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鸡小肠球虫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来源 :家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伊春市某林业局一林场李某,从南方购进三黄鸡2000只,单层网上平养,前期饲养长势良好,在19日龄时,鸡群出现死亡现象,有时死亡10多只,病鸡出现腹泻、少数病鸡出现血痢,有的鸡出现胡萝卜色粪便。李某认为是球虫病,采用多种抗球虫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未见效,病情不断加剧,到就诊时,仍有病鸡500多只,发病鸡占1/4,已死亡病鸡194只,死亡率9.7%。
  2 临床症状
  2013年8月下旬,购进的2000只三黄鸡在19日龄时发病。发病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颈部羽毛逆立,鸡体消瘦,面部、皮肤颜色苍白、贫血、翅下垂。排水样稀便或饲料样粪便,严重者排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有刺鼻难闻的气味,其中含有粘膜和血液并出现零星死亡。以后病鸡出现瘫痪,不愿走动,个别鸡尖叫,有的鸡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或向前冲或突然后退,也有的病鸡有头颈震颤。
  3 剖检变化
  共剖检5只病死鸡,主要病理变化在肠道,尤以空肠、回肠段最明显,小肠显著肿大,外观呈暗黑色,肠壁脆弱,一触即破。小肠特别是中段肠管扩张肿胀,肠壁增厚。从浆膜面可见到感染部位出现针尖大白色和红色病灶,有的为片状出血斑。肠内容物呈淡灰色、褐色、红色,有的小肠内有水样粪便,肠壁粘膜呈麸皮样。小肠有弹性似橡皮管,剪开时肠壁外翻,肠内积有橘红色胡萝卜样粪便。空肠和回肠充满气体,肠粘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的伪膜,有的易剥落,粘膜有出血斑点。肝脏肿大、充血呈红色,个别的存在坏死灶。脾脏肿胀、充血,少数鸡肾脏肿大。
  4 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检查
  4.1.1 涂片镜检 取病变明显的小肠段粘膜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单个、多个排列和着色均匀的粗大杆菌。
  4.1.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心、肝、脾和小肠病变粘膜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以焦性没食子酸法作厌氧培养,37℃孵化24~48h后观察。菌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菌落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状,菌落隆起、光滑、淡灰色、湿润,周围见双重溶血。取同一病料接种到一管熟肉培养基上,37℃培养24~48h,可观察到熟肉培养基一致浑浊,大量产气,肉渣淡红色。
  4.1.3 生化试验 该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石蕊牛乳(+),吲哚(-),发酵水杨苷不稳定。
  4.2 球虫检查 取病死鸡明显肠段病变,刮取肠粘膜,立即涂片,加甘油生理盐水溶液1~2滴,并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有成堆的球虫裂殖体、裂殖子和球虫卵囊。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该病为三黄鸡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6 治疗措施
  6.1 在养殖户自行治疗时,使用过多种抗球虫药,因此在选用药物时,尽量选一些不常用的药物。用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0.2%,加三甲氧苄氨嘧啶(TMP)0.05%,混均拌于饲料中,将全天的药集中1次投给。为减轻磺胺药物对肾脏的刺激,在饲料中加入0.2%碳酸氢钠,连用5d。停药3d,再用3d,以防止球虫病复发。也可用氨丙啉,添加在饲料中,250mg/kg饲料,拌均喂给。禁止同时喂给维生素B1。
  6.2 可用灭滴灵(甲硝唑)和氨苄西林混合饮水,灭滴灵100g/L水,氨苄西林50g/L水,上、下午各1次,饮水前停水1h,要求2h饮完,每天2次,连用5~7d。
  6.3 采用电解多维227g加水150L、0.1%维生素C、维生素K3 30mg/L水、鱼肝油1500IU,混合均匀,在饮上述药液之外的时间饮用,连用5~7d,对肠道的止血和修复肠粘膜,将起到良好作用。
  6.4 用0.3%百毒杀每天消毒1次,用药5d后,要对鸡进行1次限饲,以防暴饮暴食加重肠道消化负担,再次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给药后3d,将舍内的粪便彻底清除,运往远离鸡舍500m以外地方堆积发酵做无害化处理。
  6.5 在鸡的饲料中加入3%红酒酵母多糖(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抑制肠道的有害菌群,继发有益菌群的作用,连用两周,原饲料配方不变,效果非常好。
  用药3d后病情有所好转,第7d后停止死亡,鸡群血便消失,腹泻停止,10d后采食量、精神恢复正常,鸡群已痊愈。
  7 小结
  7.1 球虫病尤其小肠球虫,多以毒害艾美耳球虫危害性较大,发病季节多与气温、雨量、潮湿、卫生等有关。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在球虫病易发季节,做好预防工作,投给抗球虫药物,可避免本病的发生。小肠球虫感染通常表现为消化障碍,营养不良,抗病力下降和电解质紊乱。病鸡出现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症状,通常也有一定的死亡率,如果再和魏氏梭菌感染,则死亡率增高。
  7.2 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多发生在2~6周龄,是厌氧A或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污染的鸡舍垫料和饲料是坏死性肠炎暴发的主要原因,地面潮湿、阴雨、常时间不清除粪便、高蛋白饲料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所以本病的发病率高,尤其是在感染球虫病时往往继发感染该病。
  7.3 在治疗中,要采取多种对症疗法,要在饲料中添加红酒酵母多糖,可起到恢复受损的肠道,继发有益菌群。维生素A可参与上皮细胞的修复作用。维生素K3可起到迅速止血作用,可迅速控制病情,减少该病对三黄鸡的危害。
  7.4 在投药后鸡群很快增料,多数养鸡户不加限制的加料,此时,肠道还没有得到完全修复,很容易造成消化障碍,出现暂时的康复后几天,又再出现腹泻症状,甚至会致病情复发。
其他文献
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产后3天大出血,经当地医院交叉配型后,一次性输入其丈夫全血300 ml.其丈夫患有寻常性银屑病,病史10年,无家族发病史.输血后3月,患者全身出现绿豆大小
目的 分析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的收集5例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梅毒有死胎、肝脾肿大、皮肤及
<正> STAR打印机作为目前市场占有率很高的机种,已经为用户所熟悉。在经过一个时期的使用后,有些打印机难免会出现故障,有的故障没有专业知识与专业工具是很难排除的,但也有
<正> 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中有一个热门话题——网络就是计算机。这一由SUN公司早在十年前提出的口号,已没有人认为是无稽之谈了。Internet(国际互联网)的建设如雨后春笋,在五
1 临床资料 40例均为40~75岁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病程1~18月;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病程1~6个月.
目的探讨CD44v6与外阴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外阴正常皮肤、外阴白色病变、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CD44v6进行检测.结果
2020年1月,日本政府举行第28次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审议通过了《强化研究能力和支持青年研究人员综合措施计划》,旨在使研究人员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计划措施包括:提升大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一)情况经过李洲(化名)是J研究所研究组副组长,研究员,中共党员。2018年1月,J研究所纪委收到群众举报,反映李洲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动物的入
目的 为提高AIDS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HIV抗体检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金标法)测定血清中的HIV抗
一、问题提出我国现有加油站超过10万座,而许多加油站使用单层钢制油罐。单层钢制油罐常年埋设于地下,受到地下潮气侵蚀易发生腐蚀,存在巨大的渗漏风险。一旦发生渗漏,不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