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杨元庆
作为中国商业有名的少帅之一,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的职业发展历程堪称中国企业家界的奇迹。有人说他运气好得出奇,有人说他功到自然成,但不可否认的是,杨元庆的迅速成功,与他整整二十四年都卧槽联想的经历密不可分。在一次访谈中,杨元庆说:“跳槽很正常,不跳槽也并不可怕。”杨元庆用事实证明,卧槽同样能够成功。
198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的杨元庆进入联想集团工作。可是,满怀科技宏图的他被分配到的任务却是每天骑着单车在中关村跑销售。那个时候,一个科学技术人员去做销售,会被认为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别人面前会觉得抬不起头来。好在杨元庆比较想得开,虽然觉得迫于体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发展,但还是出于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希望把工作做好。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的时候,杨元庆成功晋升为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
杨元庆进入联想原本是出于非常短线的想法。他的想法和现在的跳槽族们一样,是想把联想当成一个跳板,做几年研发之后出国发展,他说:“我到联想的时候,没想到会做销售,我还是希望做研究开发。”
于是1994年的时候,杨元庆准备离开联想,出国留学。当时的情形是,联想集团的业务在1993年也出现了一定的滑坡。国外的厂商也进来了,可以说是蜂拥而入,竞争极其惨烈。这时的杨元庆已经有了五年的工作经验,他完全可以趁着行业不景气、公司业绩低迷的当口出国留学或是跳槽发展。但是几经思量,杨元庆决定留下来作为国内最后坚持的两个品牌之一与国外品牌背水一战,并最终成就了联想品牌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地位,也成就了自己的职业人生。
前奥美集团全球董事长 夏兰泽
前奥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夏兰泽,是广告行业内不多的在一家公司从一而终的高管。从1971年进入奥美,到2012年正式卸任退休,夏兰泽历任奥美纽约公司总裁、奥美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几乎全部的职业生涯都在奥美度过,曾连续6年入选《财富》杂志“全美最具影响力女性”。
夏兰泽的成功源于她的勤奋与执著。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攻读市场营销专业期间,她发现很多产品上市之初,因为巨大的广告效应确实非常畅销,但因为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人们往往尝鲜以后便忘却脑后。为此,她决心打造一个拥有一批忠实消费者的品牌,并加入了奥美广告,成为一名负责护发品业务的客户执行人员。
夏兰泽原本只是打算在奥美待一两年学习积累,但她很快发现自己十分认同奥美的文化,因此她决定留在这里,并且非常努力,甚至怀孕九个多月时仍然在办公室工作。
凭着聪明与努力,夏兰泽在奥美的职业生涯稳步发展,从客户执行、客户主管、客户经理到客户总监、分公司总经理稳稳地拾级而上。1991年,奥美纽约分公司的经营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夏兰泽受命于危难,被擢拔为总裁以拯救危局。赴任后,夏兰泽不眠不休地带领同事到处拜访客户,拉单的口气近似恳求,终于使情况得到好转。一年后,奥美纽约分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这也为她最终成为奥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奠定了基础。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杨叙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杨叙是英特尔历史上任命的最高职位的本土经理人。从1986年作为实习生加入英特尔公司,到2000年被任命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叙为英特尔在中国市场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叱咤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
杨叙的职业生涯能够如此辉煌地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逐渐学会如何去影响外界,即沟通在他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一进入公司起,杨叙就表现出极大的交流热情,虚心请教,勤奋好学,以至于有时会不分内容地与人聊天,干扰了大家的正常工作。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杨叙一方面改变了部分与人沟通的方式,一方面延续着自己的热情,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职场处事方式。升任中国区总裁后,杨叙的理念也变为了英特尔中国大区的员工沟通制度和管理原则,那就是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一定要多沟通,既要分工明确、独立完成,又要团队合作、协调工作。
前美国国际集团高级副主席及董事会成员、友邦保险主席暨首席执行官 谢仕荣
友邦保险主席暨首席执行官谢仕荣被认为是全球500强中外资企业内职位最高的华人。从23岁加入友邦保险到71岁宣布正式退休,谢仕荣做了整整48年的“友邦人”。
作为首位荣登“全球保险名人堂”的华人,谢仕荣的成功源自他的恒心和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获许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务时,中国保险业对外资公司充满了恐慌、好奇等等复杂的心理。当时在国内,保险不是用来“卖”而是“发”的,国有单位一个文件下去,全厂或全学校人手一份,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想要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十分困难。困难面前,谢仕荣并不焦虑,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恒心打造出一批职业跑街人,登门拜访,向市民介绍保险业务,解释什么是保险,就这样整整坚持了四年。落脚上海四年后,友邦获利近5亿元人民币,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在他的带领下,友邦保险在亚太地区的资产规模自上个世纪60年代的2500万美元发展到600亿美元。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 彭蕾
原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旗下支付宝CEO彭蕾在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后,就本着“从一而终”的理念卧槽于此,十多年间历任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市场部副总裁和服务部副总裁。2013年3月,彭蕾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
彭蕾能够从阿里巴巴的十八个创始人之一成为最后执掌阿里金融的不二人选,与她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布内部邮件任命彭蕾出任支付宝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以前,彭蕾已经掌管着集团事务、行政、市场及人力资源等核心部门,却非常低调,很少在外界亮相。
与低调做人相对比的是彭蕾对管理者决策的支持和坚决执行。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都知道,彭蕾是马云战略决策最坚决的执行者。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文化建设,还是高级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彭蕾都坚决地执行和维护,也因此而逐渐奠定了阿里巴巴“女二号”的地位。
