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中的审美情趣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有别于其它科目,主要原因是“中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收录的主体是大量优美的威信中外名家的名篇,这些文学作品能够作为介质來熏陶感染学生,从而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建构起审美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简言之,是客观事物所共有的与人的生活、心理相协调,因而能使人赏心悦目。审美,则是人作为主体对具有美的我的事物进行审视、鉴赏的一种精神活动。文学鉴赏理论告诉我们,文学鉴赏具有审美性质,是一种“披文入理”、“动情观照”的艺术审美活动。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审美经验,对作品形象进行补充、丰富、加工、改造的过程,通过这些主观性活动,他们的意志、思想、观念、情操等方面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二、审美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促使其它各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素质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其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人。而审美教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渗透到其它方面中去,对学生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首先,它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鼓舞学生创造性的改造主观世界。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养成,可引导其欣赏美好的事物和感人的形象,产生美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从而美化灵魂,受到主动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为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奋发向上。审美与求知是相辅相成、互为体用的。它对开拓学生视野、认识人生、了解社会、增长智慧、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另外,审美情趣与学生的体育、劳技等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生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三、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增强学生为社会尽义务的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审美情趣作用于文学作品,迸发出的心灵闪光,表达为中学生能主动而非被动或盲目地接受纯知识教育,而是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领会其中的人情美、人性美、人文美,并进而建立适于自己的审美体系和审美思维方式,这能使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健康的成长,并且把美的因子外化,促进自我发展和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孔子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毛诗序》中也有“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精辟论断。放开去说,其它文学作品这种功能的产生非崇高的审美情趣是达不到的。
  四、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
  1.美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观,而教师作为主导,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审美建设便摆在第一位置。老师的审美标准、审美品位对学生起导向作用,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师责品德、文化修养、语言行为等。
  2.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要确立学生的辩证思维。思辩是正确审美的前提,没有辩证和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就不能从美中发现丑或从丑中发现美。甚至会滞于表层,不能从深层上审视事理。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
  3.在具体的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思想内容、领略艺术风格,并将其深含的精神品质发扬出来,要克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思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文学作品是作者借助语言、形象、情节和情感等反映自己对人生、社会、价值等的理性思考。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经历,获取其思想价值外,还须教会学生以艺术的审美眼光去对待作品中的人、事、物、情。因此,我们在讲《荷塘月色》《滕王阁弃》等课文时,要赏析它们的艺术美;而学习诸如《谏太宗十思疏》《伶官传序》等篇章时,则着重领略其思想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鉴赏作品,产生审美感受。
  4.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融入课堂,以作品的语言特点、内容主旨、人物事件为媒介,塑学生的纯洁灵魂、高尚品德、人文素质。文学鉴赏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实质上是作品的美质特性作用于学生的思维,生发出真善美的感染力。因此,学生能在走进走出的过程中,自觉的接受精神和艺术价值的二重价值。
  5.注重跨学科教育,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素质教育中,任何一科都不能单独地进行,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的审美内容社会性、人文性之外,还包括它的自然性,这些教学要培养出学生全方位的审美情趣,就不能也不应忽视“横跨式”的教学法体式。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长期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累出更多的经验教训,为早日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目标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1.前言汽车齿轮和轴等重要零件大多应用渗碳和碳氮共渗处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残留奥氏体。关于这种残留奥氏体的功过,早就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残留奥氏体的影响,大多与残留应
本研究以尾叶桉U6无性系种子萌发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对预培养时间、侵染液pH以及共培养时间等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尾叶桉遗传转化体系。PCR和RT-PCR分析表明,RS-AFP
地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空间信息查询、发布与辅助领导决策的一项新技术,它已广泛应用到了许多的领域。本文针对当前海洋工程建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研究了NdFe12-xVxNδ各向同性粉末的结构和永磁性能,发现在700-900℃退火机械合金化粉末时,除了钒含量x=1的样品在750℃以下退火时,晶化不完全,有大量的α-Fe(V)相析出外,其科的样品在700-900℃退火温度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脂多糖,LPS)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方法利用脂多糖以及人单核细胞系(THP-1)模拟晶状体上皮细胞炎症微环境,利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脂多糖单
青年女教师王丽丽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教学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我们班在全乡统一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多次被评为地、市、省级优秀教师。
为了探讨微量Zr、Ti对热锻态QAl10-4-4合金"缓冷脆性"的影响,熔铸了Cu10A14Fe4Ni0.3Zr和Cu10A14Fe4Ni0.3Ti两种合金,测定了合金锻态及不同退火状态下的拉伸力学性能,并用光学
利用交流电源,通过控制电解液组成及其浓度,在恒流条件下实现了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黑化一体化处理.研究显示,钒酸盐对微弧氧化陶瓷膜的黑化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显微硬度及全
NaCo2O4是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一种热电材料,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和溶胶一凝胶法对NaCo2O4以及Na位掺杂K、Ca、Sr、Ce试样进行制备研究.选择合适的
研究了染料敏化TiO2纳米晶多孔薄膜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转换性质,采用溶胶-凝胶法滚压涂层制备了TiO2纳米晶多孔薄膜,在无水乙醇中利用薄膜吸附染料2,2'-联吡啶-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