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写柳之妙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阵风,就把春色洒满人间。踏青郊外,举目江南,到处是芳草葱茏,桃红柳绿,油菜花黄麦苗青。自古以来,百花盛开,柳枝绽芽,便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成了春天的标志。唐诗中有着对各种树木的描写,但其中写得最多的,恐怕要数杨柳树了。除了大量的咏柳之作,仅到处传唱的歌曲就有《杨柳枝词》《柳枝词》《折杨柳》等,即使唐代流传最广的《渭城曲》,也有着对柳树的描写。
  唐代诗人对柳情有独钟,绝非偶然。唐承汉俗,送别亲友时喜折取柳条赠与离人,以寄相思幽怨之情,故古曲笛音《折杨柳》在初盛唐时仍有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是指的“折杨柳”。而唐人之所以喜以折柳赠人,其因有二:一是柳与留为谐音,寓有挽留、留恋乃至相思之意;二柳树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较强,随处一插,便能存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寓有对离人无论去何方,都能像柳树一样成活生长的美好愿望。此外,柳枝低垂,便于折取,而柳枝的随风飘摇,又似有缠绵悱恻、不忍离去之意,凡此,都助推了唐人送别时折柳相赠的习俗,难怪刘禹锡曾感慨道:“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正因为如此,在唐人眼里,柳为有情之物。不少诗人都喜以柳为题,借柳发挥,以柳写情,托柳言志,故写柳的名篇妙句层出不穷。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想象奇妙,趣味横生,算得上精巧,然与苏东坡“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总觉得趣味有余而情味不足。而唐代有不少写柳的好诗,不仅有趣,更在有情。
  如岑参的《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此诗以柳为题,并未刻意写柳,也无奇思妙想,却能以情动人。其“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稍用比喻,仍以情为主。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已有创意,但仍以情见长。到了中晚唐,写柳诗不仅数量激增,而且佳作连连,多有新意。施肩吾《折杨柳》:“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去年的送别之人尚未归来,今年却又在送新的离别之人,极写自己离恨之多。有人恨不得折尽柳枝以赠离人,李商隐却说:“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刘方平诗:“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以柳枝向西飘拂来暗示闺妇对戍夫的思念,趣味情味兼而有之,也可谓妙绝千古。滕迈诗名不高,但他写的《杨柳枝词》“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被当红歌女周德华一唱,顿时与刘禹锡等人并称为“名流之咏”。此外,像温庭筠的“杨柳东风里,相看泪满巾”、朱放的“杨花缭乱扑流水,愁杀行人知不知”等,也都各有妙思创意。
  不过,唐人写柳除了寓有离别相思之情,还有另一重大主题,那便是抒写怀古伤今之情。史载,隋炀帝为游江都,开汴河,又在河堤筑宫植柳,不久亡国,后人遂以柳吊古伤今,抒古今兴亡之感,尤以中晚唐诗人为多。如李益的《汴河曲》:“汴河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刘禹锡《杨柳枝词》表达过同样的主题:“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前篇說“风起杨花”,后篇说“杨花如雪”;前篇说“愁杀人”,尚有个人在,后篇则说“不见人”,连个人影都没有,更觉荒凉,清人沈德潜以为后篇似胜前篇,极具眼力。
  到了晚唐,大厦将倾,风雨飘摇,以柳抒写历史兴亡的诗篇陡增。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便有着对六朝兴亡的无限感慨。此外,李山甫《隋堤柳》的“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李商隐的“终古垂杨有暮鸦”等,亦皆此意,都是借柳发挥,暗喻的都是怀古伤今之情。
  总而言之,唐人写柳的诗歌,无论是抒写离别相思之情,还是寄托古今兴亡之感,都是千变万化,新意迭出,一筹更胜一筹,愈写愈妙,达到了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地步。也正基于这一点,后人对咏柳诗居然也评起了高下,排起了名次。宋代大儒朱熹最喜欢杨巨源的《折杨柳》,常加吟诵。其中的“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表面写对手中柳条的珍惜与喜爱,暗中却寄托了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怀念和美好祝愿。明人杨慎独爱无名氏《杨柳枝》“万里长江一带开”,胡应麟则推《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为压卷,晚明人后来干脆把此二首并列为《柳枝词》之冠。
  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柳树,在唐人笔下,竟能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情思,凝聚着绵长悠远的历史兴亡,变得如此千姿百态,妩媚迷人,奇妙无比,这是唐人的智慧,也是唐诗的魅力。
  赏 析
  大唐盛世,诗歌兴发,不足为奇。但本文作者独独将“柳”拿出来赏评,倒不多见。
  在我的印象里,春天的漫天柳絮很恼人,但用新嫩柳条编出的柳哨,吹起来却很好听。古人将柳入诗,不单爱柳顽强的生命力,还因为柳与留是谐音字。所以,读诗时不要流于表面的字意,还要更深一层理解古人的寓意。说到古人用字之精妙,还要数这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好强的画面感!文中所及的每首诗,我们大概都可以脑补出一部风光大片。
其他文献
成本管理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对国有企业的稳定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成本管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变得愈发重要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绝对不是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每个行业都要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天然气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好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够沉淀客户,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
制造企业面临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严峻的挑战,制造企业应当强化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制造企业的成
我们的尹本艺老师,1928年出生,2006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尹老师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  1951年,尹老师刚从湖北江陵师范毕业,立刻被安排参加土改。1952年转到江陵县老扬乡。当年3月5日,拍下了这张“土改归来留影”的照片(图1),照片中右起第一人为尹老师。20世纪50年代的天气比现在冷,从照片中人的衣着穿戴看,尹老师可算是家境较为贫寒的一位。照片是在尹老师去世
期刊
本文通过研究对充气膜结构雕塑的概念、形式、制作工艺、材质及色彩的分析来论证其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所能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并通过具体实例来解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
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大计,更关系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计.rn然而,纵观青年教师的培养现状,确实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青年教师自我培养
期刊
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SCM)是从战略角度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管理思想,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对企业现行的成本管理
认真学习教育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和省纪委九届全会精神本刊讯(记者刘茜)1月22日,省教育厅纪检组组长、省教育纪工委书记汤汉文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教育部党风廉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最小分支机构,但却是综合性最强的基础组织,是服务客户的最前沿,依法合规经营管理直接影响了客户的服务体验和电力获得感.本文从供电所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人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也在其中。我们注意到,这些年各级党组织通过积极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