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的“添加门”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原本不被允许的中草药因一份“备案”而进入王老吉;一种“已有上百年安全饮用历史”的食品面临新的《食品安全法》的考验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但这一次,却该轮到王老吉自己“上火”了。
  5月14日,作为职业策划人的叶征潮在杭州市江干区法院提起诉讼,指王老吉应在包装上标注不适宜人群,并表示多名医生认为他的胃溃疡与饮用王老吉有关联。
  焦点落在王老吉饮料中的一种添加物——“夏枯草”。此事件因而被媒体称为“添加门”。
  与媒体和消费者的强烈反应相对比,王老吉方却几乎未作任何回应。叶征潮发往对方的律师函如石沉大海。“事件发生后,王老吉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给我打过。”叶征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诉讼“暂缓”
  
  其实,在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看来,这次的“添加门”事件并不突兀——
  2003年,被传可预防SARS的凉茶业大为振兴,王老吉也借此良机突飞猛进,年销售额以接近一倍的增幅上涨,在2005年前后,更达到130%的增幅。就在王老吉市场飞速扩大时,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也开始陆续出现。
  2005年4月,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王老吉凉茶含夏枯草为由提起诉讼,法院以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夏枯草有毒副作用等理由驳回。
  
  2007年,重庆市民况力彬饮用王老吉凉茶后出现头晕,也以添加夏枯草违反《食品卫生法》为由将王老吉告上法庭,此次起诉,法院以“夏枯草能否作为凉茶配料不属于审查范围”予以驳回。
  目前,市场上的王老吉饮料有两种包装,红罐王老吉属加多宝集团,绿盒王老吉属广州王老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王老吉商标权归属后者,前者租用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开创了红罐的新包装后,做大做火了王老吉。两个产品内容物完全一致,唯包装不同。
  在这次叶征潮提出诉讼的前几天,5月11日,在卫生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表示,王老吉饮料中部分成分和原料确实不包括在卫生部已经公布的允许食用中药材名单之列。
  权威部门的这一表态让三天后起诉的叶征潮格外有信心赢得官司。但三天后,风向突然逆转。5月14日——也就是叶征潮提起诉讼的这一天,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情况的说明》,认定王老吉添加“夏枯草”是经过备案的。
  卫生部前所未有的快速反应让叶征潮有点蒙了。而本以为“要不了几天就能立案”的叶征潮,也开始接受更多的质疑。他接到很多陌生的电话,电话那端自称“网友”的人质问他“收了王老吉的竞争对手多少钱”。叶征潮接电话接得手都有点发麻,而王老吉方面的电话却始终没有接到。
  与当初的自信相比,5月25日,起诉后第12天,叶征潮给记者拨出电话,初现疲态。他开始格外在意人们对他的胃病与王老吉之间关系的误读:“有个事情要解释一下,我没有说我的胃病是由它(王老吉)导致的,只是说跟它有一定关系,希望你的报道里能说明这一点。”
  也就在这一天,叶征潮第一次获得法院方对其诉讼王老吉的反馈:浙江省高院、杭州中院一起通知他,这个诉讼“暂缓”。
  而王老吉方面,仍未见任何动向。
  
  王老吉的沉默与“第三方”的着急
  
  等待王老吉电话的不只是叶征潮。“添加门”拐点前后,多家媒体试图与“王老吉”取得联系,却都被以各种方式拒绝。5月20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几经拨打终于接通王老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值班电话,办公室一位林姓女士(自称)答应将采访函转交领导,并给出答复。但此后一整个星期,林女士便再无回复,也不再接听值班电话。
  除了王老吉公司值班电话,《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也多次拨打王老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邓倩雯的手机,均无人接听,短信也无回复。
  同时,该集团拒绝记者进入办公大楼。截至记者发稿,王老吉方的回应,仅限于在其官方网站上引用卫生部的《说明》而发的公告。
  “(王老吉)这么大一家公司,他们也有自己的市场考虑,肯定是不会说话的。”张俊修,这个在“王老吉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王老吉的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5月12日,“添加门”第二天,各方反应已如火如荼,生产王老吉饮料的加多宝集团和广州王老吉药业集团却一直沉默。但这天下午,沉默意外地被“第三方”打破——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外媒体聚集。会上,张俊修强调:第一,王老吉添加的夏枯草已于2005年在卫生部备案;第二,因“夏枯草造成胃溃疡病伤害是不可能出现的”。
  因为王老吉生产方的始终沉默,协会的这一做法很快被外界戏谑为“皇帝不急太监急”。但张俊修不这样认为。他说,作为凉茶业的保护人,协会有权主动去保护凉茶,并且都不需要跟企业打招呼。
  “11日下午卫生部刚说有问题,12日上午就开始有退货了。”张俊修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从5月12日上午开始,浙江、上海、大连、成都等多地即有部分超市准备将产品下架,当地的经销商则要求退货。
  退货即意味着资金链的中断,也会导致流动资金出现问题,而王老吉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则有可能一夜崩塌——张俊修这样认为。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各地再无退货,也正因如此,面对“太监急”指责的张俊修说:“在已经出现退货的情况下,时间是论分秒计算的。每秒都会给它(王老吉)带来巨大的损失,可以说我这个新闻发布会扭转了局面。”
  
