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右江河谷超级稻生产现状与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百色市是水稻的重要产区,但水稻生产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基于此,介绍了右江河谷地区超级稻生产示范现状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右江河谷;超级稻;生产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02
  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包括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和平果县,因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成为百色市水稻重要产区。但水稻生产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1],超级稻品种的高潜力、优米质、良好抗性和适应性,对确保粮食安全,助农增产增收,推进右江河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1 生产和示范推广现状
  1.1 超级稻品种优势明显
  2007年至今,百色市先后引进多个超级稻进行示范推广。截至2010年,超级稻获得平均单产超过8 t/hm2,最高平均单产达8.5 t/hm2,双季稻早稻单产突破11 t/hm2。2012年,右江河谷早稻单产突破12 t/hm2,超级稻品种优势凸显。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水稻)百色综合试验站2011-2013年推广桂两优2号早稻单产达10.37、10.69、10.7 t/hm2,特优582早稻单产达10.2、10.3、10.4 t/hm2,产量表现逐年提高,晚稻单产均超过9.6 t/hm2。2013年,“稻-稻-菜(薯)丰产栽培与养分管理技术推广”项目中,特优582田阳县百育镇示范点单产达9.96 t/hm2,比对照品种普通稻田东香单产7.72 t/hm2增产29%,田阳县头塘镇示范点单产达9.77 t/hm2,比对照品种普通稻黄华占单产7.6 t/hm2增产28.5%。总体来看,超级稻品种增产效果明显。
  1.2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007-2010年全市累计推广超级稻11.5万hm2,总产达96万t,新增总产11万t[2],增产13.1%。2013、2014年全市单年超级稻种植面积就超过7万hm2,占全市单年水稻种植面积的75%。右江河谷超级稻种植面积占全市12县区超级稻总面积的比例达46%,其中,早稻53%,晚稻42%,中稻5%。
  1.3 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水稻)百色综合试验站2010年在右江河谷平原地区田阳县百育镇的“超级稻+再生稻+秋冬菜”种植模式示范项目,超级稻中浙优1号头季稻单产10.5 t/hm2,再生稻单产4.4 t/hm2。2012年在右江河谷南部山区田阳县坡洪镇的“超级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示范项目,超级稻Y两优3218头季稻单产9.2 t/hm2,再生稻单产3.16 t/hm2。“超级稻+再生稻”种植模式解决了右江河谷平原地区稻菜争地和山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
  2012年,田阳县超级稻免(轻)耕垄作小苗移栽技术核心示范区,良丰优339运用免耕垄作技术单产达9.8 t/hm2,比对照(常规稻作法)增产659 kg,增产7.2%。2014年,免耕垄作示范品种特优831和特优7571单产分别达10.87、10.97 t/hm2。免耕垄作技术应用于秋冬菜后早稻种植,省机耕费1 950元/hm2,稻田通透性好,水稻根系发达,边行优势效可充分发挥,节支增产效果明显。
  2013年“稻-鸭”互作生态水稻栽培项目通过投放水鸭进行稻田虫草害防控,水鸭投放密度225只/hm2。优质稻桂香3号单产达7.58 t/hm2,水鸭成活率75%,均质量2.86 kg/只, 稻田新增水鸭产值7 245元/hm2。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超级稻品种被接受度受限
  一方面,超级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求比普通稻精细,而农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年龄等限制,掌握种植技术较困难,用老一套粗放种植方法管理超级稻,导致产量潜力难以发挥,影响示范效果,反过来造成农民认识不到超级稻品种优势;另一方面,种植户考虑到种子价格及化肥、农药所需成本时,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投入较少的普通常规稻。山区受耕地面积限制,稻米仍多用于自家食用,农民选择品种时更看重稻米口感、米质因素,对一些高产但口感品质较差的超级稻品种接受度低。
  2.2 农田基本条件不足
  右江河谷地区部分稻田遇雨季迟、长时干旱或洪涝等极端气候时,无法保证灌溉或排涝,田基硬化程度远远不够,农田保水保肥能力低,农田基础设施与超级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不匹配。南北山区甚至连机耕路硬化都尚未普及,机械化种植水平低,超级稻种植无法连片成规模。
  2.3 山区无人种田,平原无田可种
  近年来,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山区农田留荒,而平原良田被建筑、交通建设侵占,造成山区无人种田,平原无田可种的尴尬困局,超级稻推广面积难以突破。
  3 发展对策
  3.1 继续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右江河谷地区多年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工作证实“专题技术培训+示范+良种补贴”的推广方式是超级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的有效方式。结合田间示范工作,运用通俗易懂、农户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开展针对示范品种的技术培训,结合良种补贴政策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只有在示范推广工作中发现问题,探寻解决办法,超级稻推广工作才能持续突破发展。
  3.2 提高品种和技术推广的针对性
  农业推广部门根据平原地区高温、南北山区冷凉,各地区主发、多发病虫害种类不同,水利、土壤条件不同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筛选、推广适应不同环境、满足不同需求的耐高温或耐寒、耐旱、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的超级稻品种和种植技术。
  3.3 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整合土地资源
  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推广模式,政府引导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扶持农业种植业保险,整合科研单位、农业推广部门、技术服务组织等社会资源,推进超级稻种植家庭农场化、产业化经营,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超级稻产品加工产业,降低农民种粮风险,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才能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3.4 加大资金投入
  将良种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加大资金投入机耕道路、田基硬化建设以及农机、化肥农药补贴力度。农技推广工作各个环节,只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才能取得良好、持久的推广效果。
  3.5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打造特色超级稻产品品牌
  绿色超级稻[3-4]是近年超级稻发展的新方向,右江河谷地区应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超级稻。右江河谷南北山区有建立绿色生态稻米基地的自然条件,引导农业企业参与,充分利用南部山区农田资源,打造地方特色超级稻米品牌,才能走出超级稻发展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黄尚宁.百色市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310-311,313.
  [2]王中原,文震,皱家龙,等.超级稻不同推广方式的推广效果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0-41.
  [3]张启发.绿色超级稻培育的设想[J].分子植物育种,2005,3(5):601-602.
  [4]张启发.未来作物育种对绿色技术的需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33(6):10-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为研究白及栽培品不同采收期特征差异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白及指纹图谱并测定gastrodin、militarine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最
版权保护技术措施使得版权人的权利得到不合理的扩张,造成对公有领域的侵吞争对合理使用的挤压。解决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应在保护合法的技术措施的前提下,明确技术措
随着两岸经贸政策的逐步开放,台商在闽农业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产业关联和区域集聚日益加强。台商农业投资促进了福建农业资本深化和先进技术扩散,带动了农业结构升级和外向
以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伦县为例,通过分析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发展现状及林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寻找出基于生态补偿视角的内蒙古多伦县林业建设发展对策。
摘 要 分析永胜县蔬菜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蔬菜生产布局、建设产业基地、健全网络、促进市场流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对策措施,为永胜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现状及对策;基地建设;永胜县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5.036  1 永胜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永胜
针对传统微波增益均衡器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IW)的新型毫米波微波增益均衡器。该均衡器采用多层SIW,可以很方便的设计耦合结构、缩小器件体积;同时引入
室内支撑剂导流能力测试能定性认识支撑剂导流能力,对现场压裂支撑剂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支撑剂导流能力评价多依据单相(水相或油相)导流能力测试结果,评价结果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