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外壳“锅盖头”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军陆战队员是怎样炼成的
  在美军各军种中,海军陆战队员有着更为出色的军事素质,其战斗力位居美军地面部队之首,而美军陆战队员的训练方式则是促成这一点的重要原因。看过美国另一部影片《全金属外壳》的朋友一定会记得那位整天对着新兵大喊大叫的哈曼中士,这位中士说出的每一个词都是逼近士兵的鼻子尖时大喊出来的,并且以近乎于残酷和侮辱的方式训练士兵。虽然他训练出了强悍的陆战队员,但同时也严重伤害了一些士兵。其中一个名叫莱纳的士兵屡遭虐待,在训练结束时将哈曼中士枪杀,然后自杀身亡。与莱纳相比,《锅盖头》一片的主角斯沃福德很幸运,只在新兵入伍训练时遇到了一名与哈曼类似的士官,并且成功熬过了新兵阶段。不知道此类“咆哮的疯子”般的士官,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是否普遍?
  在美军中,士官无疑是军队的骨干,他们的职责是维持部队良好的秩序和纪律,担任小单位的日常训练与领导工作,是部队的直接监督者。美军排以下单位如分排、班和小组都是由士官领导。在部队一般性工作中,军官与士官的工作重点不同:军官负责作战计划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而士官则根据既定的计划完成日常工作;军官重点负责部队的合成训练,而士官重点负责单兵训练;军官主要关注部队的作战行动,而士官主要关注单个士兵与对小组的领导;军官的精力集中在部队的战斗力和战备状态上,而士官要确保每一个士兵都处于战备状态。从职责分工可以看出,军官侧重指挥,而士官侧重管理。

  《锅盖头》一片中,斯沃福德作为新兵刚一入伍就遇到了一个“咆哮的疯子”士官。这个士官叫菲奇,其对新兵的手段比起《全金属外壳》中的哈曼毫不逊色。正如斯沃福德自己所言:见到菲奇后,“我很快意识到,加入海军陆战队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位菲奇教官总是用恶毒的语言辱骂新兵。如对斯沃福德说:“你这条蛆虫是不是有个打过越战的老爸?”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问:“他在那里阵亡了吗?”斯沃福德回答没有,菲奇却说:“真是遗憾!”接着就大叫斯沃福德的女朋友被人勾引跑了,并以此为理由罚他做25个俯卧撑。在看到斯沃福德自己画的储物柜布置示意图时,菲奇又说画得不好。斯沃福德辩解说,自己是书记员,不会画画。菲奇一把掐住斯沃福德的脖子,边训斥边用手掌用力拍他的后脑勺。斯沃福德说新兵不会自己思考,因为教官不停地在打他的脑袋。菲奇则边打边说:“我这样拍你几下,你就没法思考了?那要是在战场上,手榴弹在你面前爆炸,你还怎么开枪?你到这儿干什么来了?”不堪忍受的斯沃福德大声还嘴说:“(因为)我没有考上大学!”恼羞成怒的菲奇一听,就按住斯沃福德的头一下撞在墙上。
  后来,斯沃福德被分配到海军陆战队彭德尔顿基地内的G连2排,排长是一个名叫赛克斯的黑人上士。这位上士比较和蔼,从不虐待士兵,而且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工作之中,是一个决心把毕生交给军队的职业军人。虽然这位上士也时不时地让斯沃福德出一出丑,如让他用嘴巴徒劳地模仿吹号等等,但总体来说比较温和。

