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例1】居民饭量变小
  江苏省居民的口粮直接消费正不断下降,农村年人均口粮消费,由1978年的568斤,下降到去年的506斤,降幅为11%;城镇居民由443斤/人,下降到213斤/人,降幅为52%。
  目前,城镇居民由于收入增加,副食品消费相对较多,更讲究营养结构,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支出,饭量明显变小。而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已从追求细粮,发展到注重粮食消费的粗细搭配,粗粮越来越受欢迎。
  点评: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称为恩格尔系数。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发现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作判断居民消费水平的一项指标。国际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系数提出划分不同贫富程度的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居民饭量变小表明现象
  从口粮直接消费正不断下降,表明主食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这一方面得益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副食品消费相对较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更,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支出,而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已从追求细粮,发展到注重粮食消费的粗细搭配,粗粮越来越受欢迎。居民生活消费需求逐渐从低水平的温饱向高层次的小康、富裕型、健康型转变。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逐步更新,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二、居民饭量变小原因分析
  1、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幅度,商品市场的商品质量和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为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副食品的种类、花样繁多,副食品的消费增加。
  2、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消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得到解决,农产品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使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国家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另外,国家提高公职人员的工资也对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提供了保障。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为副食品消费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基础。
  3、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讲究营养结构,注重粮食消费的粗细搭配,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三、建议
  消费与收入是紧密相关的,只有不断致力发展,广开就业门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才能确保市场消费稳定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拓展消费领域,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典例2】“多此一举”中有商机
  在山东诸城刘家村镇,有一对加工水饺的年轻夫妇。他们的生意不温不火。
  有一次加工水饺,他们偶然发现水饺底部有一些美观的花纹。原来,这是盛放饺子的器皿无意中印上的。他们专门请人设计制作了一套模具,以福、禄、寿、喜分成四大系列,顾客可以根据需要挑选。
  这对颇有经营头脑的年轻夫妇,还为“吉祥”水饺注册了商标。这种“吉祥”水饺一经推出,大受客户的欢迎,不仅在当地畅销,还吸引了青岛等地的一些客商。一时间,这家水饺加工店的生意火爆异常,产品供不应求。
  由于“离婚大军”日益壮大,德国诞生了第一份离婚杂志——《玫瑰战争》,每期集中讨论一个话题。《玫瑰战争》关注和离婚有关的一切事情。杂志的创办者迈克·纽玛恩和玛瑞恩表示,之所以出版这样的杂志,是因为德国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点评:看似“多此一举”,却蕴涵了无限商机,作为个人和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应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吉祥水饺”和离婚杂志这两样产品都顺应了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顾客的心理需要,从而打开销路,获得了商机。
  【典例3】“停电半小时 ”的反思
  一家房地产公司向社会公开招聘3名电工技师,月薪3000元,还有不错的福利,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应聘。
  这次招聘没有笔试,只有面试,要求所有应聘者到公司大会议室集中。参加竟聘的有28个人,符合条件的最后只剩下了8个人。在等待公司副总做出最后决定时,突然停电了,8个人坐等了半小时后,主管告知他们别来了,这8个人不明所以,主管叹了一口气,说:“停电是最后一道考题,作为电工技师,你们竟然坐着等了半个小时。”
  点评:符合应聘条件的8个人都失去了机会,主管的哀叹不得不让我们反思:21世纪的劳动者应该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适应能力更强的全面人才,人才首先应该是人,然后成才,应德才兼备。遵守职业道德是每个劳动者基本的道德准则。它可以促进人们形成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鼓励人们积极钻研本职业务和技术;约束人们服从本职业的规范和秩序;鼓舞人们团结协作,争取集体的荣誉。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特定的道德品质。作为电工技师,停电就是任务、就是命令、就是工作,刻不容缓,多停一分钟就意味着损失和意外,容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而8个人竟然坐着等了半个小时,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哪里?
  (陕西省洋县中学)
其他文献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能够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更能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为使学生更好的学好这一门课程,这一任务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历史教师的身上。  但是,近年来,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导致了教学的封闭性,忽视各项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这些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素质教育
期刊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相对其它学科而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显得较为被动,对数学阅读普遍缺乏兴趣。新课标也提出: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一切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相关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阅读的概念  从宏观的角度看,数
期刊
中学数学的概念是贯穿中学阶段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深刻理解并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概念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懂概念中内涵和外延,还要使学生领悟蕴藏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基本解题技能,要通过概念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乃至数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教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往往是由概念到定理,法则再到例题的三步曲,这在一
期刊
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因为英语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全球通用语言,每年最出科研成果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英国,因为他们的母语就是英语,他们的科研人员可以方便直接地阅读全球最新的科技论文,直接从中受益。但是对于我们,却是不得不拿出很多很多的精力来面对英语学习的问题。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平均智商 93%的中国人却怎么也学不好平均智商只有83%的美国人使用的英语。  为什么我们的英语总是学不好?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不对
期刊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创设语文学习和谐环境  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要注重这一方面的探究,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学生感受到尊重。长期以来的应试理念,让教师以及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成绩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标准,许多教师对待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是笑脸相迎,对待学困生则是不闻不问,甚至讽刺挖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语文
期刊
一、全力夯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  目前高考数学试卷,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份量,即使是创新题或能力题也是建立在双基之上,只有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巩固双基,才能占领高考阵地。  教材是精品,把握了教材,也就切中了要害。不仅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更要关注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要全面把握知识体系,保证:⑴不掌握不放过。对照《考试说明》,确定考试范围,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学习过程才会顺利的进行.小学教育是最关键的时期,小学是教育的入门,也是打好基础的最好时期.据有关专家调查,好多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数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否学好数学至关重要.我们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明确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在
期刊
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一规定把听说能力培养从原教学大纲的第二层次地位转变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上。从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变化中能看出“淡化语法”教学的趋势。多年来在时尚的外语教学法中,出现了一种不学语法也可以学好外语的论点。同时,随着近年来大学英
期刊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
期刊
一、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纸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生物知识和敏感具体的生物问题,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生物知识。让学生课外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生物信息。这不仅是生物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