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深山苗寨焕新颜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d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苗歌是早些年十八洞村人生活的真實写照。曾经的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通往村子的是一条挂在山壁的羊肠小路,坑坑洼洼,颠簸不平。村子里几十户人家的木屋依山而建,低矮陈旧、歪歪斜斜。村民们一年辛苦到头,日子却依旧过得贫苦不堪。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600多元,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76%。
  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沿着一排木篱笆,顺着一条青石板铺成的窄小村道拾级而上,走进村民家里,和村民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成为当地村民最珍贵的记忆。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从此,一场关于“精准扶贫”的探索实践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十八洞村成为闻名全国的精准扶贫示范村。
  党建引领筑牢脱贫根基
  “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鼓足劲,加油干,奔小康。”在十八洞村的村路墙上,这条标语格外醒目。今年71岁的十八洞村村民石拔哑说:“现在的生活,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过。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共产党。”墙上的标语、老人的话语,无不昭示着: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十八洞村原来的支部班子只有3个人,平均年龄接近60岁,1人初中文化、2人小学文化,其中1人还是贫困户,班子比较弱,凝聚力不够。为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以来,花垣县按照“尽锐出战”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驻村,并将其党组织关系下转到村党支部,全力支持“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同时,在村委换届选举中推行“两述两评”制度,把讲政治、有文化、“双带”能力强、群众信任的能人选进班子。
  班子引路,党员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村里修路占地没钱补,党员龙太金主动说“从我家先挖”,不到半年时间修出了一条致富路。十八洞村还开通了“湘西e路通”,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办事不出村”;探索了“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结成互助小组41个。在脱贫攻坚中,党员们凡事都冲在前面,处处当好榜样。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率由以往的68%上升到现在的98%。2016年,十八洞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扶贫扶根,思想先行。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贫困村,群众的思想观念滞后,过去存在较重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修路、盖房子、发展产业等都巴不得上面的人来搞,甚至建公共设施,还有个别人出来横加阻拦。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开设道德讲堂,开展歌咏、舞蹈、小品、苗鼓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新推行“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第一项工程是改造农网,村民施六金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因为电线杆要架在他家田里。他大闹村委会,扬言要把电线剪了。因为这件事,在村里的道德评比会上,施六金家被村民投票评为二星家庭,全村最差。高挂在大门上的二星标牌,让施六金浑身不自在。他摘下牌子,主动跑到村委会认错。从那以后,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积极参与。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曾经的十八洞村没什么产业,2012年全村只有417亩水稻、100亩玉米、300多亩烟叶,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六年多来,十八洞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因地制宜发展当家产业,形成了乡村游、黄桃、猕猴桃、苗绣、劳务输出、山泉水、中药材种植等“旅游+”产业体系。
  十八洞村利用“飞地经济”发展的千亩精品猕猴桃基地,产品实现港澳直通。仅此一项,2019年十八洞村建档立卡户人均分红1600元。村里组建的苗绣合作社,发展订单苗绣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2019年实现产值60余万元。引入的“步步高”投资的山泉水厂,每年给村集体分红,2019年已实现村集体分红66.4万元。
  2019年,十八洞村旅游公司正式营运,村办“思源餐厅”正式营业,年游客量超60万人次,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产品销售等同步发展,直接带动230人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2013年以前,村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外打工,现在外出打工的人不到三分之一。”十八洞村第一书记孙中元说,随着村里的旅游、种植、养殖、苗绣、山泉水等产业日益红火,生计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施芳丽就是返乡村民之一。
  施芳丽和丈夫龙金彪曾经在浙江打工,每隔两年才回家过一次春节,待不上几天就又得匆匆赶回工厂上班。在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后,2017年,她和丈夫回到了家乡。随着十八洞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30岁的施芳丽被村里聘为导游,每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丈夫龙金彪则在村里的山崖上养蜜蜂,从2018年开始,他还担任了村里的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专门发展乡村游和特色种植、养殖。