  虽然菲奇和塞克斯在对待手下新兵的态度上截然不同,但他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这些新兵最后都成为优秀的陆战队员。菲奇对斯沃福德等新兵最初的训话是:不管他们是什么人种,白人也好黑人也罢,以后都是绿色人种。这是因为每个陆战队员身上都穿着以绿色为基础色调的迷彩服,也就是说他们不论什么肤色都将成为一名优秀的陆战队员。而塞克斯上士则对接受侦察狙击手训练的新兵大喊:“你们能不能在这上帝安排的残酷世界上成为最坏、最残忍、最野蛮、最无情的人?”新兵们则齐声回答:“是的,上士!”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新兵们的战斗意志。而在进行实战训练时,美军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强调实战化特征。片中,塞克斯带领部队进行匍匐通过低桩铁丝网的训练时,旁边不但有埋设的炸点不断爆炸,而且有一挺机枪向着铁丝网上方不远的地方不断进行扫射,而这挺机枪发射的居然是货真价实的实弹。这种情景不但增强了训练的实战意味,而且让每一个参加训练的士兵都感到极为紧张,但经过这样训练的士兵,其心理承受能力无疑会不断增强。片中,塞克斯不断强调让士兵们注意低姿匍匐,只有这样才不会受伤。但事与愿违,有一个士兵却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有些惊慌失措,他顶不住压力大叫着站了起来,结果被机枪当场打倒在地。此时的塞克斯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部队出现死亡事故而懊恼,反而一边叫救护兵一边对着尸体大喊:“你这蠢驴,如果你听我的不抬头,现在应该还活着!”从这一点来看,美军训练中对于事故的发生是很包容的,只要是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出点事故并非不可接受。片中,当斯沃福德等8人完成狙击手训练时,塞克斯带领他们背诵这样的词句:“这是我的步枪,有很多差不多的枪,但这支是我的,如果我没有这支枪,我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没有我,我的步枪一点用也没有。”这些词句同样在《全金属外壳》一片中出现过,通过这样的词句,美海军陆战队员们建立起了与其武器和队友之间的信赖关系,同时也构成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传统军种文化。
  当斯沃福德结束新兵训练到彭德尔顿基地报到时,一名负责分配工作的人在将他分到G连,顺便说了一句:“G连是一群神经病和混蛋”——这个G连确实与众不同,一上来就给了斯沃福德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一个宿舍的几个士兵将还没有把行李整理好的斯沃福德强行按在床上,并把他的裤腿挽起来,然后有一个人将一个弯成美国海军陆战队缩写字母“USMC”字样的铁丝用喷灯烧得通红,要在斯沃福德的腿上烙字。当奋力挣扎的斯沃福德感到铁丝碰到自己的腿时,顿时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的腿上并没有烙印——原来这帮人换了并没有烧红的铁丝按在了他的腿上。看到他醒来,同宿舍的士兵告诉斯沃福德,要想得到这个烙印还要自己去争取。我们一方面可以把这一行为看作是一个针对新兵的恶作剧,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一行为也是团队精神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你融入这个集体后才能得到这个象征着平等地位的烙印,否则你是不会被大家所接受的。

  狙击手的特殊训练
