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浙江在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如何基于管理精准化对教师培训管理平台进行改造,通过完善教师信息、准确设置项目、精准推送班期、构建机构门户、综合运用数据等手段,统一构建了分层分类的教师体系,准确实现了各类培训项目的分层分类,有效支持了教师精准选择培训项目,有序推进教师准确选择培训机构,有力引导了培训机构按需开设项目,保证了新一轮全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最后还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管理精准化;教师培训;专业发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9-0046-04
  为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1],浙江省从2011年起全面实施了以“教师自主选课、机构充分竞争、经费有力保障、管理規范有序”为特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对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助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制度推进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全省统一的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充当了非常关键角色,给教师培训提供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从而保障了教师能够享受到差异化的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最大化发挥培训资源效能[2]。
  一、背景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深入实施,一些新问题逐渐显现,如教师选择培训项目的盲目性、培训内容对专业发展的有效性、项目设计对不同教师的针对性等等,2016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各教育阶段的学分结构指南,启动了新一轮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制度改革,因此,需要对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做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需要。
  二、研究重点
  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改革,是对我省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旨在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以分层、分类施训思想为指导,以保证教师选择权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3],以破解教师选择培训项目的盲目性、培训内容对专业发展的有效性、项目设计对不同教师的针对性等重点、难点问题。
  本次平台完善的核心是管理精准化,因此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如何更加精准地对受训对象进行分层分类,对培训项目进行分层分类,帮助培训机构精准设计培训项目,帮助教师精准选择培训项目,管理精准化也是落实《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深化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推动教育精准管理”[4]的需要。
  三、具体实现方式
  为实现精准化管理,主要对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做以下调整。
  1.完善教师信息,为分层分类提供基础
  对教师基本信息做进一步完善,增加“教师层次”、“任教学段”、“任教学科”等必填项;根据《中小学校长分层培训学分结构指南》要求,对“行政职务”为副校级、校级的教师,增加维护“校长层次”的要求(如图1所示)。
  为确保全省各类学校能按照整体部署要求及时更新教师基本信息,为分层分类提供基础,对学校用户登录平台时提示其需要更新本校教师基本信息(如图2所示);同时在教师用户在线选课时,若所在学校尚未完成基本信息更新,限制正常选课并提醒联系本校管理员更新信息。通过上述功能的约束,确保了全省所有学校均能按要求及时完成本校教师的基本信息更新。
  2.准确项目设置,提高培训项目针对性
  在培训项目设置时,增加相关信息项以支持项目的分层、分级,如增加“培训层次”,包括初级、中级、高级;增加“培训领域”,以幼儿园阶段为例,包括职业道德与法规、保教知识与方法、幼儿发展与教育、保教策略与艺术、保教反思与研究、教育改革与素养、其他领域等6类;增加“修读方式”,包括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增加“项目(课程)类别”,包括:一般自主选课类、教师道德与法规类、其他领域类、网络培训、企业实践等;增加“培训维度”,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如图3所示)。
  为方便培训机构精准设置项目,通过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各项目信息间的关系,如通过“面向学段”关联“面向学科”及“培训领域”,若选择“面向学段”为小学,则“面向学科”下仅显示小学学科(如小学语学、小学数学等),“培训领域”下仅显示小学结构指南中内容;通过“面向学段”、“培训层次”和“培训领域”关联“修读方式”和“培训维度”,如“面向学段”为幼儿园,“培训层次”为初级,“培训领域”为课程内容与教法,则“修读方式”可选择限定选修或任意选修(因“修读方式”为限定选修的,基础学分必须在90學分含以上),“培训维度”自动生成专业知识
其他文献
“图式”一词,相信你我都不陌生,但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这个专业术语似乎只存在于书本上,只停留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在与儿童的相处中,我几乎很少想到“图式”,没有想过观察分析儿童行为中蕴含的“图式”。  直到我看到这本书——《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式——图式背后的秘密》(【英】Stella Louis, Clare Beswick, Sally Featherstone等著,张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在我国已开展多年,无论是对于国家监督管理幼儿园,还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饱受诟病。如何改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已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目前在国际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和其他领域中,第三方评估得到大力推广,其独有的优势或许可以为突破现有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困境提供新的契机。  第三方评估的兴起及内涵  来自国际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的新经验  从国际幼
摘 要: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驶入了快车道,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我国将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各项工作将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展开。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来说,“十三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既是深入发展期,又是创新试验期,要在做好推广普及的基础上,推动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十三五;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 要: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是“三通二平台”的建设,大连市在此基础上,根据大连市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三通一平台”的三年建设计划,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合二为一,建设“大连智慧教育平台”。本文从项目背景和项目实施两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在“大连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平台;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一、现状与问题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改革尝试,信息化已然成为高校在行政管理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有力推手,逐步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主要依托手段之一。在数字校园时代,学校利用IT技术手段集中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电子化、流程网络化,提高了校务服务和管理的效率,促进了教学科研的进展。  这些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一直致力于各类
摘 要:随着IP网络的发展及普及,IP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Voice over IP(VoIP)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它是利用IP网络进行实时的语音传输,具有所需带宽小、资源利用率高、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全球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在广域网上应用,对于已有的企业局域网用户来讲,也可以利用它来实现PC到PC的电话,这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积极进行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该篇论文就新形式下如何开展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展开论述,基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的一项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网上招生平台”展开实践,从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开展办公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 办公自动化 网站建设 .NET  中图分类
摘 要:区域教育信息化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本文以闵行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例,分析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顶层设计;区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基础设施投入阶段,主要以网络基
摘 要:我们常用的原始分数,进行横向比较的成绩分析存在很多弊端,增值性评价是今后评价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某寄宿制中学七年级为例,应用经典S-P表评价理论,在同时考虑学生层面和班级层面的基础上,使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多层线性分析技术,建立了寄宿制中学语文和数学分析模型,并计算出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实际净增值,为评判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教育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有效化。  关键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环境对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机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根据高校新生特点,搭建入学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破传统入学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行“在线学习 在线考试”教育模式,提高新生入学教育效率,引导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关键词:入学教育;高校新生;网络信息平台;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