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酒单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14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aesler 2003设拉子Old Bastard红酒
  18世纪40年代,Kaesler家族从西里西亚(Silesia)移民到澳大利亚。1893年,其家族成员在巴罗沙谷(Barossa Valley)的灌木丛中开拓出一块约96公顷的土地,并在那里种植了各种葡萄,种类包括:设拉子(Shiraz)、歌海娜(Grenache)、幕尔伟德(Mourvedre)(也称Mataro),还有一种当时被称为白贺美特(White Hermitage)而现在被称为赛美蓉(Semillon)的葡萄。如今,200多年前播种的一些饱经风霜、缺乏灌溉的设拉子葡萄仍然生长在这片沙壤土地上,并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种下的设拉子葡萄,共同成为许多Kaesler葡萄酒的主要原料。
  Kaesler家族和这些葡萄园后来的主人们从不亲自酿酒。他们把自己种植的葡萄卖给酿酒商Seppelts,这些葡萄是Seppelts生产酒精强化红葡萄酒的重要原料,在20世纪中叶的澳大利亚,Seppelts酿造的加度红酒广受欢迎。幸运的是,Kaesler家族葡萄园的业主们坚决抵制了20世纪80年代的“拔除葡萄计划”。当时,政府向巴罗沙谷的葡萄酒种植者提供补贴,让其拔除设拉子葡萄,改种可以酿造白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因为在当时,用设拉子葡萄酿造的红葡萄酒销路不佳。
  1997年,酒类专家Reid Bosward通过研究Kaesler种植的葡萄而受到启发,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被称为“Old Bastard”的设拉子葡萄。当时,Bosward和他的资助伙伴想为Old Bastard葡萄寻找一片有世界级品质的土地,并且已经走访了纳帕(Napa)、马尔博罗(Marlborough)和法国南部的许多葡萄园。事实证明,Kaesler葡萄园无疑最适合种植Old Bastard葡萄,巧合的是,当时Kaesler葡萄园的所有者正计划将葡萄园转手。于是在1999年,Bosward成功取得了Kaesler葡萄园的所有权,并通过改进灌溉方式和修剪技术对本已上乘的设拉子葡萄进行了精心培育。时至今日,作为Kaesler品牌旗舰标志的“Old Bastard”红酒已是澳大利亚最顶级的红酒品种了。
  就在2003年收获前,一场不期而遇的大暴雨降临了葡萄园,大约有30%的耕种面积受到了大雨侵袭,于是庄园不得不通过手工的方式挑选出没有被破坏掉的果实。相比往年,这一年的产量下降了35%,然而,劫后余生的果实酿造出了高品质的佳酿,正如Bosward所言:“2003年的Old Bastard带给人们的是绝佳的味觉享受。”
  Old Bastard葡萄原酒在不锈钢罐中发酵,每天做两次循环旋转,使葡萄皮得到充分浸渍。而后,有90%的葡萄原酒除渣后分装到橡木桶中,进行乳酸发酵。发酵后的葡萄原酒经过澄清后,再返回到不锈钢罐中与其余10%的原酒共同经过15个月的混装陈酿。最后,不经过任何提纯过滤就可以直接装瓶了。
  深红、醇厚、甘甜,2003年Old Bastard红酒展示出完美黑莓果实的酸性平衡与醇厚口感。它不同于澳大利亚出产的其他大多数同类产品,保持了一贯的和谐香气和无与伦比且复杂多变的口味。
  极品西拉
  不论是在苏富比(Sotheby)拍卖行做古董专家,还是在1992年决意进入红酒王国并创立Colgin酒窖,她始终热情无限。正是这种凡事追求创新的热情,成就了Ann Colgin女士一生的事业。正如大多加利福尼亚高级酿酒商所认同的那样,Colgin酒窖一直是很多极品葡萄酒酿造商的参照样板。虽然Colgin酒窖的产量不大,但其红酒品质实属上乘,其中以赤霞珠(Cabernet Sayvuginon)红酒为主打产品。除事业之外,Colgin女士的另一个挚爱是她的丈夫Joe Wender——一位葡萄酒商兼红酒收藏家。Wender为Colgin酒窖极负盛名的2003年Colgin IX Estate西拉(Syrah)红酒的诞生,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作为一名狂热的北罗恩(Rh?ne)红酒迷,Wender想在纳帕谷(Napa Valley)Pritchard山区的第九葡萄园种植一小片西拉葡萄,Colgin在那里也有自己的酿酒厂。那里的多岩土壤和高海拔地形为罗狄丘葡萄(C?te-R?tie)和贺美特(Hermitage)葡萄的生长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由酿酒商Mark Aubert酿造的2003年Colgin IX Estate西拉红酒,就是这个非凡葡萄酒产地会不断孕育出好酒的最好证明。这款红酒色泽浓重,有着令人愉悦的野生莓果的辛辣口感,入口之后更是散发出滑润的咖啡和烟草的香气。
