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段光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bin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我一段光阴
  只要一個这样的黄昏
  给我一段光阴
  就这样一个黄昏
  让我安静地望着你
  沿着我家门前的小路
  走过一片金色的田野
  给我一段光阴
  远方是巍峨的群山
  眼前是一条闪闪发光的河流
  我们肩并着肩走进黄昏
  给我一段光阴
  就这样一个黄昏
  我们坐在河边
  笑看红尘
其他文献
山中的水蜜桃熟了  城市听不见  那滴蜜的声音  一辆三轮爬进小城  碾亮一街的目光  水蜜桃像一顆  又红又熟的晨阳  只一嗓子就喊醒了  小城的五月  山中的水蜜桃熟了  山中的故事  依旧又大又圆
阅读黑龙江金融作协成立三周年“家园”征文作品,有一种在家园漫步的感觉,尽管我不是金融中人,属于一个外来的闯入者,但一旦步入金融文学的家园,还是切实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家园气息。   这个金融作协家园无疑有着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每一篇征文作品里都能找到证明。一个协会有没有凝聚力,看这个协会在组织活动,发出号召时,其响应的效果如何就能发现端倪。就这次“家园”征文来说,可谓得到了积极响应,每位参与
摘 要:张爱玲的《金锁记》讲述了被卖做残疾人妻子的曹七巧,欲爱而不能爱,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三十年,在金钱束缚下变得极度扭曲的故事。曹七巧由一个渴望爱情、善良纯真的女子逐渐变成了一个金钱至上,以他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心里安慰的魔鬼,在黄金般的牢笼中迷失崩塌。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其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在人类的心灵生活中不断反复出现,这种
凝视江西南端版图, 客家人从这走来  赣南犹如心脏血管的大闸门  在这积聚,血脉贲张  红色的土地,滔滔赣江, 客家人从这走来  凭一双草鞋,一块门板, 引爆中国地毯式的革命  从瑞金出发,遵义,延安,西柏坡, 直到北京  圆孤的围楼,客家祖地, 英雄,巨人站立的地方  一朵朵艳丽的映山红开满赣南山峦  一颗颗红心犹如一株株脐橙种植在老区  客家文化从这发源, 像一杯杯红米酒  醉倒多少文人骚客、
一、引言  疾病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界的生存与毁灭永恒的话题,人类对它的认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疾病是人类永不可逃避的问题,它牵动着人类的喜怒哀乐以及悲欢离合,人们在治愈与不可治愈之间会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社会关系变化。而从文学的角度看,作家们似乎很喜欢以此为引叙述故事,它是社会风貌的载体,能够让读者重回那个时代,是激荡人类情感的重要途径。在20世紀80年代,人们开始对疾病叙事进行研究。随着人
再拐过一片皂荚林  就可以逮住那朵云了  雪,已连日未来  田野里竟有了几分春色  远处停泊的收割機  仍在回味曾被交付的使命  眼前的青青麦苗  分割出一垄,又一垄的蓝天  驼背的老农,留下  捡拾柴禾的身影  悠闲得像布满残荷的池塘  他们自成风景,也不会注意到  那枚逐渐下沉的橘色太阳  正在拯救我
藍天衬着白云,  庄稼在成长,  梨桃结成了初果,  田畴随风翻起稻浪  漫山遍野草绿花红,  花间蝶舞蜂拥,  放牧人哼着小曲,  一幅成长的鲜活景象。  初夏,编织着绿色风景,  仿佛重回昔日的年轻时光。
摘 要:近年来,人类在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人类本身的研究,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如何形成的?认知语言学是如何与汉语研究相结合的?与此类似的问题在《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一书中都可以寻找相关答案。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特点;局限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1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
作者简介:王超凡(2000-),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研究方向:针灸推拿。  爱凭寸念吟秋雨,又到来时。又到来时,为客潇湘杨柳稀。  羌笛未負芭蕉叶,烟雨蒙兮。烟雨蒙兮,似把新花付旧枝。  白萍香  懒送重阳归雁,久闻钟鼓声悠。不及秋叶木兰舟,却染霜风沾袖。  曾见婴宁痴笑,那堪爱恨情仇。黄花落尽几人犹,一夜雨疏风骤。
进入耄耋之年的母亲  打父亲走后,老屋背后  巴掌大的一块地  被母亲用篱笆圈 起来,如同  套在母亲手腕上的玉镯子  从此,母亲守着菜园子  菜園子陪伴着母亲  母亲有好吃好喝的送给了园 子  园子也把好看好听的赠与了母亲  母亲老年时,与菜园子  成了 一对红颜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