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张照片,是我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的合影。一张是在1983年10月29日,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天我向他敬酒祝贺;另一张是在10年后的1993年10月29日,在中国工会十二大第一次执委会上他同我的合影。
这两张照片,既记录了我作为新华社记者,自中国工会“九大”到“十二大”的采访经历,更记录了倪志福对我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这20多年中,这位工人出身的党和国家领导对我提出的采访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但他同我的每次谈话都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职工群众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1991年3月,他在北京西郊宾馆同我谈话的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不时重现眼前。
“职工群众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倪志福开门见山地这样提出问题。他认为,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离开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切实尊重和发挥职工群众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他说:“职工依照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管理社会事务,是《宪法》赋予的根本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体现。职工群众参与管理的权利,应该体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各级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的全过程。”他怕我听不明白,进而详细地阐述说,制定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以及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分配、廉政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都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贯彻执行情况要及时向他们通报,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予以高度重视。他殷切希望全国各族职工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弘扬主人翁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刻苦钻研,善于创新,为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宏伟目标献计出力,建功立业。
今年春天,倪志福同志离我们远去了。今天公开这两张照片,也是我对志福同志的最好缅怀。
这两张照片,既记录了我作为新华社记者,自中国工会“九大”到“十二大”的采访经历,更记录了倪志福对我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这20多年中,这位工人出身的党和国家领导对我提出的采访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但他同我的每次谈话都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职工群众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1991年3月,他在北京西郊宾馆同我谈话的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不时重现眼前。
“职工群众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倪志福开门见山地这样提出问题。他认为,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离开工人阶级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切实尊重和发挥职工群众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作用。他说:“职工依照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管理社会事务,是《宪法》赋予的根本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体现。职工群众参与管理的权利,应该体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各级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的全过程。”他怕我听不明白,进而详细地阐述说,制定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以及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分配、廉政建设等重大方针政策,都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贯彻执行情况要及时向他们通报,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予以高度重视。他殷切希望全国各族职工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弘扬主人翁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刻苦钻研,善于创新,为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宏伟目标献计出力,建功立业。
今年春天,倪志福同志离我们远去了。今天公开这两张照片,也是我对志福同志的最好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