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如何守护自己的家园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uan3660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昌乐县司法局
  
  王奎勋 张兆利
  
  资助儿女购房莫要“釜底抽薪”
  
  案例:2006年初,吴老的儿子小吴结婚后一时冲动付了新房的定金,静下心来一盘算才发现,仅靠自己的能力连首付款都难以支付,于是找到父母求援。爱子心切的老吴和妻子不假思索就把自己的住房卖了,又拿出全部积蓄帮儿子买下了房子(当时要儿子出具了借条)。老少两对夫妻一同迁入新居后不久,小吴夫妇却突然闹起了离婚。在离婚协议中,小吴把房子的产权全部“转让”给了妻子小芳。后小吴到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明确房屋产权、判令老人30天内迁出该房屋。法院经审理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结婚购房的出资可以视为赠与行为。但从被告提供的原告给其出具的借条及部分装潢付款凭证等证据,并结合争议房屋实际占有使用情况分析,单纯赠与并不是老吴夫妇的真实意思,该房屋应认定为原告和被告夫妇共有。法院最后依法判决该房屋原告拥有60%的产权份额,被告夫妇拥有40%的产权份额。
  法律提示:时下,父母资助子女买房的情况比较普遍。年轻人购房遇到困难,父母常常尽其所能施以援手,虽是亲情使然,但一定要仔细考虑,量力而行,留有退路,千万不能为此赔上自己的老窝和老本。即使出资也要“先小人后君子”,让子女出具借条,并保留好各种付款凭据,以便在家庭协调不成的情况下,诉至法院时,握有合法的证据。
  
  卖买换房,谨防共住人“鸠占鹊巢”
  
  案例:2006年8月,家住六楼的周老太不慎摔倒导致骨折,行动十分不便。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同住一房的孙子和老人商量后决定,将六楼的房屋出售,他加了一部分钱,另行购买一套一楼住房以方便老人起居。但孙子在办理房产证手续时,未经周老太同意,在新购房的产权证上只申报了自己的名字。周老太发现后,认为孙子这样做,是侵犯了她的产权。经协商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伤心的周老太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她对新房享有共有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将六楼房屋出售,并另行购买了一楼房屋,卖房购房是双方共同协商。但孙子在办理房产的产权证时,未经周老太同意,只申报了自己的名字,是对老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在被告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原告放弃新购置房屋产权的情况下,应认定该房为共有。周老太要求确认房屋共有的主张成立。据此,法院判决该房屋属原告和被告共有。
  法律提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与儿或孙辈共住一屋,为居住或生活方便,卖掉老房换购新房的事例常有发生,但在办理新购房的房产证时必须明确产权问题。老年人应当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和房产变更前后的实际情况、合法权益,确定己有或与儿(孙)共有或愿意归儿(孙)所有,免得以后产生不必要的烦恼和纠纷。
  
  缓过户,赠人房产切记三思而行
  
  案例:空巢老人金某已年逾八旬,靠出租自己仅有的一套住房的租金来支付日常开销。承租人小霞姑娘时常给老人买衣送东西,甚至在老人生病的时候垫付医药费。时间长了,老金对勤劳善良的小霞产生好感,诚心认她作了“干女儿”。为表示感谢,2006年3月,老金将自己的住房无偿赠送给了小霞,他俩还同时签订了房屋赠与合同并办理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3个月后,双方又签订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该协议约定,在老金的有生之年,由小霞照顾其生活起居,养老送终;老金同意在过世后将自己名下的财产遗赠给小霞。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老金渐渐觉得小霞对自己的照顾不那么尽心了,甚至开始出现嫌弃、虐待的迹象。同年11月,老金将小霞告上法庭,请求确认房屋赠与合同无效,同时解除原被告之间的遗赠扶养关系。被告小霞辩称自己最近只顾忙着做生意,无法像以前那样全心全意地照顾原告,如果老人坚持要解除遗赠扶养协议,自己愿一次性给付原告经济补偿款11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称赠与房屋属于遗赠扶养协议约定范围的条件,但从两个协议签订时间的先后看,房屋赠与行为实际发生在遗赠扶养协议签订之前,故房屋赠与合同和遗赠扶养协议是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现被告自愿付给原告部分经济补偿费,法院予以支持。法院最后判决,原告要求确认房屋赠与合同无效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准予原被告解除遗赠扶养协议;被告一次性补偿原告人民币11万元。
  法律提示:本案中老金自愿将房屋无偿赠送给小霞,小霞也表示愿意接受,则房屋过户即意味着赠与合同成立。至于双方后来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因房屋赠与合同早已在该协议签订之前生效,所以即使小霞没有尽到遗赠扶养协议中约定的照顾老人的义务,也不存在返还房屋之说。如果本案中的老金先不急于赠送房屋,而是在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中明确约定在自己百年之后再赠送房屋,那么房屋产权就不会过早轻易易主,也不会出现难以扭转的被动局面了。老金的教训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能就一时一事的好感所激动而将财产赠与他人,更不能轻易地将自己赖以生存的房屋赠与他人并办理过户手续。特别是在赠送房屋等高额财产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严把关,轻易变动产权当心“覆水难收”
  
