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北宗山水画派大家孙天牧

来源 :鉴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b798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牧先生画承陈先生(少梅)嫡乳,今年寿登九十有一,而笔力坚卓,设色大方,无丝毫暮年风貌。
  ——启功
  
  孙天牧,百岁书画家,孙墨佛先生之长子。现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艺术学院教授、济南孙墨佛、孙天牧书画馆名誉馆长。
  
  今年95岁高龄的孙天牧先生,是当代中国画画坛北宗山水画派的传人和大家。
  在绘画发展史上,一个人能够被誉为一个画种,一个画派的传人和名家,其成之巨、其望之尊、其名之显,自是不言而喻。天牧先生,以80载之劬劳,继宋、元、明先贤之余烈,承北派山水画派之嫡乳,夙夜精勤,惨淡经营,挽狂澜于既倒,续远芳之垂绝,时至今日,可谓名副其实,名至实归。
  中国山水画,分“南派”与“北派”之说,虽为今人多所不晓,然溯其源流,已有三百余年,其影响之大,流传之久,实为古代画论史所罕见。晚明之季,先有莫士龙著《画说》,首倡“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继而又由当时文坛领袖、书画巨擘董其昌创立完成,嗣后有陈继儒推波助澜,沈颢附和其说。这之中,以董其昌领袖群伦,成为“南北宗”说的创始人。董氏云:“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画旨》)。
  


  综观莫、董、陈、沈四人之论:一,山水画若禅宗,于唐时就已有南北二宗之分。二,“南宗”用“渲淡”法,以王维为首。“北宗”用着色法,以李思训为首。三,“南宗”和“北宗”各有一系列后学弟子,一脉相传。四,“南宗”是“文人画”,为好,董其昌以为他们自己应当学。“北宗”是“行家”,为不好。
  天牧先生积数十年研习创作之经验,故于其《论中国山水画南北宗之说》一文中,感慨尤深:
  (董其昌)地位既高,声望也大,可以说有一言九鼎之势,他的话当然也就引起很大响应。而北派山水画家竟无一人出面仗义直言,为北派山水辩护,终致使北派山水画数百年中一蹶不振。虽然清中叶有袁江、袁耀之辉煌,近代有陈少梅之复兴,但始终未能挽救北派山水画之颓废,北派山水画始终未能东山再起,深为可惜!
  启功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即著文批评董氏“南北宗”说之谬误,其文犀锐,切中其症结所在,指出:
  “南北宗”说……300年来它所发生的影响却是真的。我们研究绘画史,不能承认王维、李思训的传授系统,但应该承认董其昌谬说的传播事实。更应承认的是这个谬说传播以后,一些不重功力,借口“一超直入如来地”的庸俗的形式主义的倾向。
  上世纪之初叶,正值少年风华的天牧,随其父墨佛公至河南,入艺校学习绘画,三年后,复入华北大学艺术系深造,1937年移居天津,潜心研习宋、明诸家,所遇先贤名家,把观揣摩,心摹手追,临必求似,笔不厌精,其中尤对唐寅、仇英之北派风格钟情,然有若干难得要领,尝终日郁郁。一日,观摩画展,偶见时贤陈少梅仿仇英之山水,但见其笔力爽劲敷色绚烂,意境新巧而有奇想。天牧驻足良久,不忍离去,遂生拜陈少梅为师之想。
  


  湘人陈少梅,早年从师金北楼,宗法宋明诸家,尤似戴进、吴伟一路,妙擅山水人物且删除其粗犷之习,后又师周臣、唐寅诸家,得潇洒俊逸之风神,而又不失精密严整之法度。少梅以画鸣时,年纪尚轻,与张大千、吴湖帆辈并誉画坛,可惜天年不永,年仅45岁竟终。天牧负笈津门,师事少梅惟谨惟勤,十年砚耕,心无旁骛,心摹手追,尽得笔墨之要津,每与陈师谈艺论学,剪烛夜话,接膝交言,虽深宵月落亦无倦意……
  天牧学艺津门之际,还有一段经历尤为难忘。即其岳父卢之美尝留学德国,随容克博士研习西医,容克博士来华,在天津开办诊所,卢即为助手兼翻译。辛亥之后,清帝逊位,移居津门,皇室贵戚、遗老逸民蚁聚于彼,容克多与他们交好,其手中收藏历代法书名画,争相示人,天牧得此机缘,尽情披览,展观之余,又聆前辈剖析讲论,眼界骤宽,识见大增。牧老回忆说:
  ……他们手中收藏着唐、宋、元书画精品无数,因而我能目睹这些世人难以一见的珍品。我前往袁公馆(袁世凯府邸)、段公馆(段祺瑞府邸)、黎公馆(黎元洪府邸)、曹公馆(曹锟府邸)和张公馆(小德张府邸)处欣赏和临摹这些真迹。我常常在一副画面前静默良久,细细揣摩这些真迹的个中三昧……
  此间,天牧先生,临摹复制了宋人《雪窗观梅图》、宋人《望月图》、马远《听泉图》、明仇英《树荫联吟图》、蓝瑛《溪山行旅图》等为数不少古代名画。上世纪50年代初,天牧先生远赴辽宁,受沈阳博物馆之重托,复制临摹五代董源之《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南唐时之董源,后为董其昌鉴为的南宗画派领袖,《夏景山口待渡图》与其《夏山图》、《蒲湘图》正是董源的扛鼎之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堪为冠绝千古、垂范百代。董源所画,尽得山川神气,纯以水墨,用柔润的线条和点子,可现南方土石结合的低山矮丘与平河浅渚之景,加之疏林远树、茅舍渔舟,尽得江南山光水色之特有情趣,米芾称之为:“平淡天真”、“不装巧趣”;汤赞之曰:“超绝唐世”,“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天牧先生毅然承此杰构,摒弃门户之见,不株守成法,虚心借鉴,勤于探究,以数十年之所积学识与功力,融会贯通,最终完成此一重任。所临之作,与原画难分轩轾,足可乱真,为博物馆对外展览提供了宝贵的复制品,于文博事业之发展建一奇功。
  迄今为止,天牧先生为国内故宫、国家博物馆及诸多省地博物馆临摹古代画迹复制品,可列于下:
  宋王晋卿《渔村小雪》长卷、王晋卿《玉楼春思》、宋郭熙《溪山行旅图》、宋李成《寒鸦图》、宋李成《寒林图》、宋刘松年《松窗读易图》、宋李唐《松湖钓隐图》、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宋马远《梅石溪凫图》、元赵子昂《秋郊饮马图》、元赵子昂《雪江买鱼图》、元赵忠穆《寒江澄月图》……
  天牧先生以精湛超越之笔墨,重造名迹之形,力传古贤之神。其辛劳自不必尽述。一日谈及他复制赵子昂《秋郊饮马图》时,说:“那是我为故宫博物馆复制的,当时从原作品正面看画的马是棕色的,在各种光照下颜色都很好,这使我一时很不解,后来,翻看原作的背面,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才隐约发现赵子昂在‘马’的背面下了功夫,他用朱砂进行揉擦,从纸背面渗透过去,如此,使得正面的马的棕色显得异常纯正和饱满,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真令后人钦佩不已!”
  


