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的“两课”教学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绿色教育”理念方兴未艾。绿色教育理念下的“两课”教学,应该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课有所得、成为一个个潜滋暗长的“新我”的教学。紧扣学生思想脉搏,合理使用教材;采用有利于学生“入耳、入脑”的“三个结合”的教学方法;尊重、爱护学生,维护学生①的心理健康是提高高校“两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绿色教育 “两课”教学 “三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32-02
  
  自1996年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颁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以来,“绿色教育”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2001年“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题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绿色人文科学》的专题发言中,首先提出了“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这一崭新的命题。他认为:“绿色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其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大学教育应该在教育的全过程、诸方面、各环节融入绿色教育的思想”。我们学院立足本校实际,提出了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认为“绿色教育是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可持续教育观,是崇尚科学、鼓励实践的创新型教育观,是素质第一、能力本位的个性化教育观,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1]是对诸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内容(如:“来自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以腐败为主要形式的‘灰色’污染,以暴力团伙犯罪为主的‘黑色’污染”[2]等)和教育方式的否定。
  绿色教育对“两课”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绿色教育理念下的“两课”教学,应该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课有所得、成为一个个潜滋暗长的“新我”的教学。“两课”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的思维去客观地认识众多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正确地对待社会和人生,让学生的心灵撒满“阳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 要紧扣学生思想脉搏,合理使用教材。
  
  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两课”教材都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编写的,质量较高,是我们“两课”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我们不可将教材神圣化,循章逐节,照本宣科,若如此,必然会出现课堂一潭死水、学生恹恹欲睡、甚至吵闹不安的局面。因为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适应全国各类高校的学生实际,更何况完美无缺的教材根本就没有!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制定教学目标如果仅是从知识内容出发,离开了教与学的具体行为,离开了教师和学生实际的基础水平,必将问题百出。”[3]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此,我们使用教材并非只能唯教材马首是瞻,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时空变化、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师的知识能力状况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有个性的教学内容。
  “两课”教材学生一般可以读懂,有些内容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基础(如“理想”、“爱国传统”、“基本道德规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等),教者如果浮浅讲述、老生常谈,学生就会厌烦,甚至会觉得不如中学老师讲得好;如果教者不顾学生感受、偏离学生的认识基础而高谈阔论,那又必然会失去水乳交融的课堂,形成“油水分离”的尴尬局面。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浪费学生生命的、使课堂失去生机的无效教学,是违背“绿色教育”宗旨的,最终会导致“不安全”教育。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循序渐进的旅程,“两课”教学也不例外。“两课”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广泛参考相关资料,讲课时纵横结合(纵:我国古今、改革开放前后;横:中外比较),广征博引,让学生的“两课”知识得到螺旋式扩展和加深,既要讲其未知,更要讲其可知。教学要紧扣学生的思想脉搏,学生有哪些认识误区、情感障碍,教师要基本了解。教者可以通过课前交流、问卷调查、电子邮箱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教学时增强针对性,解其惑、释其疑,正其谬、动其情,提高其认识、能力和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优化其情感、态度、世界观和价值观。要让学生产生没有枉听这次课的感觉,从课堂里走出的应该是一个个潜滋暗长的“新我”,犹如今天之绿树,虽未见其生长,但已非同于昨日。
  有些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理想、教育目的和教育使命通过‘人之成长’映现出了教育的伦理内涵,具体表现为三种特性: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4],我想,只有让课堂里走出的一个个潜滋暗长的“新我”,课堂才是合乎教育伦理的具有“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的课堂,才是符合“绿色教育”理念的课堂。
  