  “备案”与“鉴定”
  
  当前舆论中,大多将卫生部三天内对王老吉给出的“说明”作为此次事件拐点。有评论直指,5月14日卫生部发布的《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情况的说明》认定夏枯草为合法添加物,不啻于给了王老吉一块免死牌,使其起死回生。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这一文件,“王老吉凉茶是依据《食品卫生法》和《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2005年,广东省卫生厅致函卫生部,通报王老吉传统饮料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同时通报广东省卫生厅已经组织专家对王老吉凉茶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估,提出按照《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将王老吉凉茶备案。”
  对这一备案,当时负责办理备案手续的广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按照程序,备案是由王老吉主动提出申请的。
  卫生监督处工作人员甘萍在四年前负责办理了王老吉的备案。甘萍回忆:2005年前后,时任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的邓峰多次在卫生部的工作会议上提到,对于王老吉饮料中的夏枯草等中草药,开始不断出现消费者投诉现象。
  “王老吉不胜其烦,就提出了这个申请,我们就按照程序,随机抽选专家进行鉴定,提交备案材料。”甘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一再强调,省卫生厅是严格按照备案程序来向卫生部里提交的申请。至于夏枯草等中草药的鉴定结果,是由专家组得出,并未受到政府机构的干涉。
  广东省卫生厅提供的一份专家名单上清楚显示,当时共有九名专家参与“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王老吉凉茶’食用安全性专家论证会”,其中五位来自省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省卫生厅所辖单位;另四位专家,则分别来自两所大学、一家中医研究所和一家中医院。
  在省卫生厅提供的专家论证结果中,由专家组两位组长签名的“食用安全性专家论证意见”显示,对王老吉的食用安全性论证基于三方面:广东省历史文献、实验、生产现场的考察。
  而对于这三方面中最为关键和复杂的实验方面,此份文件并未详述,只表示实验由广东省卫生检验机构及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完成,给出了一份产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和一份人体试食实验观察报告。
  
  备案,独此一家
  
  在这份举足轻重的专家论证结果中,专家组给出四条意见:一、王老吉一百七十多年的饮用历史中未见不良反应及记录;二、加多宝王老吉保持了传统配方、采用了先进生产技术,产品经省疾控中心检验符合卫生标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及人体试食实验证明食用安全;三、王老吉凉茶作为在广东超过30年历史的传统食品,食用安全;四、在岭南地区群众的膳食习惯中,夏枯草、鸡蛋花、凉粉草(仙草)属于传统的食品或原料。
  对于至关重要的实验步骤与结果,时任专家组成员之一的广东省疾控中心毒理研究所所长黄俊明向《中国新闻周刊》作了介绍。
  
  “在上次的专家论证会之前,我们已对加多宝集团的红罐王老吉产品的浓缩液做过动物实验,按照保健食品申报的要求做毒理试验。” 黄俊明说,他们按照国家标准GB15193的试验方法,将凉茶浓缩,按照厂家的推荐服用量设计,给实验鼠喂食相当于一个成人60公斤体重的比例乘以100~300倍的量,然后观察三个方面的指标:动物的一般情况,观察动物一般表现、行为、生长、外观变化;临床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脂、血糖、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血液学变化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以及动物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等;还做了致畸试验、致突变试验等测试。
  “最终的结果是:没有观察到动物有明显的异常反应。”黄俊明说。
  最近他们又对加多宝集团的红罐王老吉和广州王老吉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绿盒王老吉都做了三阶段的动物毒理实验,主要对王老吉凉茶浸膏,同时分别对王老吉中添加的6种草药成分提取的浸膏,再次做了试验。除甘草和菊花浸膏之外,其他成分目前都已经做完。同样按照国家标准GB15193的试验方法进行,经三个月的实验周期,同时还做了致畸和致突变等试验。“没有发现实验结果有明显异常的情况”,包括广受质疑的夏枯草。
  至于此前其他一些研究发现夏枯草的问题(见《凉茶:喝,还是不喝?》),黄俊明表示,夏枯草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他们没有做过研究;对于其他研究中所发现的肝毒性,他认为可能是夏枯草提取物试验用量大等不同的原因所导致。
  关于专家组论证“意见”第三条中的“30年历史”,甘萍特别提到,根据《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不宣传疗效并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品种,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卫生部备案,可以销售。
  甘萍说,也因为这一年限限制,广东省现有的同类饮料中,少有与王老吉一样具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的定型包装食品。因此,目前并无第二家企业和王老吉一样对产品中的添加成分进行备案。
  根据专家组的四条鉴定结果,2005年4月25日,卫生部监督发[2005]169号文件批复:准许卫生厅将王老吉凉茶向卫生部备案。
  这一备案,在四年后被翻出来,彻底扭转了“添加门”中的舆论趋势。但对于该“备案”的有力性,有人在网络上发文章指出:“备案应该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开放程序,只存在接受备案和不接受备案的说法,而接受与否应该取决于备案所需的文件材料是否合规,是一种低限制度的实体后置审查制度。但‘批准使用’是另外一种制度,是高限制度的实体前置审查制度,未经批准是不能使用的。现在把两种制度混为一谈,不利于依法行政,也不利于说清问题、分清责任。”
  