作为中国商业有名的少帅之一,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的职业发展历程堪称中国企业家界的奇迹。有人说他运气好得出奇,有人说他功到自然成,但不可否认的是,杨元庆的迅速成功,与他整整二十四年都卧槽联想的经历密不可分。在一次访谈中,杨元庆说:“跳槽很正常,不跳槽也并不可怕。”杨元庆用事实证明,卧槽同样能够成功。
198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的杨元庆进入联想集团工作。可是,满怀科技宏图的他被分配到的任务却是每天骑着单车在中关村跑销售。那个时候,一个科学技术人员去做销售,会被认为是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别人面前会觉得抬不起头来。好在杨元庆比较想得开,虽然觉得迫于体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发展,但还是出于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希望把工作做好。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的时候,杨元庆成功晋升为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
杨元庆进入联想原本是出于非常短线的想法。他的想法和现在的跳槽族们一样,是想把联想当成一个跳板,做几年研发之后出国发展,他说:“我到联想的时候,没想到会做销售,我还是希望做研究开发。”
于是1994年的时候,杨元庆准备离开联想,出国留学。当时的情形是,联想集团的业务在1993年也出现了一定的滑坡。国外的厂商也进来了,可以说是蜂拥而入,竞争极其惨烈。这时的杨元庆已经有了五年的工作经验,他完全可以趁着行业不景气、公司业绩低迷的当口出国留学或是跳槽发展。但是几经思量,杨元庆决定留下来作为国内最后坚持的两个品牌之一与国外品牌背水一战,并最终成就了联想品牌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地位,也成就了自己的职业人生。
前奥美集团全球董事长 夏兰泽
前奥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夏兰泽,是广告行业内不多的在一家公司从一而终的高管。从1971年进入奥美,到2012年正式卸任退休,夏兰泽历任奥美纽约公司总裁、奥美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几乎全部的职业生涯都在奥美度过,曾连续6年入选《财富》杂志“全美最具影响力女性”。
夏兰泽的成功源于她的勤奋与执著。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攻读市场营销专业期间,她发现很多产品上市之初,因为巨大的广告效应确实非常畅销,但因为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人们往往尝鲜以后便忘却脑后。为此,她决心打造一个拥有一批忠实消费者的品牌,并加入了奥美广告,成为一名负责护发品业务的客户执行人员。
夏兰泽原本只是打算在奥美待一两年学习积累,但她很快发现自己十分认同奥美的文化,因此她决定留在这里,并且非常努力,甚至怀孕九个多月时仍然在办公室工作。
凭着聪明与努力,夏兰泽在奥美的职业生涯稳步发展,从客户执行、客户主管、客户经理到客户总监、分公司总经理稳稳地拾级而上。1991年,奥美纽约分公司的经营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夏兰泽受命于危难,被擢拔为总裁以拯救危局。赴任后,夏兰泽不眠不休地带领同事到处拜访客户,拉单的口气近似恳求,终于使情况得到好转。一年后,奥美纽约分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这也为她最终成为奥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奠定了基础。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杨叙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杨叙是英特尔历史上任命的最高职位的本土经理人。从1986年作为实习生加入英特尔公司,到2000年被任命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叙为英特尔在中国市场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叱咤中国IT界的风云人物。
杨叙的职业生涯能够如此辉煌地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逐渐学会如何去影响外界,即沟通在他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一进入公司起,杨叙就表现出极大的交流热情,虚心请教,勤奋好学,以至于有时会不分内容地与人聊天,干扰了大家的正常工作。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杨叙一方面改变了部分与人沟通的方式,一方面延续着自己的热情,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职场处事方式。升任中国区总裁后,杨叙的理念也变为了英特尔中国大区的员工沟通制度和管理原则,那就是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一定要多沟通,既要分工明确、独立完成,又要团队合作、协调工作。
前美国国际集团高级副主席及董事会成员、友邦保险主席暨首席执行官 谢仕荣
友邦保险主席暨首席执行官谢仕荣被认为是全球500强中外资企业内职位最高的华人。从23岁加入友邦保险到71岁宣布正式退休,谢仕荣做了整整48年的“友邦人”。
作为首位荣登“全球保险名人堂”的华人,谢仕荣的成功源自他的恒心和敢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获许在中国经营保险业务时,中国保险业对外资公司充满了恐慌、好奇等等复杂的心理。当时在国内,保险不是用来“卖”而是“发”的,国有单位一个文件下去,全厂或全学校人手一份,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想要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十分困难。困难面前,谢仕荣并不焦虑,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恒心打造出一批职业跑街人,登门拜访,向市民介绍保险业务,解释什么是保险,就这样整整坚持了四年。落脚上海四年后,友邦获利近5亿元人民币,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在他的带领下,友邦保险在亚太地区的资产规模自上个世纪60年代的2500万美元发展到600亿美元。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 彭蕾
原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旗下支付宝CEO彭蕾在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后,就本着“从一而终”的理念卧槽于此,十多年间历任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副总裁、市场部副总裁和服务部副总裁。2013年3月,彭蕾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
彭蕾能够从阿里巴巴的十八个创始人之一成为最后执掌阿里金融的不二人选,与她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在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布内部邮件任命彭蕾出任支付宝公司首席执行官CEO以前,彭蕾已经掌管着集团事务、行政、市场及人力资源等核心部门,却非常低调,很少在外界亮相。
与低调做人相对比的是彭蕾对管理者决策的支持和坚决执行。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都知道,彭蕾是马云战略决策最坚决的执行者。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文化建设,还是高级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彭蕾都坚决地执行和维护,也因此而逐渐奠定了阿里巴巴“女二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