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间歇脉冲输注应用于单胎头位初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

来源 :中外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程控间歇脉冲输注应用于单胎头位初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分析.方法:将本院2020年1-10月选择6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持续输注镇痛,观察组30例,给予程控间歇脉冲输注镇痛,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疼痛评分、分娩相关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及T5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CA追加次数、用药总量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控间歇脉冲输注应用于单胎头位初产妇可有效降低疼痛度,改善分娩情况,从而提高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全视网膜光凝术(M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DR患者74例(96眼),按照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7例46眼)及改良组(37例50眼).常规组给予传统全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改良组给予MPR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血清指标(VEGF、ET-1)、新生血管消失率及无灌注区消退率.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60例腹型HSP患儿,依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记录两组皮疹消退时间、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1例患有糖尿病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设为糖尿病组,并选取同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无糖尿病的71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作为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牙源性感染是导致两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主要病因,两组感染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受累2个以上间隙比例大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
目的:分析探究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0月福建省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52例,选用方便抽样法分为对照组76例及观察组7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及疾病认知评分作为具体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远远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疾病认知评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早期下床活动对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下床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恢复指标、疼痛评分及护理前后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恢复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分析滑肠通便片联合健胃益肠宁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将接受滑肠通便片联合健胃益肠宁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接受乳果糖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90.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研究紧急内镜检查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内镜检查时机分为紧急内镜组及早期内镜组,各50例,紧急内镜组于就诊后6 h内实施内镜检查,早期内镜组于就诊后6~24 h实施内镜检查,对比两组30 d死亡率、30 d内再出血率、活动性出血及血管溃疡诊断率差异.结果:紧急内镜组30 d死亡率、30 d内再出血率分别为8.00%、12.00%,略高于早期内镜组的6.00%、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剖宫产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12月全年在本院产科就诊的足月单胎初产剖宫产269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均于产后7~8周就诊),把临产前剖宫产160例产妇作为A组,临产后剖宫产109例产妇作为B组,统计和比较两组盆底功能.结果:A组、B组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者分别占23.75%和18.35%;手测盆底肌综合肌力<3级者分别占73.13%和76.15%,两组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情况、综合肌力水平0.05).结论:临产前、后剖宫产产妇均可发生PFD及手
目的:探讨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普外科实习生中抽选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0名,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教学,对照组50名,实施传统方式教学,比较两组总满意度、考核总成绩、教学方法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意力及兴趣培养、内容理解及知识记忆、自主思考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1、2、3 d的VAS评分,测定术前、术后血清TNF-α、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