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中的临帖指导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华夏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不但具有应用价值, 而且还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书法学习没有捷径,但有好的方法,正所谓“书法有法”。书法艺术的规律便是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凡学古者,其入门须用古人之法度,而其究竟,须运自己之丰神,不独书也。”此话即是说明此理。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门径,是学习前人书法的有效手段,它是通往创作自由不可或缺的桥梁。只有在临帖这个阶段打下坚实基础,汲取前人的经验和精华,才可能创造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优秀作品。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临帖教学,是我们书法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一、读帖指导
  1、读帖意义
  临帖必先会读帖。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诵读文章,而是观察字帖上的每一个字的点画形象,分析它的间架结构,理解它的构成关系,揣摩古人书写时的笔墨技巧以及运行轨迹,还原它的墨色变化,弄清经典法帖的篇章布局关系,欣赏法帖所表达的整体审美意蕴、神采、风格。只有了解帖的神采后再去临写,才能促进实际书写能力,进而融会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赵孟頫所言:“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黄庭坚 “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的做法。“悉知其意”是首要前提,否则就会陷入“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的窘境。古人法帖,不仅是祖先留下的书法技巧之艺术瑰宝,更是一种历史的承载。从中可以诠释出当时的社会现象,及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作者的心境等诸要素。所以读帖当以采用将其放置在时代大背景下
  的纵横解读,进而再对帖本身的行气、笔势、韵味、点画等进行单体解析。
  2、读帖方法
  一读笔画,教师首先就应该指导其观察字帖上各种笔画的写法,接着就是要注意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异同, 就如悬针竖与垂露竖来说,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起笔是相同的, 但收笔不同。
  二读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直接影响到了汉字书写的美观度。在指导读帖时,务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个字的间架结构。如我在教学上下结构的字,如“台”、“是”、“要”等时,首先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及其结构特点。这样学一个字往往可以带动一大片。
  三读整体风格,学会品作品的神韵,线条流畅与顿挫,结构的紧凑和宽博,墨色的枯与润……。总之,神采、气韵是以点画、结构、墨韵等综合地表达出来的。
  二、临摹指导
  1、临帖需要“三心” 。
  (1)静心。心浮气躁是小学生的一大通病,而临帖却是最需要靜心。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静下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并加强训练方面要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 对写得认真、有进步的孩子,师应多给予鼓励、称赞。
  (2)细心。即为在临帖时要注意方法,通过对比观察细节,分析字帖中范字的结体与用笔地特点及规律,触类旁通,这样才能达到熟悉和掌握前贤法度的目的。
  (3) 恒心。学生临帖水平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不能着急,教师同样也是如此。没有下足够的工夫,是根本不可能达到一定高度的。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教师要多点宽容,多点耐心。
  2、临帖注重方法。
  (1) 先摹、描后临。由于小学生写字的基础较差,所以在开始真正的临帖之前,要从易到难,建议先从摹、描开始。“摹帖”时用透明地薄纸覆盖在字帖上,然后将其字样描下来。通常有三种方法(附图):①描红法。即直接在红字上描写。描红法范字清晰直观, 学生一眼便能看清字形;②单钩法。即沿笔画的中间画一条单线,然后再沿单线运笔写出字体,此法可较为准确地掌握字体结构;③双钩法。即用单线将字的轮廓勾画出来,通过勾画了解原字地用笔和结体,然后再根据用笔特点填墨,现今所见的王羲之墨迹,均为唐代书法家用此法完成。运用此法教学应鼓励学生一次性完成,不可“为填而填”。
  (2) 先对后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描摹训练后,就可以真正开始临帖了。临帖的第一阶段训练可以先进行简单、实用的对临。何谓对临?简单来说,就是照着字帖写。就是要求学生把范字置于桌上,然后进行观察、理解、记忆,最后对照着范字在自备的纸上写出来。等学生到中高年级,如对临的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尝试着背临。顾名思义就是收起字帖,凭记忆来写。背临是检查学生对临掌握程度十分有效的方法,也是让学生把所临的字内化到自身的有效方法。背临阶段可以分两步来走: 第一步较为简单,既随临随默,练熟多少字,就试着默多少字; 第二步的要求就要高些, 可以把一本帖或者一个片段来进行默写。当然临摹的最终目的时为了创作,从临到创最好的过度就是意临阶段。此阶段不求一字一画肖合形毕,但求整齐气韵生动。对临和背临地目的在于继承,而意临(附图)是将所临之帖参入己意,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古人书迹为我所用。当然,意临绝不是随心所欲地信笔挥写,没有一定功力的学生不建议意临。
