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地方,根据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选准学科建设突破口,将学科建设的重心放在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上,开展特色学科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发挥“特色”的示范作用,带动学校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西南科技大学是2000年合并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其中的生命科学学科是从原农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体系,在学校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下,学校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必须要结合前沿发展、地方特色和本身基础等方面开展学科建设。本文从为什么要进行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建设内容和如何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设想。
  [关键词]本科院校 学科建设 生命科学 学科体系
  一、引言
  学科是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分化和整合而形成和发展的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学科的分支,有的学科是科学分化产生的,有的则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整合生成的,特别是综合性学科和交叉学科[1]。学科建设是指建立、完善、发展好一门科学的教学、科研体系所涉及的内容。学科建设既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全面推进学校工作整體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学科是大学的精髓,其优势和特色是无法通过行政方式赋予的,也不是用巨额经费就能购置的,只能通过长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才能形成[2]。新建本科院校应强化地方意识,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文章,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形成特色,构建与地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彰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地域差异性,才能充分履行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3-5]。同时需处理好自身的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建设的关系[4-5]。
  西南科技大学从2000年合并诞生起,学校的工科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成为工、理、文、管、艺、经、法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在理科中,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几个专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意义。但这些专业又带有浓厚的工科色彩,而这工科色彩与这些学科的传统、学科特点、学校对这些学科的定位、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对学校短期发展的定位有重要的关系。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看,生命科学必须要具有理科的性质,这一是生命科学学科的内在要求;二是对于培养具有研究型能力的人才的需要,三是对于学校科研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我在这里谈的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意思是:明确和界定生命科学的学科性质,规范和调整学科专业方向,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突出学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二、为什么要进行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建设
  生命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首先面临着学科定位的问题。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国政府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列为21世纪的三大前沿学科。从全国高校特别是传统的工科院校纷纷建立生命学院或生物技术学院可以看出生命学科正在成为优势学科。因此生命科学在我校这样的综合性大学特别是有一定生物学基础与优势的学校,确立生命科学的突出地位、重点投入扶持、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学院生命科学学科定位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生物学与农学间的关系。因为学院以前的基础是大农学学科,现在建立生命学院后,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学科界限不清的问题。而生命科学与农学、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这些应用学科的基础,同时生物学也能从这些应用学科中获取基础研究的源头活水。建立生命科学学科体系就是要从学校、学院的发展出发,结合国家的发展趋势、省市地方经济的建设需要来重新审视学科的界限,调整学科专业方向,加强生命科学的学科性质,使学院从现在的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学科向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基础生物学过渡转化,加强基础学科对应用学科的支撑,为博士等研究生培养工作和高水平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规范和整合学科体系是优化教学资源的需要。现在学院的生命科学从大的方向上来说包括三大块:生物学、农学、工程科学,包括七大专业:生物技术、制药工程、植物生产、园艺、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生物工程。从学校现在及学校今后短期内的发展速度,太多的专业方向分散了有限的教学资源,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学生的培养。从总量上看,教学资源不少,但考虑到生命科学的特点,教学资源匮乏的很,例如实验室设备,我们一个学院涉及的实验课上百门,涉及的实验室数十个,从正常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上来看,远远不能满足实验室建设的需要。如果投入到几个比较集中的实验室,则建设的情况会好的多。
  学科建设是培养研究生高级人才工作的需要。我们学院现正积极建设博士点,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需要有学科的支撑;建立生命科学学科体系,是学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树立品牌专业,建设培育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是重新整合教育资源,树立专业品牌的手段;一个学校的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的数目是评价这个学校的标准之一。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重点学科的建设有许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科基础、科研优势、大量的经费投入。例如:湖南师范大学鱼类发育与蛋白质化学学科被确立为“211工程”重点学科之后,湖南省政府、省科委及学校近几年累计共投入约2500余万元用于该重点实验室科研和教学条件建设。其中800万元用于原有研究方向的科研仪器和教学实验仪器的建设,700万元用于特聘教授到岗后开辟新科研方向的科研仪器设备,引进了一大批包括质谱仪等在内的蛋白质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仪器设备,价值超过1300万元;460万元用于建设四倍体鱼基因库保护基地;投资800万元新建的科研大楼主要用于本学科。通过“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本学科的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因而,2000年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被纳入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
  生命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教师进步的需要;学科建设直接影响着学校建设投资的导向,学科的发展方向、课程建设、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工作等建设工作;生命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还可为材料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等相关学院提供学科交叉、技术支撑、实验室共享等。   三、学科体系建设的内容
  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建设(确定研究的方向)。专业结构和研究方向是学科的基础,建立合适的专业结构也是学科建设的目标之一。那么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究竟应建立什么样的专业结构呢?加强学科建设是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一项工作,课程建设的加强对提高学院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全面带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只有在学科体系明确、专业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课程建设、建立为专业方向服务并与专业方向统一的课程体系。
  实验室及实验条件的建设是学科建设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于生命科学这样的实验学科。因为实验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教学工作等人才培养工作。实验条件的建设是与下面说到的科研方向建设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一定的科研条件与环境,也就难以引进高层次的人才,科研工作也就无法展开。实验室建設的特点是前期投入大,属于硬件建设,比起软件建设,可能还容易些。
