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课外阅读是“大语文”观念的延伸。课外阅读可拓宽中职生的视野,熏陶他们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格。但受高考和学生心智等问题影响,目前中职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本文旨在探索课外如何通过有限办法和途径,以提高学生语文的表达水平,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对当前的语文课外阅读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课外阅读; 误区;对策
  阅读是现在学生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或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或是方法不对。因此,阅读应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等具体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才能充分显效。
  一、中职生课外阅读方面的误区
  (一)教师放任自流、学生阅读漫无目的型。
  对于中职生课外阅读,教师往往放任自流,忽视和淡化了其具体的指导,学生凭兴趣遨游书海,久而久之,必然因“偏食”而形成“颇具个性”的读书嗜趣。中职生是一批“特殊的人群”,他们是中考的“失落者”,其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很不成熟,看语文作品,难免“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如偏爱古典诗词的学生,就以为古诗词以外别无书读;热衷钻研文言散文作品的学生,对现代文一类的东西往往不屑一顾;港台及内地的某一类文章读多了,部分学生就认为文章不绮丽,不柔情,不浪漫就不够味。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几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根本就不喜欢语文,有些学生根本不做读书笔记;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的多是些古典诗词,因为高考涉及到一些古典诗词;有些学生看的是言情和武打小说,读书笔记尽是些绮丽柔情的支言片语;还有一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取的大多是些险僻的词句;有些学生摘抄的都是一些名家的警句——学生如此进行课外阅读,仅在课堂测试里边,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来。比如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一些类似的反映:对文言语段的阅读感觉还可以,对现代文语段的阅读却没有把握;写起叙事性的文章来还比较顺手,写起议论文来却无所适从,如此等等。
  (二)因“涉奇”而形成“阅读误区”型。
  “涉奇猎异”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尤其是中职生,阅历浅,求知欲旺盛,“涉奇心理”更加突出。具体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唯奇是取”,余者不顾。比如读长篇小说,一些学生一般只追求离奇的情节;对经典文章,提不起兴趣,对言情、诡异、穿越类、武打类等题材趋之若鹜;读报纸杂志,总是对林林总总的奇谈怪论感兴趣。
  (三)浅阅读型。
  “浅阅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近日,作家王蒙在上海图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论坛上谈到网络阅读时指出:“网络时代让我们的阅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阅读变得过分轻松、方便时,我有一个担忧:浅层的浏览会不会从此代替专心致志、费点劲儿的思考,久而久之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如此一来,阅读会不会变为表层浏览、浅层思维,人们看似夸夸其谈、无所不知,事实上却缺乏深入的、系统的、一贯的思考。”
  王蒙所指出的“浅阅读现象”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兴起,使以往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人们的阅读变成了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往往前一个热点话题刚刚兴起,就被接踵而至的新话题所取代,网民的兴趣点在页面之间来回跳跃,思维不再连贯,思考不再深入,在追新逐异中使思想应有的“深入、深刻、深度”成为牺牲品。有人因此调侃,网络使“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道分子”。
  这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的图书阅读有本质区别,后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章节之间靠平行、递进等逻辑关系排列。读书尤其是读比较艰深的作品,需要读者投入全部注意力,一遍不懂,还可以回过头去重看。而网络阅读的跳跃性使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变得困难重重——因为不断有新的东西在吸引你的眼球。
  现在的学生看似知识面很广博,但厚度和深度却值得商榷。我们倡导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语文教育,除了具备工具性的特征之外,更重要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长此以往,浅阅读对中职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多大的帮助,中职生写议论文,审题不准确、论点不鲜明、论据不典型、论证不严密、语言表达不流畅等现象,与浅阅读的大行其道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四)求速度的功利性误区。
  “求速”,是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找到一条提高语文能力的捷径,以期“学以致用”、“现炒现卖”的一种表现。有些学生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学生写作范文”一类的文章也读了不少,可是写起作文来,还是一片茫然。我们发现在平时的作文训练或考试中,有些学生竟将所谓的“范文”照搬或“移植”。这类情况显示,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种“贪便求速”的心理,试图取那些“优秀作文”的“现成之长”来填补自己的“眼前之短”。于是就有一些学生竟像清朝的童生读“八股文”一样,捧着《作文范文选编》之类的书籍如获至宝,不管是与不是,硬是横念倒背,朝夕揣摩,而对其他优秀作品则视而不见,不予理睬。有些学生参加社会上鼓吹能快速作文的培训班,对各种所谓的作文“秘笈”顶礼膜拜。步入这一阅读误区的学生,写起记叙文来就只见“故事”而不见“人物”。写起议论文来几乎每篇都只是填充一些司空见惯的例证。古人说,欲速则不达。部分学生通过背几段“妙文佳句”,或者眼光只盯在一些“同龄人”的“佳作”上,来模仿套用程式,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作文越写越别扭,越写越空洞。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他的阅读史”叶圣陶说,“学习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人的文化气质。既要阅读对于中职生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和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提供如下对策,以前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寻找课外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二、对策   (一)教师应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茫茫书海,学生要自主阅读通常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想要通过这样的阅读取得一定成效也是有难度的。课外书籍浩如烟海,要怎样去选择,学生不太会去选择,不能有效地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指导。教师在通常新学年或新学期开始阅读课之前一定要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和“干预”。一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二是阅读内容的选择。例如方法指导就是很重要的环节。读法教学的意义,系根据一系列的目标、目的、循最经济的途径,助成读解文章的能力。”这些论述都明确指出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限于教学生去读解一篇篇范文,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多种适合目的的读书方法,从而使学生学而有法,学而得法,达到生动、主动地学的境界。如在阅读课里,可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可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如《读者》之类的刊物作为消遣性阅读。像《红楼梦》《悲惨世界》可作为理解性阅读等等,会读书方法就可以使学生乐于读、便于读。
