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野香优莉丝”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野香优莉丝是由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用野香A×R莉丝选育而成的优质杂交稻新品种。2019—2020年,分别在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多个示范点进行种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的良好特性。基于此,对野香优莉丝在平乐县的示范推广进行总结,探索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优质稻;野香优莉丝;示范;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08
  平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生长,是广西水稻生产大县及商品粮基地县,获得了“大雅”“裕泰”两个绿色食品(水稻)认证。优质稻生产是平乐县在脱贫攻坚中确定的“5+2”个特色主导产业,但长期以来,当地种植的优质稻基本是以常规优质稻品种为主,优质稻的产量及稻米品质都难以进一步提升。野香优莉丝为感温籼型三系杂交优质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7045号)并荣获“中国好籼稻”称号,2018年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同年被评为第一届广西好稻米十大优良品种。2020年,平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别在青龙乡豆地村(早稻)、平乐镇民安村(晚稻)进行野香优莉丝连片种植示范,示范结果增产显著,推动了该品种在全县的推广种植,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2020年,全县野香优莉丝种植面积达到1 453 hm2,野香优莉丝已成为平乐县重点推广的杂交优质稻品种。现将野香优莉丝在平乐县连片示范种植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探讨。
  1 平乐县野香优莉丝示范表现
  1.1 产量表现
  2020年早稻在青龙乡示范点野香优莉丝连片种植面积5.3 hm2,同时在示范点内以当地常规优质稻品种为对照品种,面积300 m2。测产平均每公顷产量7 984.0 kg,比对照品种增产19.8%。2020年晚稻在平乐镇民益村示范点连片种植面积8 hm2,测产平均每公顷产量达6 372 kg。
  示范结果表明,野香优莉丝在平乐县种植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
  1.2 生育期
  野香优莉丝在平乐县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 d,比对照长11 d;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9 d,比对照长16 d。
  1.3 特征特性
  野香優莉丝在平乐县无论作早稻还是晚稻都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表现。植株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前期发苗快,株型集散适中,大田群体生长整齐。早稻平均株高117 cm,平均每公顷有效穗309.8万穗,平均穗长26.6 cm,平均每穗总粒数169.5粒,实粒数133.1粒,结实率78.5%,千粒质量20.1 g。晚稻平均株高136 cm,平均有效穗308.73万穗/hm2,穗长24.8 cm,平均每穗总粒数180.3粒,实粒数128粒,结实率71.0%,千粒质量19.7 g。
  1.4 抗病性
  在2019年晚稻、2020年早稻、2020年晚稻的连片示范点,均未发生叶瘟和穗颈瘟。
  1.5 稻米品质
  野香优莉丝稻米品质优,获首届全国十大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77.9%,整精米率56.5%,长宽比3.8,垩白粒率1%,垩白度0.1%,透明度1级,碱消值6.2级,胶稠度82 mm,直链淀粉含量13.2%,达到农业农村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级[1]。
  2 平乐县野香优莉丝高产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及催芽
  按每667 m2大田1.0~1.5 kg的精选种子备好种子。催芽前,对种子进行晒种、精选、浸种及种子消毒等处理。晒种1~2 d后精选好种子,然后使用清水浸种8 h左右,达到谷壳透明、能看到腹白与胚为宜。再使用强氯精药液兑水6~7 kg充分溶解后浸泡种子6 h,捞起后立即用清水洗净,用清水浸6 h,洗净捞起,在35~38 ℃高温下催芽,破胸之后,保持温度25~30 ℃,使破胸露白率达到90%。催芽之后,将种子放于阴凉处,摊晾炼芽4~6 h,准备播种。
  2.2 施足基肥,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野香优莉丝属中熟杂交优质稻品种,栽培技术上主要靠增加有效穗数获得高产,因此适时早播有利于分蘖及培育较多的有效穗数群体[2]。根据预定的播种时间提前整好秧田、施足基肥,按每667 m2施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20 kg作为秧田基肥。播种要做到稀播匀播,每667 m2秧田播种量不超过10 kg。在平乐县,早稻应于3月15日—3月25日播种,最好采用塑料秧盘+小拱棚盖膜防寒育秧,二叶一心时,可喷施多效唑培育矮壮,一般早稻秧龄为22~25 d。晚稻应于6月25日—7月5日播种,最好采用塑料秧盘,一叶一心时可喷施多效唑以利培育矮壮秧苗,一般晚稻秧龄为15~20 d。三叶一针时,按每667 m2秧田施5 kg尿素作促蘖肥,移栽前3天按每667 m2秧田施5 kg尿素作促蘖肥作送嫁肥。并根据秧田的病虫害发生具体情况,喷施送嫁药。培育健壮秧苗的标准为单株带2个分蘖以上。
  2.3 插足基本苗,构建高产稳产的大田植株群体
  野香优莉丝在平乐县的大田移栽适宜期:早稻在
  4月中旬至5月初,晚稻在8月初。早稻抽穗扬花期在
  6月下旬,晚稻抽穗扬花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这样光温条件适宜,可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能够更好地实现高产优质。野香优莉丝属于多穗型品种,有效穗数直接影响产量[3]。生产上要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主要依靠主穗及低位分蘖成穗来获取大穗。一般在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块,每667 m2栽秧1.8万~2.0万蔸、每蔸插带蘖的秧苗2棵,确保每667 m2有7万~8万的基本苗;土壤肥力上等的田块,每667 m2栽秧1.5万~1.7万   蔸、每蔸插带蘖的秧苗2棵,确保每667 m2有5万~6万
  的基本苗。这样大田植株群体生长过程中既保证了田间的通风透光,又有利于早期分蘖的健壮生长,构建起高产稳产的大田植株群体,获得足够的有效穗。
  2.4 施足基肥、早追分蘖肥,培育大穗
  野香优莉丝属于三系杂交优质香稻品种,不需要高肥水栽培,适宜轻简化种植[3]。本次示范观察结果也表明,野香优莉丝抗倒伏性不强,不耐高肥水栽培,施肥过多、过迟、偏施氮肥、禾苗后期“贪青”的田块,在后期发生倒伏较严重,反而造成减产。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具体施肥要求是:于插秧前2天结合耙田每667 m2大田施用腐熟农家肥1 000 kg、
  插秧前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 kg作基肥。插秧后7天,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氯化钾15 kg。看苗适施穗肥,维持水稻功能叶的正常生理功能,防止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穗肥施肥时期在幼穗分化期前及早施,晒田复水后施10 kg氯化钾。穗肥施用原则:水稻“贪青”、叶色不“落黄”的田块不施,排水不良的烂湴田、“深脚田”不施。
  2.5 科学灌溉,及时晒田
  科学灌溉主要遵循浅水插田、薄水分蘖、够苗露晒田[4]、淺水孕穗抽穗、干干湿湿灌浆黄熟的管水策略。要及时通过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禾苗茎秆健壮。对排水不良的烂湴田、深脚田、禾苗贪青的田块,更要早晒、重晒,一方面促进禾苗茎秆健壮,另一方面又能晒硬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根层水气交换,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促进新根生长和根系下扎,根群扩大,根基支持力增强,抗倒能力也随之提高,防止禾苗后期倒伏。
