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对脑卒中患者胃肠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脑卒中患者120例,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组各60例.两组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后1个月分别用消化道内镜检查胃肠黏膜情况,并测定和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结果 肠内营养组在肠内营养支持后,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溃疡率)21例(35.0%),肠外组为41例(68.3%),肠内组显著低于肠外组(P<0.01),肠外组轻型15例(50.0%),肠外组重型26例(86.7%),轻型显著低于重型(P<0.01);肠外组重型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D分别为(9.27±2.41)g/L、(2.11±0.64)g/L、(2.11±0.36)mg/L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分别为(51.42±3.89)%、(36.26±2.82)%、(1.17±0.29),肠内组重型治疗后IgG、IgA、IgD分别为(11.70±2.89)g/L、(2.81±0.69)g/L、(2.40±0.31)mg/L,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分别为(60.70±4.94)%、(40.38±4.10)%、(1.49±0.58),肠内营养组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P<0.01);机体感染发生率其肠外组为23例(38.3%),肠内组总感染11例(18.3%),肠内组显著低于肠外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降低感染发生率,且安全可行.
其他文献
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制造周期为目标的虚拟加工技术通过对以真实加工条件为依据的加工过程进行实时动态模拟,检验产品的可制造性、加工方法和工
现今网络银行已走进我们的生活,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它所带来的方便.但随着网银业务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问题,病毒、黑客等不安全因素正威胁着消费者的账户
介绍了高速铣削机床电主轴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影响电主轴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总结了电主轴综合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相应的硬件系统,给出了硬件结构框图及主要模块的设计
水解蚕蛹蛋白多数采用碱水解法和酸水解法,但易造成部分必需氨基酸的破坏和环境污染.本课题采用胡惠民等研制的高活性复合酶对蚕蛹蛋白进行水解,获得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不
[目的]E1b缺失的重组腺病毒因其能在肿瘤细胞中特异复制,是目前较有希望的生物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其体内应用仍需慎重.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重组腺病毒人体体表恶性肿瘤内注射后
目的 观察膜蛋白Smoothened(Smo)在胚胎第13~15天(E13~E15)小鼠视觉传导通路和生长锥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震荡切片机制备E13~E15小鼠头部水平和纵切片,并行视网膜组织培养.经荧光
针对大功率应用场合的单相PWM整流器,为了实现其网侧电流正弦化、减少网侧电流3次谐波含量和提高输入端功率因数,探讨了一种适用于单相PWM整流器的网侧电流3次谐波抑制方法.
实验利用SD大鼠复制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完全损伤型帕金森动物模型,将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处理后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lleoclxromoc
目的 研究腹主动脉灌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6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10%脂肪乳组(P0组)、异丙酚30mg/kg
介绍了华东电网500 kV斗山变电站技术改造的目标、原则和策略,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实施全过程管理”;“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未来规划和当前规范相结合”;“将技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