  2 要采用有利于学生“入耳、入脑”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即教与学的方法。教育家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底蕴深厚、流派林立,其中传统的不论,冠以“现代”的就有数十种之多。但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情境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两课”在教材内容方面缺乏生动性,在作用方面表现为基础性、长远性和间接性,其学科地位又是历史性的“副科”(在高职院校中属于非专业课),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这类课程本来就不重视,更谈不上感兴趣。目前我院“两课”采用大教室合班上课的形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教好“两课”,让学生对“两课”感兴趣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让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进入大学生的头脑”,是我们“两课”教师必须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5]
  根据“两课”的学科特点和我院的教学条件,笔者以为,“两课”教学主要采用“三个结合”的教学方法:
  2.1 学生学习交流与教师精彩讲授相结合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增长知识的形式,既可以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也可以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去获得”。[6]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要“让学生学习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有好处的材料;……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己发动学习活动;……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7]因此,“两课”教师不应一厢情愿地为学生奉送真理,把自己自言自语地讲完教案就作为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应将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与教师精彩讲授结合起来。这一方法一般可以这样操作:
  2.1.1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两课”内容的重要意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如果没有德行,知识越多,造成德罪恶越大;我国明代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说过:没有德行和适应,就好比迷路骑良马,知识越多,离目标越远。美德与知识的完美结合,才是人的真正解放。“两课”教材各部分内容都有其特定的学习意义,教者都要讲清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1.2 学生自学,掌握要点,思考体会,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做好交流讨论的准备。学生自学环节把握得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他们把握政治理论的系统性、有利于教师高屋建瓴地授课而不至于照本宣科,有利于教师用较少的教学时间来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增强讲授的精彩性。
  2.1.3 教师精彩讲授。
  “两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要紧扣学生思想脉搏,掘取源头活水,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知识性与生动性的有机统一,这在前文已有论述。
  “两课”教师要把“正经”的理论讲得生动“诱人”,但这并非迎合学生的消极心理去信马由缰地大谈奇闻轶事、或愤世嫉俗地发表不负责任的伪理论,而是要围绕教学目标选取典型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资料,尤其是我院发展历史中的真真切切、难能可贵的教师和杰出校友的典型事例。“两课”教学要引经据典,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我党创新理论的宣传楷模方永刚说到一些政治理论教学的通病:“不结合实际,照本宣科,不能用基层群众官兵听得懂的方式讲,就变成了无比正确的废话”。
  两课”教师要着力选择切合教学内容的典型的令人心服口服的材料。如我们讲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内容时,可以介绍了我国实现“小康”的典型——华西村村民们那令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我国与世界一些国家人民的收入差距,同时又要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我国同一些发达国家物价的差别、以及我国人民的幸福指数在世界上的排名等内容,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又认识到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实际差距,增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两课”教学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讲假大空的东西。如:我们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现实,正确评价社会主义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我们既要让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也要进行实事求是的、令学生信服的比较和分析,从而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
  教师讲授不应是“一言堂”,在教学中应同课堂提问、案例分析、播发音像等形式有机结合,把文本核心内容同鲜活的教育资料相结合,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灵活性和生动性。
  2.1.4 学生交流讨论。我们“两课”教学面对的是素质参差不齐、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学习差异必然存在,统一讲授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解决所有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且单一的讲授形式会导致学生因被动学习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者切不可“自拉自唱”地“包场”,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体会,提出疑问和创见。拥有“现代教育之父”称号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要让学生对于想要得到解释的,不论是当时的功课或是以往的功课,都有提问的机会。每个想要提问的学生都应该当众去问教师,这样一来,全班就都可以得到益处,从问题到答案所得到的益处一样多。”[8]学生提问、讨论、交流,畅所欲言,教者适当引导、解答,让学生在自然、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中释疑解惑、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起到检验学生自学质量的目的。这种交流讨论,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有时可能会给教师带来难以完美解答的难堪,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道道优美、流动的风景,使学生学得主动、深刻,长此以往,教学必然相长!