  2.6 病虫害综合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准确把握施药方法,施药剂量和施药时间,争取最佳防治时机,取得最佳防治效果[5]。近几年平乐县的水稻病虫害防治重点是两虫(稻飞虱、卷叶虫)、两病(稻瘟病、纹枯病),而钻蛀性害虫(二化螟、三化螟)呈局部发生为害的特点。应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报及防治意见及时而有针对性的防治。
  2.7 适时收割
  野香优莉丝属于杂交优质香稻品种,确保稻穗黄熟后收割是提高产量及品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国家水稻数据中心.野香优莉丝.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DB/OL]. [2021-02-12].https://www.ricedata.cn/variety/varis/616893.htm.
  [2] 袁隆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J]杂交水稻,2001,16(04):1-3.
  [3] 阳外华,邓晶,江柱,等.三系杂交晚稻野香优莉丝在彬州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8,32(06):531-532.
  [4] 麻东进.高端优质小长粒香型常规籼稻新品种“粮发香丝”的选育[J].广西农学报,2020(04):6-9.
  [5] 李非.优质高产水稻量化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4(02):24-25.
  (责任编辑:刘 昀)
其他文献
摘 要 条锈病属于小麦种植常见病害类型之一,该病害也称“黄疸病”,麦田一旦发生此类病害,会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危害,且病害传播十分迅速,可导致小麦叶片出现早衰现象,绿叶逐渐减少,还能抑制植株光合作用,影响小麦健康生长,直接导致产量下降。基于此,重点对小麦条锈病特点和发生规律进行介绍,分析小麦条锈病发生过程,并提出此类疾病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435.121.
摘 要 为探究外源激素对苦丁茶冬青扦插生根的影响,以苦丁茶冬青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中2 h,以清水为对照,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插穗韧皮部营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变化,并统计各处理的生根时间和生根率。结果表明:IBA和NAA处理能提高插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插穗整个生根过程中可溶性蛋
摘 要 高粱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的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由于高粱具有对环境的广泛适应性,抗逆性强、资源丰富,且基因组相对较小,已逐渐成为禾谷类作物基因组研究的一个模式作物。基于此,阐述了红小糯高粱品种育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高粱新品种;红小糯;特征特性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
摘 要 沙糖橘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随着广西地区砂糖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要想提升其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提高相应的种植技术水平。基于此,针对沙糖橘的种植技术,探讨了其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为果农种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提高沙糖橘的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 沙糖橘;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
摘 要 菠萝与其他水果不同,其产量和质量无法同时得到保障,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气候变化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果农在菠萝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误区。基于此,阐述当前我国菠萝栽培过程中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菠萝;栽培技術;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8.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07  随着我国经济
摘 要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在经典遗传学时代即被发现的尤为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其主要表现为雄配子异常,花粉败育,但是雌配子可以正常发育。细胞质雄性不育不仅为植物生殖发育、核质互作、线粒体基因组等方面提供了基础生物科学研究系统,也在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展现出了重大的经济价值。大量研究表明,多数CMS基因是线粒体嵌合基因,而线粒体DNA分子不
摘 要 马铃薯是重庆市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各种病害逐年加重,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主要分析了重庆马铃薯生产中发生严重的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4种病害的为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期对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病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17  马
摘 要 大扁杏种植是推动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与实现脱贫致富的首选树种。基于此,结合大扁杏栽培种植经验,对大扁杏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 大扁杏;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12  1 大扁杏栽植技术要点  大扁杏栽植前,需要先建立园地并选择好苗木,做好充分的栽植
为借鉴和参考美国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经验,综述了美国国防部对美国空军和海军、美国空军和海军对第6代战斗机及第6代战斗机对发动机的需求,梳理和绘制了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的发展路径,总结和归纳了其发展特点,对其未来趋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美国战斗机发动机在世界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需求经过几番迭代论证,已经明确为自适应循环发动机;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经过长期持续的开发与验证,已经基本成熟,并且技术特征基本确定为以自适应结构为主的1+N模式;竞争发展已经进入X验证机竞争发展阶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基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展开分析,探究新型植保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植保技术;绿色种植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1.016  农作物种植生产工作开展期间,受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