  《锅盖头》一片中穿插了大量关于狙击战的情节。上文提到,斯沃福德加入侦察狙击手训练时遇到的教官是赛克斯上士,他对于斯沃福德成为一个优秀的狙击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塞克斯将侦察狙击手称为“陆战队里最好的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参加选拔训练的60人中将只有8个人被录取。塞克斯首先让这些初出茅庐的新兵们通过彩弹枪对抗体验了一下激烈的战场对抗滋味,结果有些人表现得手忙脚乱。在对这些菜鸟们进行训练之前,塞克斯讲了一句可以看作是狙击手的至理名言的话:“如果想干掉你的目标,你必须看到你的目标,但是不能让你的目标看到你。”这句话看似十分简单,却道出了狙击手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技能:观察和伪装。观察很好理解,你要攻击某个目标,前提就是你得发现这个目标,然后想办法让这个目标进入你的攻击范围之内,才可能实施有效的攻击。伪装是每个作战人员都需要学习的技能之一,狙击手的这一技能更为重要,原因是狙击手通常要单独作战,而且经常是在接近敌方阵地的地方作战。如果伪装出了问题,狙击手很可能还没有攻击敌人就被敌人消灭。影片中上伪装课时,塞克斯发现有学员在笑,就对他们说:“你笑,你就死了!挠痒也要死,爬起来小便也会死,你想方便就方便在裤子里。”作为狙击手,其猎杀的目标很可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会出现,因此出色的伪装和忍耐力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进行实弹射击时,塞克斯一边指导一边告诫学员们:“有一天会有敌人的样子出现在瞄准镜里,你就要像刺杀肯尼迪一样。”无独有偶,《全金属外壳》中哈曼中士同样也用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斯瓦尔德的精准射击能力来激励新兵们进行射击训练。从这一点来看,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人为了达到目的是不会讲求手段的性质的,即使这一手段是犯罪行为也是一样。

  艰苦的训练造就的优秀部队,最后只有到战场上才能一展风采。对于斯沃福德等人来说,海湾战争很快成为了展现他们作战技能的最好舞台。战争开始阶段,斯沃福德所在的部队一直没有机会与伊拉克军队展开交锋,这一阶段斯沃福德和他的观察员特洛伊一直是以一名普遍步兵的身份在部队中作战,他们将主战武器——M40A1狙击步枪(即著名的雷明顿M700狙击步枪的海军陆战队改型)装入枪袋背在身上,自己手中却拿着M16A2自动步枪,更像是一名携带狙击步枪的普通步兵。影片中直到战争结束阶段,一名上校要求塞克斯上土从他手下抽调2名最好的狙击手去执行任务时,斯沃福德才获得在实战中狙杀目标的机会。这时,斯沃福德和特洛伊好像才恢复了侦察狙击手的角色——斯沃福德手持M40A1狙击步枪,而特洛伊则使用加挂M203榴弹发射器的M16A2自动步枪,组成一个完整的狙击小组。当他们进入据说有750名伊军驻守的阿尔贾巴尔机场围墙边上的一座建筑物时,发现了此次行动的目标——伊军的指挥官。而就在他们得到上级开火许可就要开枪的一刹那,美军指挥官却又命令他们不得开火,将通过空袭将伊军消灭。因此,斯沃福德也失去了狙杀目标的机会,为此,特洛伊还大闹一场,但也无法改变上级的命令。在这一段情节中,斯沃福德狙击小组虽然没有实现狙杀,但在准备过程中却选错了射击位置——他们将射击位置选在一个窗户下的桌子上,正好处于透过窗户的阳光中,这会造成对方在远距离上比较容易发现狙击手的位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射击位置选在房间内部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中,这样就会大大减少自身的反光,因而不容易被对方发现。不过,片中的伊军似乎早已陷入混乱之中,根本就没有对四周情况进行观察,直到葬身于空袭的火海之中。
  一条著名的死亡公路
  《锅盖头》一片中展现了这样一个场景:斯沃福德所在的部队进入科威特境内后,发现在一条公路上挤满了被美军摧毁的伊拉克军队的车辆和死亡人员,其中很多车辆和人都被严重焚烧过。斯沃福德一个人前去找地方方便时,看到几个被烧成焦炭一样的伊军士兵尸体,他感到一阵恶心而呕吐起来。片中的这条公路实际上就是海湾战争中非常著名的“死亡公路”。