  2.2 传统的教学手段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手段依然有其长期的生命力,特别是我院目前“两课”教学采用大教室上合班课的形式,教师讲授还应是一种主要手段。不过这“手段”须练得高明些,如详略得当的教学内容、标准而抑扬顿挫的语音、快慢适当的节奏、精彩而生动的语言、优雅而富有表现力的姿态、美观而有序的板书等依然具有很强的教学魅力。但形象、直观、高效的现代教学手段若使用得当,会让学生深受感染、增强教学效果,因而,我们应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以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甚至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育,从而让学生乐学。
  2.3 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要把“小课堂”与“大课堂”有机结合,首先是教者在教学中广泛联系社会实际,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解释学生普遍关心的与教材相关的社会问题;要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形势与政策、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去正确地分析和解释学生耳濡目染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成长为“四有”新人。要让学生感到这政治理论不是空头理论,而是可以指导他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引导他们立身处世的学问,他们就会对这门学科感兴趣,那么我们所教的“两课”就会为他们所拥护、赞同、接受、并在思想上扎根。
  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还要让学生走上社会,结合所学理论进行社会调研。笔者以为,“两课”的每门课程教完之后都要让学生利用假日结合所学理论进行社会调研,通过调查研究、资料阅读、网上查询等方式来搜集素材,选择研究方向,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这样教学,有利于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综合能力的提升。
  当然,我们还应积极拓展实践课堂,可以组织学生到农业示范基地、工厂、军营、法庭、监狱去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3 要尊重、爱护学生,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西方世界首肯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绿色教育同样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呵护、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展开,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两课”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提高认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的身心得到点化、人格得到润泽。
  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批评、呵斥,更不要金刚怒目、剑拔弩张、恶语相向,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民主、慈爱和尊重。即使遇到少数自控能力差、冒犯教师尊严的学生,也要善于自制,“教师的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教师“来到学校里,他整个人就属于学生,属于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事业。”[9]教师要以宽容大度的心态来冷静处事,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做好疏导教育工作。
  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同学生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要求和困难,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他们建立感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要逐步矫正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要特别关注那些言行有些反常的学生,尽可能地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建立信心、矫正不良习惯,实现人生目标。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万物之灵,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让学生“人人都有学习求知的机遇,人人都有实践提升的平台,人人都有健康成长的环境,人人都有铺设绿色人生的桥梁”[10]应该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让学生在学校中的每节课、每一天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个潜滋暗长的“新我”,这既是绿色教育的真谛,也是我们教师尤其是肩负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任的“两课”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关于绿色教育的定位.——蒋寿建(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参考.2007年第六期.
  [2] 关于绿色教育的定位.——蒋寿建;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参考.2007年第六期.
  [3] 当代教育学.188页——袁振国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第二版.
  [4] 教育伦理.39页——樊浩、田海平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5] 大教学论.94页——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6] 当代教育学.194页——袁振国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第二版.
  [7] 当代教育学.106—107页——袁振国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第二版.
  [8] 大教学论.127页——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9] 和教师的谈话.236、237页——[苏]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重印.
  [10]高扬绿色教育的旗帜.——蒋寿建;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信息.2007年第15期.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培养研究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
本文根据济钢一炼铁5号高炉在2000年大修中的破损情况,分析了冷却壁形成破损的形式和原因,比较了不同结构冷却壁的破损程度,并提出了延长其寿命的措施.
在镀铝的廉价玻璃衬底上高速沉积的非晶硅薄膜在不同的温度下退火10min.退火温度为500℃时,薄膜表面形成了硅铝的混合相;退温度为550℃时,大部分(约80﹪)的非晶硅晶化为多晶硅,
1 引言新余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新钢)现有四座生铁高炉,分别投产于1970年9月(4号炉300m~3)、1985年5月(6号炉600m~3)、1993年9月(7号炉600m~3)和1999年9月(3号炉300m~3)。截止
当高炉冷却壁破损严重,通常的改工业水控制的方法难以维持,以致于对炉况造成影响时,是将其掐掉,这种方法极大地制约了高炉寿命的提高,本文介绍了一种汽雾冷却装置,它能够解决
【摘要】本文通过对医学信息学研究内容的详细分析,阐述了在医学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的必要性,同时也探讨了开设该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医学信息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031-01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医疗服务新模式,信息技术在医疗机构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
造渣是高炉冶炼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但要实现金属与氧化物的分离,还是满足高炉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需要.炉渣性能对这些方面有重要的影响,炉渣性能主要表现在炉渣
制品利用我国丰富的矾土资源,采用复合添加剂,经适宜温度焙烧而成,用于治炼低碳钢、不锈钢等钢包内衬.在使用过程中,制品具有微膨胀性能,使钢包内衬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从而提
商业综合体建筑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空间地产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特征,所以其设计方法与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现阶段商业综合体建筑已成为现代
文章简要介绍了钢冷却壁、铸钢冷却壁的开发研究意义;铸铁冷却壁破损原因以及冷却壁整体导热性能试验;通过国内多座高炉试用与应用钢冷却壁的效果,建议炼铁高炉批量应用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