  幸为“北宗”大师的陈少梅之弟子天牧先生一生矢志不渝,接传薪火,同时努力借鉴、吸收南派及其他流派的长处。北派用笔刚健爽劲、干湿浓淡,一遍而成,而南派善用“积墨法”,三皴九染,含蓄厚重,且注重神韵。深得古法之功,又可见其匠心独运之处。举凡以游山、泛舟、听泉、观瀑、寻诗、读书、行旅、山居及四季风物为题材的作品,虽多为传统手法,但绝对清新生动,尤其是天牧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始赴吉林任教,对于那里雄秀清幽的北国山水,倾注了自己的挚爱之情。其《层林尽染》、《林海朝晖》、《吉林汪清秋光》诸作,于运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力图在构图、透视、线条以及设色上全方位的进取和突破,所谓“笔墨当随时代”、“推陈出新”之论于此可以寻求到最理想的诠释。在这里,宋人之法度、元人之气韵、明人之严整,以及今时之气息,熔冶一炉。若称之为“新北宗山水”,不是牧老可否以为是?
  


  2004年8月,京华秋色渐浓,《孙天牧绘画生涯——八十周年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所展136件作品为牧老一生笔墨生涯之总结。牧老不顾年高之躯,不辞往返之劳,五次莅临展厅相候相识与不相识之观者,凡亲睹天牧老人之风采,无不表钦仰之情:80载笔墨耕耘,为艺术、为民族、为国家,可谓功高德隆。而美术馆一次展出一画家集数十年之作,亦是展览史上绝少之壮举。观者从牧老深邃目光中,可以读出说不尽的人生历练与艺术体悟,其中亦少不了难以分说的感慨和期待……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分娩过程中实施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生存情况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生产的孕产妇108例。将她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实行全程助产责任制。并就两组产妇的临床生产情况以及新生儿生存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在产妇分娩时间(5.9±2.0h)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 年8月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縮压、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8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800例新生儿进行分组划分,将70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划分为观察组,剩余630例无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划分为正常组,观察组与正常组均使用耳声发射法对听力进行初筛与复筛;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对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与40Hz听觉相关电位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患紧张关系非常突出。医患关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我国医疗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还影响到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的前景。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本文就医患紧张的关系提出一些策略和看法。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策略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91-01  医患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的影响,并对干预结果进行效果评价。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月抽取我院内分泌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正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在进行正规降糖治疗情况下进行了健康干预。于3个月后分别对于血糖的控制情况和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个月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糖尿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从我院儿科2013年5月至10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全面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投诉率及投诉原因,寻求降低儿科护理潜在风险的防范措施。结果 患者投诉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态度差、护理技术差、责任心不强、制度不健全和制度执行差5个方面;对照组投诉
期刊
【摘要】目的:使用达立通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并探讨其疗效。方法: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两组,达立通组31例,吗丁啉组32例。吗丁啉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口服吗丁啉lOmg,每日3次,餐前15~30min服用,达立通组在吗丁啉组的基础上加用达立通颗粒1袋每日3次,餐前15~30min冲服。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达立通组患者总有效率93.5%。吗丁啉组患者总有效率65.6%。达立通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早期先兆流产中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 法 研究中共入选入组对象200例,为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临床期间采用常规方式(黄体酮胶囊100mg口服bid)治疗,观察组患者100例,临床期间给予口服黄体酮口服加用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
期刊
徐邦达,字孚尹,号李庵,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邦达,我国著名古书画鉴定家。早年师从李涛(醉石)、赵时(叔孺)、吴湖帆等著名书画家及书画鉴定家学习绘画及古书画鉴定,由于天资聪颖及兴趣所致,在名家的指点下他很快便脱颖而出,不到30岁就以擅鉴古书画而声名远扬。建国后,为筹建故宫博物院绘画馆,他遍访各地收藏家,历尽艰辛,筚路蓝缕,为国家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通过对2011年到2012年期间内的5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两组进行分组治疗。分别分为常规组与对照组,常规组就是采用一般的西医治疗方法,而在对照组内的患者,在一般西医治疗方法之外,在采用生脉注射液氯化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对两组进行分成治疗之后,最后发现对照组的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