  “死亡公路”实际上是指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的主要退路——从科威特沿海延伸而来的6号环形公路。当美军发起代号“沙漠军刀”的地面进攻行动后,伊军基本陷入“耳目失聪”的状态,其最高指挥当局一再犯错,先是拒绝联合国要求其撤军的决议并命令部队坚决抵抗,继而又在1991年2月25日夜突然下令伊军全部撤离科威特。驻科威特伊军撤离的必经之路就是6号环形公路,而贾赫腊城西方的穆特拉山岭控制着从科威特市通往北方的各条道路,其中也包括6号环形公路。26日晨,配属给美军第2陆战师的第2装甲师第1旅先头营——第7装甲团3营,在空军和陆战队航空兵的支援下,向穆特拉山岭方向攻击前进。由于大部伊军已经溃逃,该部顺利控制了穆特拉山岭,从而切断了驻科威特伊军的主要退路。当伊军第3军准备向巴士拉方向撤离时,与从科威特市撤出的部队挤在了一起,因无法通过穆特拉山岭而被迫拥塞在公路上,结果成了美军航空兵的绝好目标。空袭在夜间进行,天亮后继续攻击,击毁了伊军大量军车,伊军人员也遭受了惨重伤亡。这条塞满了报废车辆和人员尸体的公路就被称为“死亡公路”。
  影片中,斯沃福德等人看到“死亡公路”上惨烈的场景后都受到了极大震撼。不过,这些镜头中却出现了一些穿帮之处。从当时的战场历史资料图片来看,“死亡公路”上很多车辆并没有遭到焚烧,并非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所有的车辆都被严重烧毁,而且片中那些全部车体都被烧成焦黑色的车辆却保存着完好的轮胎,真是一件“怪事”——这不能不说是影片道具上一个很大的疏忽之处。
  海湾战争中的美海军陆战队
  海湾战争中,美海军陆战队的空中力量率先出击,但海军陆战队的地面部队则在地面作战中成为了“陪衬者”。

  海湾战争地面作战最大的特点是以美军为主力的多国部队实施了完全出乎伊拉克军队意料之外的“左勾拳”行动,将伊军的主力包围歼灭于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内。而实施“左勾拳”行动的主力部队是美国陆军第7军和第18空降军,负责歼灭伊军配置在纵深的精锐主力——共和国卫队,海军陆战队则担负在科威特正面攻击和在海上进行佯动以牵制伊军的任务。从这个任务分配来看,海军陆战队确实是作为陆军的“陪衬力量”存在的。陆战队的主力是第1陆战远征部队,包括第l陆战师、第2陆战师、第3陆战队航空联队、第1部队勤务支援大队和第5陆战远征旅,并加强有陆军第2装甲师第1旅。其中,第5陆战远征旅负责海上佯动任务,造成美军将从海上发起两栖登陆进行主攻的假象,其他部队负责科威特方向作战任务,负责消灭伊军防守部队、阻止伊军向西部主攻方向增援、与阿拉伯联合部队一起攻占科威特。发起进攻后,第l陆战远征部队成功突破了伊军防线,并将其注意力吸引在科威特一线。该部除了在1991年2月25日和26日遭到伊军两次较大规模的反击和抵抗外,并未与伊军发生大规模正面交战。而此时,西线负责主攻的陆军部队尤其是重装部队——第7军却与共和国卫队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坦克交战,并将伊军主力击溃。到了27日,陆战队的2个陆战师也只是做了小规模推进以与两翼的阿拉伯联合部队建立联系。28日,也就是地面战的最后一天,陆战队更是没有什么大的作战行动,就连其所属的第3陆战队航空联队也奉命停止作战行动,只有直升机进行对前沿的补给和运输任务。攻占科威特市的任务则是由阿拉伯联合部队完成的。当日上午8时,战争结束,陆战队韵海湾战争之旅也随之宣告结束。
  本片的主角斯沃福德虽然参加了海湾战争,到战争结束却一枪未发(除了战争结束进行庆祝时对天鸣枪以外),当然也没有杀死一个敌人——这种平淡无奇的战争经历也许就是美海军陆战队在海湾战争中作战行动的一个缩影吧!