  (二)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研究任务,进行主动学习的一个课外任务。这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整理撰写文章等一系列的过程,而这也是做、学问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林冲风雪山神庙之后》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项课后任务:撰写关于《水浒传》的启示,要求1500字以上,可查资料。男生去选择其中的主要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女生写关于其中主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对比,可写她们的爱情观、人生观,也可写她们的人生悲剧性。也许学生们会觉得有些难了,但在个过程中,他们学会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撰写文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正确的方法,这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以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以达到互相促进,启发为目的。牛顿曾说:“一个苹果给他人,仍然是一个苹果,一个思想跟他人交流,就变成了两个思想。”交流这种课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主动能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充分体现学生主动生动地学的特色。学生的学习个性也在交流中得到尊重,因为我们每个人应该根据个人的经验爱好、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选择自己的读物,而交流课正是让学生展现个人个性的舞台。交流课形式多样,如辩论、朗诵会、书评会,练笔交流、演讲专题讨论会等等。例如李清照和柳永,同是婉约派的词人,笔者先让学生阅读作品,然后让他们拟写两者之间的异同。第二步就是让他们在阅读课上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而其他学生也从发言的学生身上得到了启发。交流课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兴趣更使阅读效果更好更全面,使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人,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成果。
  (四)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去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这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推荐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获得知识为目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结,而是语文教学的开始。一方面,作为教师完全有责任主动地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但是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不同作家作品进行推荐,推荐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让学生推荐自己所看的书,使学生形成相互激励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群体阅读从众倾向得以强化。例如,笔者根据导游专业的实际情况,给他们介绍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等,学生通过阅读散文和小说,不但了解了景点知识,而且提高了欣赏水平。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成为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助推器”。我们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碧卿.中职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
  [2]王思红.学会阅读[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3).
  [3]沈静.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J].语文教学通讯,2004,(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其他文献
我院从1991年开始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八五”期间有内经、伤寒论、针灸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中药鉴定学为院级重点学科:进入“九五”期间增加中医内科学、中医骨
对矿产资源定级定价,确认整体价值进入产权市场,是深化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它使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法定所有权真正在经济上得到体现,有利于改变地质勘探费拨款体制,有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纷繁复杂,国际消费侵权纠纷成比例递增.处于经济弱势地位的国际消费者,只能选择最有利于保护自己利益的国家的法律来抗衡侵权
目前,全国已有包括我院在内的18所院校开设了中医护理本科教育,如何完善中医护理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笔者在总结十四年中医护理专科教育经验的
内插法求解IRR敏感性分析存在三个不足之处:计算量繁琐、作图不严谨和缺乏可靠的评价标准.在诸因素变动幅度不大的条件下,代之以全微分法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为此,推出了全微分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两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国政府均从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在积极寻求对策。以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为代
发展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与我国西南的广西、云南两省区边境地区陆地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广西、云南两省区可利用毗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2012年11月26日,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12—2020年)》正式发布。这一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我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