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ing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本身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教学不是一个生搬硬套的过程,应该随机应变,以更加“亲民”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解。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一些个人经历,对目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添砖增瓦,推动其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既是语文素养极为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写作、口语交际等学习任务的基础。在词典中关于阅读的定义就是“通过读书、报等文化载体来领会其内容”。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行为既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获得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审视世界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阅读是一项在教育事业中伟大的工程,教师要明白阅读教学绝对不仅仅是单单带领学生理解那些字词怎么读、怎么写的过程,而主要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文字背后的人文精神以及发展规律,正所谓“知晓文字而后知万物”,这才是读书的本意。此外,阅读教学也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即学生要主动求知、主动思索,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那么关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有哪些呢?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重点把握不清
  目前我国将小学六年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至2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3至4年级以阅读为主,5至6年级以写作为主,每个阶段的任务不同,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重点把握不清,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同样这也是教师经验不足的具体表现。如在《触摸春天》一课中,描写盲人心中同样“多姿多彩”的春天。许多老师重点以让学生理解盲人春天的多姿多彩为主,但是教学大纲有没有要求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有待商榷。
  (二)教学方式不正确
  据了解,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即重视生字、词语、句子的生硬解释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的把握,没有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未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训练。并且部分教学过程中,仍然偏爱“优等生”,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鲜少投入精力,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三)课件使用不当
  科技推动发展,近年来计算机发展迅速,教师们也受益颇多,在许多科技发达地区,大量教师已经舍弃了传统的板书教学,采用PPT课件、视频等方式,在电子技术的帮助下,化抽象为具体,课堂效率稳步提高,但是部分教师过度依靠电子设备教学,常出现PPT一闪而过的现象,教学进度较快,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醒重点课程,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进程,否则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结果会适得其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阅读,沉浸阅读情境
  阅读的速度够不够快,是不是流利,与阅读是否充分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以成人的视角来看是浅显易懂的,但对学生来说必然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去领悟理解然后消化吸收,否则无法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但正如上文所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越俎代庖,只是让学生“读”,而忽视了让学生“悟”,学生看似能够流利地阅读课文,心里却根本没有产生相应的感受,没有进入到课文所营造的情境中去,这种做法与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背道而驰。
  例如,在教授《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课程时,课文内容其实非常丰富,描述了一个很多小学生都没有见过的学校场景,新鲜有趣。只有“读”进去,学生才能领悟其中的妙处,感受到课文中那所学校独特的美。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能够细细品味。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等教具,让学生欣赏图片配合阅读,用心去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学生沉浸进去之后所获得的感受,是简单阅读所远远不能相比的。
  (二)小组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有句话叫做“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读者在阅读时会因为个人性格、经验等因素,产生不同的视角和感受。很多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不论什么样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收获。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会有太过深奥的文学作品,但不代表其意义就是唯一的,学生的理解也会出现彼此差异。教师不妨采用小组阅读的方式,给学生互相交流争论的机会,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发散其思维,从而促进对课文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堂课时,这篇课文的描写非常细腻,带有很浓郁的感情色彩,学生的感受会因为性格或经历上的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比如感情比较细腻的学生,会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快乐;而对色彩敏感的学生,则会在头脑中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观察结论,对这两类学生进行交叉分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彼此启发。
  (三)课外阅读,加强教师指导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课外阅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方向和接受程度,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但也不能完全放弃教师的指导责任。课外阅读的对象往往是整本书,其内容深度比课文更高,学生会遇到更多的困惑。教师指导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惑,让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够比较顺畅的进行下去,不会因为太过困难半途而废。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把课外阅读与小组阅读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尽可能提升课外阅读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童话、科普等不同类型的儿童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同时规定,每过一段时间学生要交一篇读书体会,内容包括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但是不用对字数做出硬性规定。或者抽出一些时间,组织阅读分享会,把学生根据阅读对象分成小组,让大家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在学生发生争论的时候,教师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帮他们分析,实现阅读成果的升华。
  综上所述,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让学生诵读课文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方式完全没有发挥出阅读教学应有的效果。等到发现学生因为阅读能力不过关而读不懂文字、只能人云亦云的时候,为时已晚,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补足基础。希望广大同仁能够从为学生未来健康成长负责的角度出发,扭转教学理念,创新策略方法,努力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永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7(24):76.
  [2]高惠彦.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12):62-65.
  江蘇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仁恒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活动不断深入,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变趋势已不可阻挡,在此背景下,实际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工作时,各任课教师就需融入科学新理念,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探索研究活动,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写作实践中的多元问题,并进行深一步针对性研究。与此同时,各小学语文教师还需在教学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慢慢总结优秀经验。最后,教师们就可以借多元科学策略优化写作教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生物学概念是构成生物学教材各章节的基本骨架,是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概念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才能逐步形成共同的知识体系,最终掌握知识的运用和形成科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学好、学透高中生物相关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概念;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生物学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写作和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写作教学水平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指导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各方面条件出发,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巧,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在传统写作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标准,进行完善发展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这样教师才可以对于局限的教学空间,进行有效的拓展与提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应该只重视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质量,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本文就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分析,进行讨论与总结,并提出一些指导建议。  
期刊
摘要:生命教育是对生命发展需求的教育供给,是提升人类生命质量的教育。国家鼓励教育者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过程中,着力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现代生命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关注生命,注重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激发与良好认知习惯的培养。就小学阶段而言,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在本质上存在相似性和统一性,从生命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努力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内在生命潜能,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生态度,进一步强化其社会适应
期刊
摘要:在当今新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与引领之下,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学好政治知识,还有助于对学生健全人格、优良品格的塑造。就此,本文主要从情境创设、生活内容、合作学习三方面入手,对学科素养引领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展开相关研究与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学  高中政治理论性知识相对比较多,而且用词抽象、概括,学生们理解和記忆起来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中最基础的课程,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语文不是短期目标,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关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指出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方向,并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训练效果;训练
期刊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体系的起始时期,也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学习的最佳时期。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对于其身心发育与成长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创意实践方面的能力,还能够进一步开发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有利发展。所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在我国现代化的教学进度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开
期刊
摘要:新课改倡导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课堂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如何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地进步与发展,理应成为教学工作者当前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对如何在新课改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这一问题浅谈一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愈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能够遵循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进而能够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因此,本文将就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及改善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前言  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