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活字印刷:穿越千年 墨香犹存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千人组成的方阵用汉字演绎了各种“和”字,向世界展现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那一幕惊艳了世界,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这门濒临灭绝的技艺。2010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世传奇


  字印刷,都是古人在生活中墨拓石刻和使用印章受到启发而发明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出现在隋末唐初。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因其科学实用,使印刷书籍的速度加快,成为世界印刷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曾为世界文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毕昇的发明一直没有相应的印本佐证,胶泥活字及其汉字印本并未见大范围流传。以致有人对毕昇的发明提出异议,活字印刷术发明权之争几乎成为中韩、中欧之间的学术公案。
  1990年,盗墓分子炸毁了宁夏一座存有大量文物的方塔,考古专家意外地从废墟中发现了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和记录参加活字印刷书籍的人名及其工作分工的文献资料。后经专家鉴定,这部佛经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活字版印本之一,这一发现直接改写了木活字发明和使用的历史,以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就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国。
  始于北宋,兴盛于西夏的活字印刷,成为西夏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填补了中国活字及其印刷版本的空白,受到了国内外文物界、印刷界、语言文字界以及西夏文化研究领域等方面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宁夏不少西夏学研究专家指出,在中国发现的古文献印刷品中,西夏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是宁夏古代文化建设的亮点。所以专家学者们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对西夏活字印刷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在发明印刷术方面的贡献。通过研究传承西夏活字印刷技艺,让中国传统印刷文化世代相传。

今生故事


  为了捍卫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弘扬传统文化,许多专家学者都为研究传承活字印刷术不断努力着。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教授造出了泥活字,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送到美国展览,受到重视。
  2005年,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尹铁虎经过长达两年的专题研究,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将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毕昇发明泥活字的一段文字用自制的泥字排印出來,并绘了20幅精美图画,将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展示出来。
任振斌作品:宁夏古代风景诗《宫桥柳色》

  2007年,牛达生关于西夏古籍研究的成果被写进初中课本《中国历史》。课本中写道:“考古学家发现了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本,这是已知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2008年,武威市博物馆孙寿龄先生潜心研究西夏活字印刷本《维摩诘所说经》,并复活泥活字。西夏泥活字印刷术被列入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从2007年开始,任振斌在张贤亮的支持指导下发掘整理、复制再现西夏活字印刷术,展示宁夏独特神秘的西夏文化。2010年,他将西夏木活字印刷术作为宁夏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走进了上海世博会,向世界人民展示西夏文化,“那是令我很开心的事,这项技艺‘上得了厅堂’,也可以随时摊开来现场演示,是值得我自豪的手艺。”参加完上海世博会后,任振斌又增加雕刻了汉字与西夏文对照的《百家姓》 《三字经》《古典诗词》《宁夏风景诗词》、西夏文普及字典《番汉和时掌中珠》等木活字版。
  可以说,如今活字印刷已经告别了人们的生活,用更先进的印刷技术所代替,为什么我们依旧要研究、传承西夏木活字印刷技艺?任振斌认为,“因为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东西要看到一个沿袭、发展的过程。就像我们回头能看到自己的一个足迹一样,这是一个非常详细具体的过程。当我们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的时候,无论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后人,看到的都是一段脉络非常清晰的历史。如果不去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就有可能消失了。”

