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康肤利湿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0位患有慢性湿疹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人。观察组的患者治疗使用康肤利湿膏,对照组患者治疗使用皮炎平霜,在完成治疗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SSRI值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湿疹时使用康肤利湿膏,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湿疹;康肤利湿膏;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3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55-01
  在皮肤科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为湿疹,在临床中以丘疹、皮疹、渗出糜烂等为主要表现[1],其特点主要为反复发作。经常会由于亚急性湿疹的反复发作和急性湿疹的反复发作,并且不能完全治愈而转变为慢性湿疹。在临床中治疗慢性湿疹大多数使用激素类的外用制剂,如果长时间使用,会引起许多的不良反应。所以,选择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物特别的重要,本文主要对康肤利湿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80位患有慢性湿疹的患者,经过诊断,患者的病情都符合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1]。其中有44位男性患者,36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3岁到5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有20位患者的年龄小于10岁,有9位患者的年龄在10岁到20岁之间,有11位患者的年龄在21岁到30岁之间,有40位患者的年龄大于30岁;患者的病程在2个月到4年之间;患者发病的部位主要有上下肢、肛周、头面部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等,无明显差异。
  12方法观察组的患者治疗使用康肤利湿膏,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局部的清洗,并将药物在患处适量地涂抹,每天涂抹2次到3次,没有出现症状的位置不用进行涂抹。对照组患者治疗使用皮炎平霜,对局部进行清洗,将药膏涂抹到患者的患处,每天涂抹2次到3次,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其余的脱敏止痒的药物。两组患者治疗的1个疗程均为2周,在持续2周的治疗后,没有效果的患者停止使用,在治疗3个疗程以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13疗效判定判定疗效的标准:疗效指数大于30%,皮疹有部分的消退,瘙痒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这时判定为有效;疗效指数小于30%,皮损部位没有明显的消退,瘙痒症状也没有改善,并有恶化的趋势,这时判定为无效;疗效指数大于70%,瘙痒症状改善的比较明显,皮损部位大部分已经消退,这时判定为显效;疗效的指数是100%,没有瘙痒的症状,皮损部位消退,这时判定为治愈。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与X2检验,当P<005时,其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SSRI对比,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见表2。
  3讨论
  在皮肤科中,湿疹是比较常见并且多发的痤疮性皮肤病[2],病因比较复杂,且变化较多。经常会由于亚急性湿疹的反复发作和急性湿疹的反复发作,并且不能完全治愈而转变为慢性湿疹,在临床中的特点主要是以苔鲜样皮肤病变为主,其病程为慢性,在病发时瘙痒比较严重,经常会反复发作。慢性湿疹经常会伴有强烈的瘙痒,特别是在夜间尤为严重,对患者的睡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临床中治疗慢性湿疹大多数使用激素类的外用制剂,如果长时间的使用,会引起许多的不良反应,甚至会转化为依赖性皮炎。所以,选择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物特别的重要。皮炎平霜的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地塞米松等,主要作用为消炎止痛、止痒以及加强局部的循环,在慢性湿疹的治疗中经常会被使用。但在皮炎平霜中的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3],患者常时间的使用会产生依赖。康肤利湿膏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蒲公英、苦参等,是治疗慢性湿疹比较有效的外用类激素药物。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SSRI值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在治疗慢性湿疹时使用康肤利湿膏,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章承中,徐小英,颜美秋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9):102-104
  [2]杜宇,杨西群,熊霞,何渊民复方氟米松乳膏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05):203-205
  [3]王桂珍慢性湿疹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21):100-10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胸腺五肽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此次一共收治了8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降血糖和抗结核等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五肽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痰液杆菌培养转阴率为90.7%(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4%(29/43);此外,
【摘要】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该类病的诊断评价。方法 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性回顾,选择两组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等作为诊断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
【摘要】目的为临床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行各种手术治疗的240名老年患者。实验组患者麻醉方式为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麻醉方式为静脉麻醉,在两组患者术前1d,以及术后1d,2d,4d,7d进行评分,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MMSE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12麻醉方式实验组患者麻醉
【摘 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人流后出现剧烈腹痛临床分析的原因,并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患者,对其进行人工流产,对术后出现剧烈腹痛者给予相关诊治和对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剧烈腹痛患者中误诊4例,占33.3%,疑诊者3例,占25%。对症镇痛治疗后,7例患者疼痛程度缓解,7-9天基本消失。2例患者出现明显痛经,后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合并子宫腺肌症的
【摘要】 目的 探讨给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8例,全部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治疗资料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痊愈出院,无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5.32±0.45)天。结论 给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
【摘要】 文章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诊断规范进行分析,探究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进展,目的是提高该病的诊断效率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 胃肠胰肿瘤;神经内分泌;病理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51-02  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肿瘤科中比较少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仅占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