  “上百年”面临“安全法”考验
  
  在《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中,王老吉中的夏枯草等中草药成分,因为拥有“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而得以合法销售。但这部颁布于22年前的管理办法,即将随着6月1日的到来而宣告失效。
  6月1日,《食品安全法》将开始执行。这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里程碑式的法律明确指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布。”而违反此规定添加药品的,则将被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添加门”中的夏枯草等中草药,则正好不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以下简称此名单为“目录”)中。新的《食品安全法》对目录制定者进一步明确,从而排除了“30年以上连续生产历史”等其他自由裁量空间。
  在5月11日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除了说明王老吉中的夏枯草等成分不在现行目录的87种物品之中,严卫星还表示,卫生部正在组织清理在食品中添加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会组织专家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对目录作出进一步更新。
  对此说法,听者反应不一。张俊修说:这意味着目录将增添许多新的物品,而王老吉这种已有上百年“安全饮用”历史的食品,显然不应该因为一个不完全的目录而被排除在“安全”之外。
  而另一些媒体报道却谨慎猜测:2008年,王老吉的销售额达到了140亿元人民币,位列罐装饮料榜首。6月1日后,按《食品安全法》规定,王老吉若被认定违法,将面临一张巨额罚单。
  叶征潮说,最近他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支持,要求王老吉在包装上注明不适人群如孕妇、经期女性、儿童、“体虚胃寒”者。但加多宝王老吉公司无意应允。14日的拐点之后,该公司通过网站“声明书”表示,罐装王老吉包装标识都是经过国家认可的,没有必要做出加注警示标识的修改。目前,王老吉的盒装、罐装两种包装上,醒目位置还分别注明“老少咸宜”“人民大会堂宴会用凉茶饮品”等字样。
  而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产品中的夏枯草到底有毒无毒”这一问题,王老吉至今仍未表态。
  在5月11日卫生部表示夏枯草不属允许食用的中药材后,两年前对王老吉的起诉被驳回的重庆市民况力彬表示,他将再度提起申诉,并决心把官司打到底。职业打假人刘殿林更准备在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生效当天,再次起诉王老吉。
其他文献
《欲望都市》里有这么一句台词,“当我拥有Birkin的那一天,就是我真正出人头地的一刻。”在中国,这种宽泛的虚荣被加倍放大。    继纽约、巴黎、香港、伦敦和悉尼这五大奢侈品圣地之后,中国正成为奢侈品王国的另一片乐土。贝恩咨询公司的报告预计,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未来5年将达到20%—35%的年增长速度;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  2010年,是各大奢侈品品
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固体饮料大概分为咖啡、奶茶、巧克力奶类,果汁速溶品类,杏仁、核桃、藕、莲子等食物磨粉类,燕麦以及相关产品类,豆浆类,茶类、花粉类等。每种产品(除茶)的
刚闭幕的2011年上海国际游艇展吸引了70个国家与地区的参观者。观众人数首次突破2万、4天内仅船艇类交易额就首次超越10亿元。新富豪们争相加入超大型游艇主人的行列,私人订
文化,特别是共同文化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文化是东亚地区的标志性文化,是该地区许多国家的文化源泉,是形成东亚意识的文化基础,是东亚区别于西方文明的重
世界钢笔市场曾是“派克笔”的天下,由于派克公司生产钢笔当时最负盛誉,又有新“自来水笔”推出,所以该公司发展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高峰期。就在这时,匈牙利人拜罗兄弟发
被公认为最懂设计的CEO乔布斯虽刚过世,但他旗下设计团队创造的那充满禅意的产品,却留了下来,随着时间沉淀而更被人传诵。特别是他自1997年重回苹果之后所推出的i系列作品。  把设计细分来看,可从“颜色”(color)、“材质”(material)、“界面”(interface)和“造型”(shape)等四方面进一步探究,i系列作品一贯体现了“简单”(simple)、“直觉”(intuitive)、
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法院文化建设氛围,引领全体干警树立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法律至上的价值理念,养成文明廉洁的行为规范,创设便民高
韩国时尚元素对中国消费市场将产生多大影响?中国服装品牌如何才能真正走向国际?不断创新的北京新世纪服装商贸城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How will the Korean fashion elem
全球性韩方化妆品品牌—雪花秀(Sulwhasoo)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在奏响中国市场的“大型弦乐”之前,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将“雪花秀SPA尊享体验”这一体现品牌精神的高端SPA服务安
在利比亚的黎波里南部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被巨大的沙丘包围的沙拉拉油田正陷入关闭状态。它是利比亚最大的油田之一,日产优质原油30万桶。这些石油经过一条长 On the e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