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带我回家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cula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昨晚我又梦见您了,梦里的您很痛苦,一直呻吟着,轻轻呼唤我的小名。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4年来,我无数次重复着这样的梦。有人说,梦是相反的,我也希望这不是真实的,我希望爸爸在天堂不会再受到病痛的折磨。可是,我愧疚的心却难以得到解脱。
  小时候,三兄妹中就数我最乖,成绩最优秀,父亲经常在哥哥姐姐面前说:“只要我们家小玲以后考上大学,我卖地皮都要供她读书。”听到爸爸这句话,我读书更加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我读初中时,父母知道我住校伙食差,每天早上都会踩着一辆破单车,把菜送到三公里外的学校给我,不管刮风下雨,三年如一日。那时我感到好幸福、很自豪。
  可是,好景不长,在我16岁那年,父亲在工地上从三楼摔下来,经过抢救,虽然保全了性命,但也落下了病根,得靠药物度日。为了治父亲的病,家里已经山穷水尽,但父亲给我留的5000元学费从未动过。
  有一次回到家里,我推开那扇陈旧的大门,直奔厨房。我知道,每逢星期五下午,父母都会为我准备好一碗河粉热在锅里,虽然没有肉,但一定会有两个荷包蛋。正当迫不及待地想揭开锅盖时,我听到父亲房内传来几声咳嗽。父亲知道我回来了,叫道:“玲,爸爸的病又发作了,所以没有给你煮河粉。”
  我走进父亲的房里,看着虚弱的父亲,说:“爸爸,我不饿。您怎么了?”
  父亲说:“玲,你妈妈去给人做零工了,今晚回不来,你帮爸爸去买点药,好吗?”我说:“爸,我没有钱了。”
  后来,父亲在抽屉里找出很多张一元钱的纸币给我,大概有15元。我接过钱,翻过屋子后面的那座山,那条山路是通往镇上最近的路。我在山路上奔跑着,终于买到了父亲交待的药。在返回家中的时候,天已渐黑,突然,天空下起毛毛细雨,山路两旁的树木被风吹得呼呼地响,雨水打湿了我的头发、我的脸、我的眼睛。我好想哭,仰望天空,我对自己说:玲,别哭,要勇敢,爸爸在家里等着你呢。我把药紧紧揣在怀中,加快脚步继续前行。
  那时虽然年纪小,但我是多么的懂事,多么的勇敢,可是,后来我却做了一件伤害了父亲,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事。
  在我捧着广州纺织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又惊又喜时,在外打工的哥哥谈恋爱了,对象是湖南女孩。听到这个消息,父亲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90年代初,村民们均认为儿女在外谈朋友是伤风败俗的事。后来,父亲以病重为由把哥哥骗了回来,然后找媒人介绍了隔壁村的女孩给哥哥认识,一个星期后,那女孩就成了我的嫂子。当父母跟我说为了哥哥,只有把准备给我上学用的钱给哥哥结婚,牺牲我的前途时,我哭了。我把录取通知书撕得粉碎,也把父母的心撕成一片片。
  带着对父母的恨意,我离开了家。几经周折,我来到深圳,在流水线上当了一名普工,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两年多来,我未曾写过一封信回家报平安。听说父亲的病更严重了,妈妈因為照顾父亲和侄儿,过度劳累,连背都驼了,但我没有想过回家,因为我恨父母偏心,恨他们不顾我的前途。
  两年后,我跟来自湖北的拉长谈恋爱了,并且很快就搬进他的租房和他同居。
  当流言蜚语传进父母的耳朵时,父母肺都气炸了。父亲带病坐了6个小时的车,在工厂门口等到我。这是父亲第一次进城,为了带他女儿回家。当看到父亲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比以前更消瘦,更苍老,双颊也凹得更厉害。
  父亲拉着我的手要我回去,我甩开了,说:“爸,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大家都提倡自由恋爱。”
  父亲被我气得青筋暴起,说:“听说那个男人年纪很大了,他有没有结婚你知道吗?”
  我说:“爸,我喜欢他,您就不用管我了,快回去吧!”说完我就溜进宿舍,任由父亲在厂门口等了我两天两夜。
  我和男友同居两年,为他两次流产,手术台上,我仿佛撕心裂肺,真是痛不欲生。医生警告我,流产多了会导致以后不孕不育的。但是,男友的甜言蜜语是我疗伤的最好药物。很快,我第三次怀孕,男友再次叫我打掉。我坚决不同意,说要生下来,并且要求男友尽快带我回他家里见他父母,跟我结婚,但他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拖了下来。
  因为妊娠期反应很厉害,在怀孕三个月后,我就辞职在租屋休息,沉浸在即将为人妻为人母的幸福中。
  在我怀孕7个月时,男友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疯狂地满世界寻找,得来的消息却是他在家里早已有妻室。
  正当我疲惫不堪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父亲再次出现在我面前,这是他第二次进城,目的还是带我回家。
  我跟着父亲回到那熟悉的、散发着温暖的家,扑进妈妈的怀里抽泣起来。由于已经不适宜堕胎,我很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父亲给他取名叫小强,希望我能坚强地走好今后的人生路。在孩子40天后,生活所迫,我把孩子留给父母带,继续踏上打工之路。
  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父亲的葬礼上,小强才8个月。当我赶回去时,亲朋好友已经为父亲穿上寿衣。
  望着父亲单薄的遗体,我仿佛见到父亲痛苦的表情,见到他在厂门口等我的焦急神情……我抑制不住伤心痛悔的泪水,长跪不起!
