碳源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