  教师队伍建设其实和研究方向建设是并行的,因为教师是科研工作的主体,而科研工作是教师的客体、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科研工作的方向一是决定于学校学院的学科发展大方向,二是决定于实验条件,三是决定于教师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兴趣等个体因素。从而确定了学校学院的学科发展方向也就为人才引进工作指明了方向。另外,队伍建设和科研方向建设中不仅是人才引进和制定政策方针,关键还在于学校学院要投入经费,在初期进行课题的启动、扶持,使教师得以成长、研究方向得以巩固,形成学术团队,从而在省级、国家级课题申报方面具有优势,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认为学科制度建设包括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外在建设主要是争取外部社会资源。比如争取社会舆论的重视,政府的重视,投资者和慈善家的重视等。有了这些重视,你就可以争取到硕士点和博士点,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创办一些专业期刊等。内在建设主要是各种各样学术标准和学术规则的建立。学科的制度建设应以内在建设为主,以“内”定“外”[1]。
  四、如何建设
  要建设好生命科学学科体系,我们的优势在于:有较长历史的学科发展时期;有一定的专业师资队伍,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学校地处川西北,有丰富的资源可以研究利用;四川省政府把生物技术列为一号工程之列,绵阳科技城建设也把生物技术列为重要建设内容,因此有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区位优势与需求;劣势:生命学科是实验学科,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药品试剂,而我校在短期内难以大规模的投入,学校地处非省会城市,知名度受限;学科专业结构还不太合理,专业面太宽、摊子太大;教育资源不足;科研条件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我认为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突出特色。同属于农业类方向,我们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相比,我们的总体实力较弱,但我们有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和区位科技资源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拥有别人不能替代的优势,我们就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树立自己的专业品牌。学院已建设的核辐射生物效应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国防重点学科和规划建立的川西北农业工程中心(暂定名)正是利用了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的农学优势建设起来的;
  (2)要朝结合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方向发展;现代生物学手段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工具性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潮流;
  (3)要朝基础学科研究方向发展,在加强小麦所、水稻所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朝机理方面的研究深入,或者建立较完备的研究方向体系,如既要研究作物的育种,还要研究作物的生理、在不同环境下其适应性、优异抗性基因筛选等;建设从研究利用川西北资源入手,首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时启动川西北物种资源系统研究工作;
  (4)要朝学术团队建设的方向发展;使学院在申请省、国家级课题时具有竞争力;
  (5)要两条腿走路,制定近期与远期规划:在一定时期内以本科应用型培养为主;过渡为研究与高级应用为主的混合培养;从已教学为主的本科培养过渡为研究型为主的研究生培养。
  总之,学院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必将推动学院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薄洁萍.学科与学科制度建设.光明日报,2002-6-5
  [2]曾冬梅,陈江波.学科专业建设的知识链分析模型.高校教育管理,2008(4):37—40.
  [3]侯朝辉,易建民,阎建辉,唐课文.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建设.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2):87-91
  [4]魏炳波.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校教育管理,2010,4(4):7-9
  [5]关少化.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江苏高教,2008,4:80-81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
其他文献
[摘要]建国十七年间我国教育系科大致经历了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转向重构和独立探索两个时期,我国教育系科在发展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都有所努力和表现,前一时期呈现出集中于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单一的特征,后一时期则呈现出实践课程比重较大、政治性凸显的特征。  [关键词]建国十七年 教育系科 转向重构 独立探索  1901年,以《教育世界》连续刊登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为标志,中国教育学引进
期刊
[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为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学效果,探讨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深刻阐述计算机网络课程变革的教育意义,并提出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策略,促使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期刊
[摘要]汽车远光灯是为了让驾驶者在夜间高速行驶时看清远方路况,但是在会车时如果不及时切换到近光,其强烈的光线会使对面车辆无法看清道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国内统计,在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与远光灯有关的事故占到三四成,且成上升趋势。本文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汽车前大灯自动调光控制系统,当夜晚行车远光灯打开时,系统能通过光检测输入模块察看前方是否有相对行驶车辆,若有则自动启动调光输出模块,关闭远光并打开
期刊
[摘要]问题教学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原因在于,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自由思维和学习能力,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英语的教学效果,与大学生英语人才方案在目的、程序等方面是互通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 问题教学法 适用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方式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能够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效果的。一般而言,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 提出了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
期刊
[摘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调查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展生物调查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本文旨在提出关于如何开展生物调查活动课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设计具体活动案例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学 调查活动 实施策略  生物调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现场的观察、记录获得生
期刊
[摘要]人类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崭新文明形态,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本选题目就是从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来论述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
期刊
[摘要]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如何选择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成为高职院校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方性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自身条件、专业建设需求等内容进行分析,就主流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适用性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地方高职院校的,依托行业协会为桥梁组织企业,基于特色工作室为载体,以实际的工作室项目为实施途径的校企合作之路。  [关键字]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化中微小企业引言  校企合作是
期刊
[关键字]综合素质 音乐理论 兴趣 想象力 创造力  音乐教育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音乐这门听觉艺术,去反映社会人文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创造健康文明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具备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什么是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两个
期刊
[摘要]当代我国家居或室内设计专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式风格的家居设计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作为培养当代家居、室内设计人才的专业教学,认真分析和总结专业教育的现状和不足,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全面系统地挖掘中国家居文化的内涵,普及中国家居文化知识,合理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对于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家居文化 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