  案例:2004年底,张老先生以老公房的拆迁款50万元在上海市普陀区购买了一套80平米的房屋。近年来,随着年事渐高,老人希望大女儿一家搬来陪他安度晚年,但大女儿表示他们照顾陪伴老人的条件是必须先将该套房产的产权证变更到他们名下。为方便生活起居,老人未加思索便将房产证过户到大女儿的名下。谁料想,2006年6月,大女儿在拿到产权证后却立马翻脸,不仅不搬过来陪老人居住,反而以房主身份欲将老人赶出家门,老人此刻追悔莫及。
  法律提示:这是一起典型的子女侵犯老年人住房合法权益的案例。司法实践中,同住人往往利用老年人对相关法律知识不甚了解和隐忍退让的弱点,以赡养、陪护、照料老年人生活为名,经老年人同意后,迁入户口、变更产权、更改户主,其目的达到后,便虐待、遗弃老年人。本案中,张老先生的大女儿搬来同居以照顾其父亲的生活,这是法定义务,不应该提先决条件。她所以这样做,是有预期目的,是对老人房产权的侵犯。尤其是在拿到产权证后,丧尽天良,既不尽扶养义务,又要老人搬出家门,实属法律所不容。张老先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鉴于此,我们老年人在对诸如房屋等重要财产进行处分时,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子女,老年人也应做好必要的书面约定,最好请相关专业人士把关,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责编/文波
其他文献
十六岁那年,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了。少年的我虽不明“解放”的含义,但对北京城内的陡然变化感到了莫大新奇与兴趣。大家欢呼,扭秧歌,打腰鼓,欢迎解放军进城。在众多的解放军队伍中,那英姿飒爽的女兵,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贪婪地跟随女兵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渴望自己也能穿上这身军装。终于一天在高墙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招生广告,说年龄18周岁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均可报名。文化我没问
期刊
丁九和任旭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他们牵手漫步在人生大道上,历经戎马生涯、和平岁月。无论风和日丽或电闪雷鸣,他俩始终休戚与共,恩恩爱爱。   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医院任务有二:为轻伤员疗伤,把重伤员转移到后方医院。夜间转院的任务很艰难,任旭竟能与男卫生员一样独立出色地完成。面对困难,任旭总是勇往直前,多次死里逃生。停战后,任旭返回祖国,到设在山东滕州(当时叫滕县)的解放军八○
期刊
一次家庭闲聊,使我成为“博客”阵营的一员。一年来,天南海北,长城内外的网友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传统媒体及现代传媒互动,增加了我“博客”的亮点。其实有什么呢,不过就是写了一些豆腐块文章。年龄大可能是我的优势,以致于80老太开“博客”成了新闻,让我这暮年老人在昏花的眼神中、在深深的皱纹里蕴藏了少许喜悦。     ……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特别是老年人,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生老病死本来就
期刊
1949年八九月间,16岁的我作为村里少有的中学生,在我的面前有两条出路:一是继续进学校读书,但当时家里贫困,已经交不起学费;二是离家外出找事做养活自己。这时,萍乡刚好解放,解放军进驻了萍乡。我毅然选择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什么要参加解放军?这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现实而决定的。   1944年,在萍乡境内驻扎着国民党58军的部队。一个炎热的傍晚,村里的父老乡亲都在庭院中纳凉,村口的小
期刊
她身材偏瘦,却总是精神焕发,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她身材不高,却时刻担负着全市老干部大“家长”的重担毫不懈怠。她上为市委分忧,下为老干部解难,人们钦佩地称她是好参谋、好班长,又是老干部们的好服务员。她就是中共萍乡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张焕英。   张焕英从事老干部工作20年,她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走访看望老干部,在清新和煦的晨风中,在落日熔金的晚霞里,留下了她为老干部服务的忙碌身影。     积极主动
期刊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敢相信父母竟会相伴到老。   父亲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整天奔波忙碌。从记事起,我们几个孩子就经常接连几天看不到父亲的踪影。每当向母亲问及父亲,她便会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你爸爸单位又加班了。”  偶尔父亲回家,家中也往往充斥着火药味儿,父母都是急性子,天生的火药桶,有一点火星就能引发“战争”。父亲埋怨母亲不会料理家务,母亲责怪父亲把家当成了旅馆。争吵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升级,争
期刊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回顾历史,当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以打响反对国民党武装的第一枪为标志,创建自己的军队,并领导革命战争开始时,我仅十岁。   随着毛主席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我们江西老家赣南一带,越来越多的人为反抗旧社会地主老财的欺压,参加了红军。我是在1933年9月,国民党以百万大军进攻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时,由于都老家,参加了归红一军团
期刊
饮食调节 吃出健康     文蔡嘉   夏季气温升高,人的食欲也随着发生改变,此时人的肠胃功能最弱,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肠胃疾病。夏季要把好开口关,吃出健康,讲究饮食调节,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适当吃苦味食物     在一日三餐中,注意多吃些苦味的食物。苦味的食物虽然味道上不是那么合口,不过却是暑日的健康食品。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三伏天气里
期刊
庐山素有“春有锦绣之花,夏有石门涧云”之说。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地处峡谷,地势平坦,夏天从东南方吹来湿润的季风和峡谷中阴凉的空气相遇,立即形成云雾,前簇后拥推上涧来。石门涧堪称是由奇峰、怪石、飞瀑、碧潭、幽洞、秀壑并缀而成的一处胜境。南朝谢灵运在此筑“石门精舍”,晋代高僧慧远曾到此作文赋诗,还有李白、白居易等文坛巨星都曾到此,留下了与石门之奇同传不朽的诗文。   在庐山众多的瀑布中,李白吟诗的黄岩
期刊
在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原院长郭洪祥将军的介绍下,记者最近到北京复兴路26号大院采访了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全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理事长、江西籍将军郭振峰。   郭振峰的父亲郭应春是上世纪30年代初入伍的老红军,在江西革命根据地曾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警卫员;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北京军区坦克一师师长、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等重要职务。郭振峰从大学毕业以后,也一直在装甲兵系统工作,并被授予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