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标”考验最佳雇主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RBWD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首批680万90后毕业生涌入求职大军行列。与2000年时的统计相比,短短12年间,该数字已经增长了5倍多。他们将和已能“独当一面”的80后在职场首度会师,形成职场上的“绝对主力”。作为主张自我、个性张扬的一代人,他们的职场诉求必将成为考核“最佳雇主”的风向标。
  薪酬福利不再是唯一
  随着90后进入职场,“闪跳族”越来越多,辞职理由更是千奇百怪:“伙食不行,不想待了”、“家人生病,请假太麻烦”、“感觉主管对我太好,不怎么习惯”、“没发展空间”、“工资太低了”……这些从调查问卷上搜集到的离职理由,让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们有些抓狂。除此之外,渴望换个工作环境、岗位压力大、深造学习、希望找一个更好的职位等,也是频繁出现的离职理由。事实上,让HR更加纳闷的并不单单是这些理由,而是现在很多90后在职场中“不走寻常路”的态度。大到跨国公司,小到私营企业,管理者不得不开始思考,90后都在想些什么?90后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雇主?
  如何成为员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这是很多企业在思考的问题——良好的雇主形象、广阔的晋升空间、或许还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就算你的企业都已经做到了这些,员工也并不一定会向老板竖起大拇指。对90后来说,想要成为他们眼中的最佳,并不能只用“薪资”来说话。
  曾有一家企业部门总监抱怨,他们部门招聘了十来个90后,结果不到3个月,就只剩下1个人了。现在只能靠老员工拼命加班在支撑。企业老板不禁感慨,连年终奖都拴不住90后了。那么,企业该用什么拴住90后呢?智联招聘曾在《中国年度最佳雇主(2012)》的调查中发现,虽然“优厚的薪酬福利”指数高达22.75%,无可非议地成为求职者心中最佳雇主的首选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求职者都会被公司的福利光环吸引,随着90后进入职场,求职者眼中的拜金光环正在慢慢消退,求职者对“培训发展”、“组织管理”、“雇主形象”的需求悄然跃升,如今的求职者,特别是90后,更在乎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前景。
  “金饭碗”的诱惑
  调查显示,90后毕业生打算去外企工作的比例变化不大,而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则明显下降。而近四成90后表示希望去国企工作。为何个性张扬、频频跳槽的90后,却对“稳定安逸”的国企情有独钟?这或许源于现实的压力和新生代求职者的焦虑情绪。作为新一代的求职者,90后青睐“金饭碗”,不仅仅体现在企业性质上,更反映出了其对职业、对生活的本质
  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职场价值取向的“另一种回归”。
  随着90后求职者的持续涌入,好工作的标准已从“追求物质成功”,逐步转向“工作是否幸福、生活是否快乐、能否相互尊重”等多元化发展。因此,企业的用人策略亦要与时俱进。要想留得住人才,先要了解人才。
  如今,90后求职者的求职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在最佳雇主的特征中,90后求职者选择最佳雇主标准的前5项依次是:“完善的福利待遇”、“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以及“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和他们的前辈80后、80前相比,更加重视“完善的福利待遇”;而在“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稳定的雇佣关系”上,90后的观念明显与众不同,他们已经不再只看重高薪酬,为了追求自己所看重的幸福感、平衡感和企业能为其提供的“内在价值”,他们可以随时换一份工作,这也给90后的“闪辞”、“裸辞”现象一个较为合理的解读。
  最佳雇主从何做起
  企业不仅要面对90后求职者的挑剔,还要应对来自“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职场转入卖方市场”、“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源逐年下降”、“中国雇员创业热情全球第一”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找到并留住人才,转“危”为“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和个性张扬的性格相比,90后的求职心态却倾向于求稳、务实。他们对福利、企业前景、人际和谐等方面的重视均能体现出其求稳的心态。他们渴望理想但不缺乏理智,不像上一代求职者那样狂热。他们对“成功”有了新的定义,不在乎高薪而是期望获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感。要想成为90后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或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首先,重视员工福利的多样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90后求职者对“福利”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重要性远高于“薪酬”。最佳雇主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在“福利”的平均得分远低于“薪酬”平均得分,可见其对福利重视程度还跟不上职场的变化。而在经济增长放缓和CPI指数高位运行的压力下,福利待遇对于求职者更具“杀伤力”,或许可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磁场。
