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读写结合教学 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来源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教师调动一切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逐步领悟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对于没有完全具备独立阅读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孩子来说,阅读教学是沟通读写结合的最佳渠道,是获取读写知识、培养读写能力的主要来源和重要手段。为此,我尝试着把阅读课改革成“读写型”课堂结构,使其读写双双受益。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对语文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
  Emphasis on teaching literacy to promote students' language combined with increased levels of
  Qu Yun-fang
  【Abstract】Teaching of reading is an integrated arts, teachers need to mobilize all effective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ausing students to resonate engage students hands-on brain,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texts. Literacy is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efficiency of an important way. Not fully equipped for independent reading and independent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a child, reading literacy teaching is combined with the best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is to acquire literacy knowledge, develop the main source of literacy and important means. To this end, I try to put the reform into a reading lesson "read-type" classroom structure to benefit both reading and writing. Especially i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success on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teaching has a great influence.
  【Key words】Primary language; Literacy combined; Reading instruction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作文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将语文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怎样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下面就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谈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显著特点
  语文是指导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它具有传授知识、教给方法、进行思想教育的三大功能,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识字、阅读、作文,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和发展观察、思维、表达等能力。识字、阅读、作文,是语文的三个方面,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作文的前提和先导,作文又巩固了识字,提高了阅读,三者辩证地存在于语文的统一体之中。
  识字,不仅要求读准字音、认准字型,更要理解定义、用字组词,然后把这个词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运用。无论是分散识字还是集中识字,教师总是让学生理解字义去组词以至说话,这其中就隐含着阅读和作文的因素。阅读可以巩固识字成果,同时又学习了写作知识、方法,为作文打下基础;作文要用字、词组成完整通顺的句子,这功夫来自识字和阅读;作文要连句成段,谋篇布局,开头、结尾,详写、略写,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生动具体,这又促进了阅读的加深和阅读面的开拓。三者相辅相成的中心连线就是读写结合。不进行读写结合就无语文可言,语文的任务和要求也根本无法达到,可以说,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讲究读写结合。
  二、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根据农村学校学生好奇心大、乐于参与的特点,在校园内多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在活动中引发阅读兴趣。例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阅读比赛、写作比赛等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曾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使学生乐于读书。
  三、在精心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
  读书只有达到善读的地步,才能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指导意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所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才能渐有提高。”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习写一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真挚的思想感情,达到以读带写这一教学目的。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神情的词句去体会父亲的内心活动;抓住作者描写时间的句子,去体会父亲挖废墟的艰辛和父亲心中坚定的信念及浓浓的父爱;通过对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的感悟,去体会父亲的坚强和伟大的爱。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描写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来体现这一写作方法。课后再让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写一写人,练一次笔,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四、勤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常常做,不怕千难万阻;日日行,不怕千山万水。”勤写勤练,才能练出好的作文。只有经常动笔,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才能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愿写到想写;从凑字数到文思如泉涌;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准备好练习本,准备随时练习写句子,写片段。练习成篇的作文应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地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贪多、囫囵吞枣。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的练习方式也力求多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孩子兴趣入手。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更全面。
  五、把阅读形成的积累运用到日记中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将习作置于现实生活中。要鼓励学生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
  六、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读写训练
  让学生多读生活,多写生活。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如要求学生在自己的采蜜本上,一定要坚持一边阅读,一边作笔记。这样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子,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研究探索读写关系,将读与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反复训练,螺旋上升,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该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与各位同行共勉。  1.认真备课,因材施教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五篇文章。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提出了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这是我们教师进行单元每篇文章教学的依据。依据这个总
期刊
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仍然采用的是有着巨大滞后性的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有用信息的利用率。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学校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保持档案管理的先进性。  一、目前学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存在的问题  学校档案的管理是以信息化为依托,以分享资源为目标,以提高教学服务质量为要求的档案管理。作为保有教育教学活动第一手资料的学校档案,自然
期刊
【摘要】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同时也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如何把握数学课的教学用语,主要做到“准确得体”“言简意赅”“理性幽默”。准确性是教师课堂语言的灵魂,得体的评价语言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课堂语言的实效性就是要达到给学生感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
期刊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战胜困难,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期刊
每个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后进生,如果班主任对后进生不加于教育,任其发展,不仅班级纪律难管,同时班级的前途也无望,所以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长期以来都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如果对后进生教育方法得当,就能促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进步,反之,就会使他们的学习和纪律更加落后。在实践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  一、班主任应具备较强的素质  班主任是一个
期刊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结合我校的管理经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有三大要素,即三个梯队建设,三个平台建设和三支队伍建设。  一、抓好三个梯队建设  第一是老教师梯队。任何一个学校,传帮带的传统力量不容忽视,老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航标,是学校发展的见证和功臣,他们身上的宝贵经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财富,他们的榜样示范是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
期刊
【摘要】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生活!”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广西开展几年了,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点反思:给孩子一个什么语言课堂?①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②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③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④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How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teachin
期刊
“双差生”是指在班上纪律和学习方面表现差的学生。近年来,随着孩子数量的逐年减少,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社会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加之孩子本身自制能力差等原因,促使了“双差生”的形成。从而,致使大多数班级都有不发数量的“双差生”的存在,他们虽然为数不多,但能量颇大。因此,教育和转化“双差生”的问题一直是学校和老师心头的一大难题,如不认真解决,将会直接影响班级的面貌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素质教育
期刊
现代中学生经常会自豪的说这样一句话:“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是未来的主人”。是的,新世纪的接班人的确非常幸福,的确应该自豪,但是他们肩负着的责任也非常重大。为了担负起时代要求以及历史重任,他们首先需要的是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为此,学生应该有意识的认真学习,锻炼身体并且培养健康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自我控制。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的人通常就是拥有管制自己,监督自己,激发自己的能力的人。  如果一辆汽车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学习更能充分地发挥人的潜能和独特优势,也就是通过自主可以带来变化、更新、重建的学习。自主学习对于生活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必备的生存方式。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凭借重复性的、机械性的技能是难于立足于社会的,因为这种机械操作早晚都将被自动化所代替。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中具有主动驾驭知识的积极状态,具有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以弥补自身劣势的意识,在学习中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