  (3)临后评与改。①在临习后我们可以开展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形式的评价活动。将临习作品与原帖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优点,找出差距,对症下药,以便修正。通过评价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同时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②改是评的查漏补缺,是对读帖的补充与深入,是对临帖的修正与提高。及时改正,有助于将之前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以便日后临习更加精准到位,真正达到“心摹手追”的境界。
  总之,临帖指导必须做到读与临、临与评、评与改相结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此循环往复,不仅能提高临帖指导的效率,增强学生的临帖能力,还能提升学生观察、思考、审美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义乌市下骆宅小学 浙江金华)
其他文献
黃国光  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温州书协理事、温州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平阳书协副主席。  作品入选三、四、五届全国篆刻展。六、七、八届全国中青书法篆刻展。一、二、三、四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三、五届全浙书法大展。西泠印社一、二届国际书法篆刻展。  温州的山水极滋养人,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是一大幸事,能在这里跟从林剑丹、张如元二先生学习古文字、篆刻,更
期刊
释文:  斯文在天地,至樂寄山林。  ―― 康有为撰
期刊
王曉文  丁巳桐川接其到人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将名字写入浙江省义乌师范新生名册,中末期相继写入金华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卅载以来,粉笔灰纷纷扬扬撒满小学讲台,黑墨汁枯枯湿湿浸润了难以数计的宣纸,黑墨水潺潺汩汩湿润了多少速写本,相机纪录了数以万计的精彩场面。作画、写字、好文、做诗、填词,心仪书画,背靠文坛,身居繁市,神往山田。  大美心行于观悟学堂,主持省市课题,潜心研究美术教学,特别是观悟水墨。
期刊
教育部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写字则可以让孩子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感情,陶冶情操,培育灵性。因此,写字成为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小学低年级是书法教育的启蒙阶段,如何让活泼好动、自觉性不高的低段学生爱上写字、快乐写字进而享受写字呢?笔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是普及性教育,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实践性、创造性强的学科特点,在《美术课程标准》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表现技能,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不断提升美术教师的“双基”能力,才能把教学落到实处。  一、美术教师的“双基”能力是从教之根、立身之本  中小学美术教师从事的是基础美术普及教育
期刊
朱昱臻 《静观》 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门第四小学 指导老师:鲍飞波
期刊
线条现象分析:  美术新课改至今,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看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重”活动轻内涵:以轰轰烈烈的课改革为动力,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和热情,课堂上,学生忙这忙那,热热闹闹,美其名日“动中学”。这种所谓的活动,完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没有体验,有合作而无实质。  2、“重”创新轻双基:有些美术课课一味地强
期刊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然而,小学生对于民间艺术了解的少之甚少。为了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喜爱,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发扬传统民间艺术,留住传统文化的“根”。笔者从以下三大招,谈谈自己在剪纸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一、第一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剪纸的兴趣  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期刊
当下,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尤其是快速推进的科学领域探索进程,“创造”、“创新”、“创意”、“创客”等词汇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眼球,正如当代艺术大师萨尔瓦多·达利的珠宝设计作品“时间之眼”所展现出的一种新的变化(“一切皆有可能”的创造冲动),世界正在由相对静态描述的“大数据时代”迈向充满动势和未来性的“大设计时代”。  在这充满动势和未来性的“大设计时代”,学科跨界与课程整合已成教育發展的必然。作为
期刊
申婧文 小名秋秋,今年十岁了,在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上五年级啦,在班里担任班主任秘书长和宣传委员,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这学期又竞选上了大队部卫生委员。我是B型血,有很多兴趣爱好,例如画画、唱歌、剪纸、手工、弹钢琴、看书、写字、看动画片、旅游、溜冰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画画和弹钢琴。在学校的刻版画社团,我学习了刻版画,最近,我还开始接触国画了,我对这两种绘画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绘画是越接触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