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乙烯载体催化剂及其气相聚合行为

来源 :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出以聚乙烯粉末为载体的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 ,在特定的催化体系中 ,它能取代二氧化硅载体使催化剂呈现良好的催化活性 ,同时使聚合产物保持较好的颗粒形态。与二氧化硅载体催化剂相比 ,聚乙烯载体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聚合速率平稳 ,在气相反应中流动性好 ,制备原料简单易得 ,聚乙烯产物的灰份含量低。本文着重研究了载体颗粒大小、用量及BuMgCl/TiCl4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同时也考察了聚乙烯载体催化剂的聚合行为。 The ethylene 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with polyethylene powder as carrier has been developed. It can replace the silica carrier in the specific catalyst system to make the catalyst show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and keep the polymerization product in good particle shape. Compared with the silica carrier catalyst, the polyethylene carrier catalyst ha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stable polymerization rate, good liquidity in the gas phase reaction, simple and easy preparation of the raw materials and low ash content of the polyethylene produ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ize of the carrier particles, the amount of the catalyst and the molar ratio of BuMgCl / TiCl4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and also examines the polymerization behavior of the polyethylene carrier catalyst.
其他文献
人员激励是最古老的管理难题之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化,管理结构的日益复杂,人们对管理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当前,全新的现代管理思想体系已基本形
期刊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中国作物学会 (英文名称 :THECROPSCIENCESOCIETYOFCHINA ,简称CSSC)。第二条本会是由中国农作物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 ,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 ,是公益性的法人社会团
有位作者曾经写道:“当人们真正科学地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理智的思考面临的严峻现实时,理性精神和规律意识容易把人们引向高尚的境界.”他还写道,"科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从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钒中毒机理出发 ,研制出一种高岭土型抗钒助催化剂。试验表明 ,当助剂的基质负载钒后 ,基质中容易生成含钒莫来石 ,可将部分钒钝化 ;以高岭土为原料 ,
目的通过PET/CT与PET/MR SUVmax的配对比较,评价PET/MR定量分析的能力。方法150例在同天先后接受PET/CT及PET/MR检查的具有肿瘤相关主诉患者纳入该研究。其中男86例[平均年龄(53.63±13.05)岁],女64例[平均年龄(50.28±11.23)岁]。PET/MR检查:躯干部MRI扫描采用横轴位三维容量呼吸保持T1加权,T2抑脂加权快速自旋回波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
目的 比较诊断期及治疗期碘[131I]化钠胶囊与口服液在格雷夫斯病(GD)患者体内的血液药代动力学及患者甲状腺摄碘率的差异,评价两者治疗G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平行、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44例GD患者[男14例,女30例,年龄(33.84±4.96)岁].其中试验组(A组,22例)诊断期口服碘[131I]化钠口服液,治疗期口服碘[131I]化钠胶囊;对照组(B组,22例)反
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油气田企业面临着四个挑战:一是国内石油生产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挑战;二是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的挑
目的分析影响孤立性肺结节(SPN)恶性概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Pubmed、EMbase从建库到2018年12月关于SPN良恶性预测模型的原始研究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进行数据独立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文献中纳入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