  “吃住不用愁,衣着有讲究;增收门路广,票子进衣兜;天天像赶集,往返人如流;单身娶媳妇,日子乐悠悠。”现在的这首苗歌,唱出了十八洞村村民在脱贫奔小康道路上的甜蜜和幸福。2019年,十八洞村的人均收入达到1466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6.4万元,所有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村民们奔小康的步伐越来越快。近几年,十八洞村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等荣誉。■
其他文献
5月25日上午,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明确了未来十年宁波市医保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实施意见》的颁布在宁波医保事业发展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规划了宁波医保改革在多个领域的具体路径,事关宁波近800万参保人的健康和钱袋子。  这次改革的亮点是什么?全面做实基本医保市级统筹如何推进?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如何保障?医保基金如何
期刊
一条条独具风韵的美丽风景线穿珠成链,引领幸福美好生活;一座座现代产业园区拔地而起,催生区域发展新动能;一个个生态宜居社区初展雄姿,为健康生活增光添彩……近年来,宁波美丽城镇建设不断加码,持续推进,正形成全域美丽新格局。全市共106个镇乡(街道)被纳入美丽城镇建设范围,分三年开展建设。2020年,全市各地美丽城镇建设共启动实施1467个项目,投资总额为506亿元,当前投资完成率达97.2%,开工率达
期刊
在宁海县岔路镇东北方大约1.5公里处,浙江省内最长、最大的独流入海水系——白溪,调皮地蜿蜒了一下,在郁郁葱葱的鹿颈岗山脚下冲积出了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原。700多年前,王、葛、杨三姓先祖为避祸乱,先后迁居于此,世代以种梅为生。袅袅炊烟中,这里渐成村落,被称为白岭根村,后改名为梅花村。  数百年来,梅花村偃卧于白水青山之间,宛如孤岛,与世隔绝。直到1947年的新春,村庄里召开了一次意义非凡的会议。这次会
期刊
在宁波市鄞州区茂兴街14号,有一間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飛颜蜀特产。货架上满满当当摆满了宁波的乡土美味。雪白的是年糕,金黄的是樟村切面,乌黑的是霉干菜,碧绿的是万年青……每一样都是地道的四明山纯天然特产。  这里是重度脑瘫患者候菲菲的第二个创业项目,也是她的梦想。“我想在明楼这块有宁波老底子生活味的区域里打造一个绿色角落,把乡间田头的清新带到繁华都市,成为周边居民心中的乡愁驿站。”候菲菲说。
期刊
600个月饼、200个大肉包、40份无骨鸡爪、20份神仙烧鸡……一张长长的列表上记录了本周要外送的食物数量,刚从忙碌的午餐时间抽身,陈月波又开始有条不紊安排起来。无添加的食物保质期短,送去食堂的、送给顾客的都要一一按照预定时间新鲜制作。“上午做好,下午送,拿到手里还是热的呢。”对陈月波来说,保证食物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事,她指着蒸笼里顾客预定的红糖馒头说,“像这个红糖馒头,用20元一斤的兰溪红糖揉面,
期刊
“当我捧着沉甸甸的奖章和荣誉证书时,我感到压力与动力并存,我知道这份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2020年11月24日,34岁的王斌站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奖章,作为这次浙江省最年轻的全国劳模,他非常激动,内心也更加坚定。  王斌是宁波金洋化工物流有限公司信息科技事业部副总经理,一直在该公司负责信息化工作。他深耕物流运作第一线,探索互联网与危化物流的最佳结合点,带领团队打造
期刊
一直以来,行政越权是导致行政机关被诉的常见原因之一,这一现象在基层较为普遍。尤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行政协议出现在行政管理中,超越职权签订行政协议的现象日渐多发。  每个行政机关都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范围,其行政行为必须在职权范围内。如果超越职权范围签订行政协议,并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行政机关该如何承担责任?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则相关案例。  案例  2006年6月27日,受区政府的委托,广
期刊
5月25日,《大运河(宁波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正式印发。这是宁波市第一个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规划,全面谋划了大运河(宁波段)保护传承利用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  大运河(宁波段)位于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是中国大运河内河航运通道与外海连接的纽带。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汇,也由此与世界相连。大运河(宁波段)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中国古代
期刊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疫情,拥有3000余家工业企业的海曙区古林镇迎难而上,2020年1-11月实现规上企业增加值21.96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由负转正。  在这背后,古林镇政府打出的“快”“优”“准”帮扶政策组合拳,为广大市场主体复工复产、达能扩产带来了一场“及时雨”。“疫情之下,保企业发展,就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社会生产力。我们要集
期刊
在海曙区高桥镇长乐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建江,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十余年来,长乐村在陆建江的管理下,从2006年时负债2400多万元的经济薄弱村“逆袭”成了年底每位股东都能收到上万元分红的经济强村,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变得美丽宜居,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坦,矛盾越来越少,感情也更加融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陆建江。这十余年,村民们也眼见着陆建江变老了,他们知道,陆建江为这个村子付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