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城市公交的经验带到农村去——访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交化是农村客运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帮助农村居民出行,提高乘车质量有很大帮助。我们理解的田园公交即农村客运公交化。”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说。在他看来,城市公交由于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运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方案,对田园公交的开展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根据吴洪洋的梳理,与田园公交相比,城市公交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公交具有很高的可达性、接近性。公交线路网可以覆盖到城市中较狭窄的街道以及相对远的郊区,同时小型公共汽车也逐渐发展起来,缩短了居民出行的步行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Transit is a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is the need of 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the need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o help rural residents trave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iding a great help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us That is,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 Wu Hong Ya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aid. In his opinion, due to its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plans, and has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ublic transport. According to Wu Hongyang’s carding, compared with rural bus, the experience of urban bu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reas: 1) City bus has a high accessibility, proximity. The bus network can cover the narrower streets and the far suburbs in the cities, meanwhile, the mini-buses gradually develop, which shortens the walking distance of residents and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residents’ travel.
其他文献
期刊
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青年农民李庆魁充分利用当地野生药材资源优势,发挥自身采药技术特长,采挖野生天麻繁种,靠出售优质种麻增加了效益。李庆魁家在山区,当地野生天麻资源丰富。他
棒绿茄是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郑帆主持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长绿茄子新品种,深受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青睐。该品种已于2001年8月通过辽宁省种子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准
期刊
8月26日凌晨2时40分许,内蒙古呼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辆号牌为蒙AK1475的卧铺客车从呼和浩特发往西安,当车辆行驶至包茂高速安塞段K484+95米处时,与河南孟州市第一汽车运输
大棚升温袋是由大连福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并生产的新产品。这种升温袋科技含量高,采用国际通用的温度调整材料,将其密封于黑色塑料袋中。使用时将其置放于大棚、温室中,白天
期刊
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最大的不公平和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之一,着力破解“二元”体制,实现人民的全面致富,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战略性的重点任务。  而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城乡差距,更是破解“二元”体制的必由之路,将城市公交的先进做法全部根据农村的特点,应用到广阔的农村,方便农民出行,是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题中之义。  但要发展田园公交—即农村客运的公交化,又是谈何容易。因为农村居民有很多特点,比如村落分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电影《那山、那人、那狗》里刚退休的老父亲领着刚接任乡村邮遞员的儿子涉水翻山走田埂的情景已不复存在。联系乡村和城市,或是乡村之间的纽带已经被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所替代。  如果说“村村通”公路打破了地区间沟通的壁垒,真正让沟通提速的是往返于乡村公路上的农村客车。或者被称作城乡公交,又或者是农村客运班线,四个轮子的客车让村民出行时间由天计
田园公交,作为服务农民出行的最重要公共交通形式,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番建设热潮,但很多地方开得通、留不住,或者开得了、开不好,成为虽然十分重要,可是困难重重的难题。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