  其次,重视员工培训和企业文化。通过调查,培训再次成为企业“短板”,即便是获得百强提名的雇主也难以幸免,位于最佳雇主各项指标最末。而90后求职者非常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培训恰恰是重要一环。所以企业应尽快转变用人思维,不可视求职者为单纯的劳动力,要重视员工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要知道,个性鲜明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员工,反过来会助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拓宽经营领域、扩大市场规模。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树立雇主品牌建设和传播的意识。这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也是企业立于市场潮头的底气。90后求职者因职场经验较少,更重视口碑效应,对雇主的评价和向往更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这意味着,雇主品牌较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人才的青睐,从而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中国年度最佳雇主(2012)调查报告)
其他文献
实习,几乎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看似短暂的实习经历,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习生能否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甚至影响其未来的就业趋向。虽然我国在2006年就出台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但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的支撑,“实习难”、“难实习”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个别企业仅仅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甚至克扣实习生工资;有的实习则与专
“老”是一个易被误读的形容词,但愿你别想起“夕阳红”或飙舞大妈。“防老”是个HR话题,譬如职涯规划管理。职业人的年龄的确是道坎儿,但谁又能说“小鲜肉”不会呈现“老态”。一般企业防老,防的是“天花板群体”,因为这一群体最易把组织拖入“老态”。一老板说,授权让我犯愁,可信的老人儿没能力,可用的新人忠诚度差。  奉行狼性文化的公司祭出“防老策略”:养生杀熟。可养生杀熟对主张柔性管理的公司就是個难事。创业
高碳加高压,就这么个时代,你能往哪逃?如果企业只管打业绩的大算盘,不顾及员工的小算盘,这种“问题管理”本身就成问题。  “惹人厌的问题点会议,我都要疯掉了!”“我现在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见我又上问题点了!”“你准备好了吗?我都不知道该怎样跟他们沟通了,没完没了的问题,也不考虑问题根源,只知道一味地追问、指责!”“再这样下去,我想在我疯掉之前还是选择提早离开吧!”“我也想离开,有合适的职位给我介绍介
作为一名成功人士,调整情绪、保持冷静的能力,与你日常的表现有着直接的联系。TalentSmart机构对超过百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实验中表现良好的90%的实验对象,为了保持冷静和控制局面,都很善于在压力下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时常关注情绪管理相关的心理研究,就知道压力过大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何种惊人的破坏。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导致大脑自控区功能减退。最棘手的事情是,压力(以及随之
没有人不希望被抬举。  因为被人“又抬又举”的感觉实在美妙,胜过坐竹轿子上峨眉山的那种晃晃悠悠的感觉。  所以,本该被抬举的时刻反倒被压制了,那心情,真是郁闷——我们都体验过吧。不要不承认,大家都是俗人,哪有不希望被赞美、被夸奖的,哪怕赞誉有些夸张,哪怕有些言过其实。  常常是这样,被抬举的希望落空了,甚至还被数落了一番,难免耿耿于怀,便也吝啬抬举他人了。这个怪圈,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人与人之间谁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千差万别。2013年11月20日,被媒体誉为“时尚礼仪教母”、“中国时尚礼仪传播第一人”的礼仪专家,国际SMC机构高级讲师周思敏,为职场女性举行了一场“幸福人生研习营”宣讲活动,笔者有幸现场聆听她对幸福的精彩诠释——“幸福是有迹可循的,魅力女人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处理得和谐圆满,这就是幸福。”  花香蝶自来  当身着湖蓝色旗袍的周思敏入
在互联网上寻找高品质的相关培训资料可能是非常困难且价格昂贵的。不仅如此,大多数(培训)组织研发的学习网站通常都会禁止外部人员访问,或者是交费后才能访问。然而,慕课(MOOCs)——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平台,则是个例外。   这些在线学习门户让外部人员可以随时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免费使用网站资源。这就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使其避免耗费大量资源重复培训。如果存在另一个类似的组织,并且该组织已经创
号外!号外!演艺圈又出事啦!王学兵涉毒被抓啦!小编顿时“内牛满面”,这个圈子是“肿么”了?当年还像模像样地做“禁毒大使”的王学兵,如今却成为毒品的“阶下囚”。为探求吸毒真相,小编继续八卦。我的天!他居然是为参演某部作品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减肥,有时也因为某个镜头拍摄时间过长,需要强行提起精神。虽说艺人是公众人士,但他们的有些做法着实令人嗔怒。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不择手段,苦果也只能自己尝。演艺圈的世
下雪了。   这一天是周六,研发部主管朗逸难得不加班,且有好消息藏在眉梢里。韩剧有云,下雪了,怎么能没有啤酒和炸鸡?他要带家人“筷乐”去。妻子有更明智的举措,还是授权咱家小女生吧。4岁的小囡高喊:“先滚雪球去!”   公园里,雕栏玉砌,水硬山瘦,似乎温暖的只有草甸上盈尺的积雪。朗逸被裹着红袄的小囡扑倒在雪地上,瞬间融化掉他的风火劳碌;仰面噏动着旋雪,“好甜的雪花呦!”妻子轻点快门,取景器留下这一
早上一到单位,HR小张便惯性地打开各大招聘网站,开始下载应聘者的简历。离老板规定招人的期限就剩两天了,来应聘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看似热热闹闹,可真正符合岗位要求的寥寥无几。每天从繁多的简历中筛选出符合期望的简历,再进入面试环节。来来回回,大多数情况是在做无用功。“我多希望能够一下就找到精准的人才啊!”小张双手合一,对着电脑拜了三拜。  HR,从来没被评为“最幸福的职业”,虽然他并非是“5 2”“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