  
  责 编:雪 月
其他文献
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人很多,我好不容易买好一天的菜准备回家。刚走到菜市场对面的马路上,一个穿紫色衣服、大约40岁的女人向我走来,“老乡,问一下,你有没有在菜市场附近看到一个小孩,两岁,穿着蓝色的裤子?两天前在这个菜市场走丢了。”看着她着急的神情,我也有些着急说没有。  她接着说:“两天前已经报警了,可是还是没有消息,做大人的总不能在家里坐着等吧。”我点头说是,也有点同情她。  这
期刊
去新疆摘棉花的母亲  (外一首)   邢剑君    那柔和的手伸出太行,在新疆的阳光里  摘一次秋天。内心裹不住许多秘密  每朵云彩都闪动着一个相思  眼睛的姿势,落入大西偏北的另一个季节  面对秋天,父亲的嘱咐已显得有些苍白  那么就让母亲们敞开心来做一次远游吧  远天远地的笑声,原来比故乡更为热烈    日在云的边缘,手指兀自多情  每一个弯腰动作,都是视线以外的美丽  阳光绽开心平气和的天气
期刊
我一个大男人算不上心细如发,但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明显感觉得到桂珍的微妙变化。桂珍是我大伯的独生女,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我把她带到广州打工。不是吹牛,我像亲哥哥一样呵护着她,生怕妹妹受了半点委屈。桂珍也很争气,从当初的流水线打工妹一步一步坐上了主管位置,全是她努力的结果,我脸上也跟着沾光啊。  桂珍的变化是从她当上拉长的时候开始的,起初并不显山露水,仍旧爱往我租住的民房跑,打牙祭,看电视,在我那台
期刊
     
期刊
2003年,25岁的我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通过一个远房亲戚的介绍,我和他,一个不怎么了解的现役军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那时的他已在北方服役了六七个年头,每月工资近2000元,用父母的话说,能嫁给这样一个兵哥哥,对于一个在南方漂泊了多年的农村妹子来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福气,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我也曾在心中一度感谢上天对我的恩赐,有这样一个好归宿,我好知足。  嫁过去后,开始他对我真的不错,他告诉我
期刊
阿芬是我高中時的同学。上高中时,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经常向我请教一些数理化方面的习题。由于她和我一样喜欢文学,我们有时也讨论些关于文学的话题。关系一直不远不近。阿芬长得还算是个美女,脾气温柔,是我喜欢的那种女孩。但由于那时一心想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所以一直把这个秘密压在心底。那时,凭我的感觉,阿芬对我也有好感。不过大家彼此都没有点破。  后来造化弄人,我再刻苦成绩再好,无奈家境不好,而
期刊
化不公平待遇为动力  说起打工中的公平,比如同工同酬同等待遇,说实在那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天时地利人和的比重就能使其倾斜。所以只有说法上的公平,没有现实意义的公平。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有人奋起抵抗,其结果是两败俱伤:要不你炒老板鱿鱼,抑或老板炒你鱿鱼,最后吃亏的往往还是我们弱势的打工一族!  面对不公平待遇时,我们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比如:工资、福利待遇等等,更应该看到工作是否有利于自身素质、技能
期刊
1    梅向雪绝对想不到,这次回家会改变她的命运。  算起来,梅向雪已经三年没回过家了。三年时间,似乎很长,可是对梅向雪来说,只不过是多眨了几下眼而已。是的,她太忙了。梅向雪所在的工厂是一间小厂,老板为了节省资金,尽最大可能利用资源,办公室里,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梅向雪的职务是人事专员,可是除了人员招聘,梅向雪还负责后勤厂务。大到工具设备,小到工友们的家长里短私人纷争,全都得她
期刊
俺的大名叫大佺,小名叫小佺。  可是大家都叫俺做“傻俺”,除了俺的徒弟。  俺今年25岁了,是想女人想疯了的年龄。  俺虽然老是说“俺”,但是俺已经不是农民了,俺可是“养生堂”里的一流洗脚师傅,手下带的徒弟可不少呢。  俺的手艺那可是没得说,客人在俺的手下,那享受的神态也是俺的享受。可是,俺的嘴巴和俺的手相比,那就差远了。特别是对着女孩子,俺半天闷不出一句话来。徒弟们都笑俺,笑俺的手把俺要说的都抢
期刊
一    女儿一走,我流了不少的泪。一向很听话的女儿,这次破例没听我劝阻。我心里虽不舒服,但还是让她走了。无奈,我只得在心里为女儿祈祷,愿她一路平安。当然,我知道,女儿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小聪明的。譬如借小姑的身份证。  一个星期见不到心爱的女儿,家里蓦然间感觉像失去了什么似的。说实话,女儿长这么大,除了在校读书,从没离开过家,现在蓦然间一走,一时还真的不太适应。这么多年来,我从没骂过女儿,也从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