其他文献
影片内容概要  叶风和叶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特种部队中的狙击手。叶风是正射手,叶雷是副射手,他俩共同组成“飞鹰”狙击小组。两人不是亲兄弟,却有着亲兄弟一般的深厚感情。在一次代号为“猎虎行动”的对绑架人质犯罪团伙的突击行动中,叶风和叶雷出色完成了任务,掩护队友成功解救出了人质。但在回撤途中,他们却遭到一名神秘的狙击手袭击,叶雷为掩护叶风而身受重伤,叶风的反击也没有取得效果。自此之后,叶雷就离开了部
70年前,中华民族结束了长达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救国战争,赢得胜利。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英雄辈出的历史。  这一历史时期,我军军事工业从弱小逐渐强大,在战火中变革,走向制式化武器和工业化生产的开端。本文由原八路军军工部部长刘鼎的儿子、儿媳根据刘鼎及太行老军工的录音、文字资料整理,回忆刘鼎任军工部部长时指导、参与八一式步马枪的设计、生产的往事……  在那个艰苦年代,八路军
老枪与新枪:温彻斯特M190步枪与RR22MB3BH转轮手枪  温彻斯特M190步枪  猎手们的组合并不是固定的,随时会发生变化。比如爱德华兹父子就在第八集中分道扬镳,威利·爱德华兹不愿再和父亲朱尼尔·爱德华兹一同捕鳄,改为与马尔科姆·史密斯搭档。但是威利带去的步枪仍是朱尼尔的旧藏——一支温彻斯特M190小口径半自动步枪。但这支老枪表现不佳,当威利·爱德华兹用它向一只爬到岸边的鳄鱼射击时,尽管距离
提起光学瞄准镜,相信对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光学瞄准镜拉近了人眼与目标的距离,似手瞄准目标射击即会百分之百命中目标;陌生的是光学瞄准镜中有如此多的分划,如何瞄准又令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本文即展示几款我国主流轻武器的瞄准镜镜内“景观”,带你解读其中的内涵——     目前,我军枪械瞄准镜的使用已比较普遍,但很多射手对瞄准镜特别是镜内分划了解不多,对瞄准镜的许多功能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不仅是对
神头岭战斗是1938年3月16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在山西省潞城县与黎城县之间邯(郸)长(治)大道上的神头岭地带,对日军进行的一次伏击战斗。这次战斗运用“攻其必救”的谋略,采取“吸打援敌”的战法,以部分兵力袭击日军后方兵站黎城,引诱潞城日军来援,主力设伏于神头岭,出敌不意,聚而歼之,大获全胜,歼敌1500余人。此次战斗沉重打击了侵晋日军的嚣张气焰,破坏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线,策应了一一五、一二○师在晋
说到斧子,许多人的脑海中会闪现出几个经典形象,如《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他双手提斧,左劈右砍,所向无敌;再如《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他三板斧定瓦岗成为经典典故。  斧子在中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其不仅是山野樵夫砍柴伐木的工具,也是沙场大将冲锋陷阵的武器。那么在大洋彼岸,西洋斧又如何呢?请看——  西洋斧深受欧洲骑士喜爱  在中世纪(公元476~1453年)的欧洲,西洋斧作为一种有效的挥击武器深受骑士阶
诠解SR9C手枪  事实上,鲁格公司推出的这款SR9C手枪并非全新设计,它是公司针对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以原SR9系列全尺寸手枪为蓝本而设计改造的紧凑型版本。其型号名称中,“SR9”代表的是该枪归属SR系列9mm手枪的血统,最后一个字母“C”表示“Compact”(紧凑型)的缩写。  着眼于轻量化的设计目标,SR9C采用大量新材料和新设计,比如为减轻整体质量,虽然套筒仍采用不锈钢制成,但套筒座采用聚
主要诸元    口径 12.7mm  初速 853m/s  全枪质量 12.9kg  全枪长 1448mm  枪管长 767mm  使用枪弹 12.7×99mm NATO弹  弹匣容量 10发    巴雷特公司的M82A1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几乎占领了12.7mm狙击步枪市场的统治地位。目前已装备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芬兰、希腊、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荷兰
     
军人在作战时,身心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而需要丰富的口粮进行及时补充。“漫画吧”从本期开始为您展现军用口粮及其营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