传承有序


  任振斌有家传木版年画刻印技艺和篆刻印章的基础,从小就擅长篆字刻印,后通过研究学习前辈学者的印刷技艺从而全面掌握了西夏文木活字印刷。
  任振斌最初做木活字只是出于热爱,想将这门技艺用古人的方式再现,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开始也有不理解的,因为这门技艺这种文化太高大,好像一下子被拉了下来,就会让人产生‘你怎么能这么轻而易举地把它做出来’的质疑。”面对这样的声音,任振斌埋头钻研、雕琢活字技艺,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请教牛达生、李范文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一些老教授年纪很大,一路颠簸亲自到这里来指导我,鼓励我,让我特别感动。”古代印刷术研究专家牛达生教授这样评价任振斌造的泥活字、木活字、石活字:它们对宁夏研究西夏印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
  2008年4月,任振斌在镇北堡影城的西夏活字印刷室,开始向游客展示中国古代西夏印刷术,现场制作演示印刷的各项工艺。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有泥活字、石活字、木活字及其雕刻、排版、印刷过程,让游客参观演示,使他们“体验古人生活,增长历史知识”,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任振斌只要外面没事,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除了给游客雕刻印章外,依然不遗余力地传播木活字印刷及其背后的西夏文化。在这里游客可以免费体验印刷过程并获赠印刷品,“大家来参观都很随意,‘每个项目都要钱’不符合我的初衷,我就一直给大家免费印。”任振斌说,“不仅是热爱,现在更是一份责任。”任振斌坚持做木版年画和活字印刷的费用全靠篆刻印章的手艺来支撑。
任振斌刻制的木活字版

  现代人比较逼真地复制再现中国古代印刷的程序流程,这是后人对历史的一个交代。任振斌复制再现西夏活字印刷术,为人们了解古代活字印刷术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场景。任振斌的西夏活字印刷室免费为游客演示,媒体的相继报道让西夏活字印刷术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在,中国活字印刷术随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走向世界,牵动全球目光,这对西夏木活字的留存与保护,有着难以言喻的重要意义。
  肩上所担负的传承责任也让任振斌不停地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以后想要做一个中国古代活字印刷展示馆,把中国古代印刷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尽管在外人看来这个过程枯燥漫长,但任振斌说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是要花大工夫、苦工夫的,“认为正确的事情去做就可以了,但要有一个基础,要让它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目前任振斌制作介绍中国活字印刷史的字版有: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记载(泥活字版)》、西夏泥活字版佛經、元代杨古的泥活字模型、元代王祯《农书“造木活字印书法”全文(六版)》、明代锡活字铜活字、清代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泥活字版)》、清乾隆朝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雕版插图,二十四版木活字)》一册。还有仿刻的各样石碑、雕版、古回鹘文木活字、古朝鲜文活字等。收购了大量的现代铅活字,用于展示活字印刷的发展演变过程。
  现在,镇北堡西部影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来这里参观的游客都能领略到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感受宁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

任振斌活字印刷作品

木活字《聚珍版程式》之一
汉字与西夏文对照版《百家姓(部分)》
汉字与西夏文对照版《沁园春·雪》
泥活字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繁琐而重要,在管理学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方式与方法。做好毕业生管理,是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做好毕业生管理的重要性、如
我国自199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促使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也相应日益重视。作为学生工作最前线的辅导员,其对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上海,既熟悉又陌生.这些年,因为工作缘由来往了数次,可每次业都没什么“归属感”.rn第一次的懵懂察觉,还是在北京念书的时候.有天,入夜时分穿越百盛的立交桥,初春的寒风凛冽
农村的孩子普片都是受到地域的影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但常常效果都不是很大.通过《语文课程》
據任振斌讲,最初六盘山的木版年画受陕西凤翔和汉中的影响比较大,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六盘山年画特有的风格。目前,他有祖传老画版12套,新整理收集、雕刻套印曾经流传在六盘山地区与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老年画100多套,新创作《十二生肖》《六盘山文化传说》《宁夏风情》等作品。
期刊
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为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难以适应培养21世
当前课程改革要求对传统化学教学进行反思,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化学实验教学重新定位,改进方法,提升效率,尤其要注重通过探究学习和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闲暇之时,端坐窗前,凝思注目这窗里窗外的过往烟云,它时而向人们折射出一道人生的风景线,时而又走向人们,撒落着人生的各种各样碎片,在不经意间就会来到你的眼前,使你在品味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远程教育模式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网络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特征,进而从教学交互主客体的角度,浅析网络远程教学各个分类的教与学的关
朋友约我到婺源,我先前并不知道这个地方,说来也可笑,自己教地理多年了.rn一直欣赏洒脱行走,对许多人和事也就关心不够,不知道婺源又有什么呢?到了婺源才发现,来到婺源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