  轩尼诗(Hennessy)天恒干邑
  轩尼诗(Hennessy)的历史从未曾有过割裂感。Maurice Hennessy作为第八代掌门人,承继了祖辈Richard Hennessy于1765年奠基的家族事业。而调酒大师Yann Fillioux则是Fillioux家族的第七代传人,轩尼诗自创立起,便一直由Fillioux家族传人担任调酒大师。
  和Richard Hennessy一道开创轩尼诗历史的Jean Fillioux 于1800年被提升为酒窖总管,也是在那一年,拿破仑成了法兰西的第一执政人。后来,Jean Fillioux的儿子Christophe Fillioux(1838~1859)子承父业,从此,担任轩尼诗酒窖总管及调酒大师,成为Fillioux家族的传统事业。这些传人分别是:第三代的Emile Fillioux(1859~1890) ,第四代的Alfred Fillioux(1890 ~1941), ,第五代的Raymond Fillioux (1941~1958), 第六代的Maurice Fillioux (1958~ 1991)。   1966年,Yann Fillioux开始在轩尼诗工作,师从叔叔Maurice。经过25年的刻苦学艺,直到叔叔退休,Yann才正式成为轩尼诗的第七任调酒大师。不过如此常年累月的学徒生涯在轩尼诗并不罕见。因为一个轩尼诗的调酒师要学会评酒、选料、判断年份、懂得调合不同的“生命之水”(eauxde-vie),至少也需要花上十年的时间。
  Yann目前负责最负盛名的轩尼诗·李察(Richard Hennessy)以及限量发售的轩尼诗“私人珍传”系列之1873和1865的审核工作。他最近的杰作是天恒干邑(Ellipse),一种融合了7重生命之水的佳酿:每一代Fillioux家族的调酒大师都有精选出最佳年份的生命之水进行珍藏的传统,而天恒干邑的这7重生命之水分别取自1830年、1848年、1875年、1932年、1947年、1972年和1995年。轩尼诗将这7份“生命之水”交融调和,最终成就了干邑史上的旷世杰作——天恒。
  由著名水晶品牌Baccarat的设计师Thomas Bastide设计的椭圆形水晶瓶身,其灵感正来源于葡萄园中常见的椭圆形砾石。瓶身上的7个印记(是水晶工匠在修整时用来固定瓶身的铁扦之烙印),象征着7重生命之水和Fillioux家族7代人的精湛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轩尼诗天恒干邑的酒精含量比通常的43.5度略高。毫无疑问,天恒干邑生来优雅高贵,但更令人赞叹的是它集中了香草、香料和干果的馥郁。而些许的橡木幽香,既未遮盖干邑本身的永恒醇香,还增添了一缕清暖舒适的口感。
  动人的数字
  近几年,旧金山南海岸已然成为投资机遇的温床:它是电信巨头AT&T 工业园的所在地,这里美食餐厅云集,并拥有欣赏这个城市海湾桥景的绝佳视角……而现在,这里又多了一家酿酒厂。坐落在50号码头的209 号酒厂属于Leslie Rudd,他也是纳帕溪谷的Rudd葡萄园和酒厂,以及Dean & DeLuca超市(美国顶级超市品牌)的老板。209号杜松子酒(No. 209 Gin)由苏格兰调酒师Colin MacPhail精心调制而成,具有刺柏的芬芳,天鹅绒的质感,一点点辛辣,还夹杂着清晰的鸢尾草和当归的味道。
  三重皇冠
  欧肯特轩(Auchentoshan)现在由Morrison Bowmore(为日本三得利集团旗下品牌)出品。其酒厂坐落在苏格兰低地(lowland),靠近格拉斯哥。不过这里的水来自高地(highland)。欧肯特轩在苏格兰威士忌中独树一帜,它不仅经过三重蒸馏(苏格兰威士忌很少经过三种蒸馏),微微的泥炭气息令其味道更加滑润精妙。欧肯特轩32年低地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是一种由雪利酒桶盛装的限量产品,深沉、醇厚,略带辛辣。它混有蜂蜜、西班牙甜雪利、烟草、果脯和皮草的香味,绝对余香绕口。
  串串炮
  通常grappa是采用果渣蒸馏而成,并且不经过陈酿,色泽呈白色或者叫无色,而格拉巴酿酒商诺妮(Nonino)采用全部的发酵产物——带有果皮、果肉、籽以及原酒的混合物进行蒸馏,酿出了独一无二的诺妮ùE La Riserva dei Cent’Anni白兰地)。混合着成熟的草木芬芳、椒料、焦糖、香草的诺妮酒呈现出金琥珀色,有点朴素,有点辛辣,并且一阵一阵,历久弥香。ùE La Riserva dei Cent’Anni的酿造工艺与其他的格拉巴酒蒸馏法并无大异,保留了酒本身的纯正口感以及葡萄的原香。这款用多个品种的葡萄酿造的酒,经过12年陈醋之后才最终装瓶问世。诺妮还出品其他系列的ùE白兰地。
  甘蔗朗姆
  Rhum agricoles(一种以甘蔗汁而非蜜糖为发酵原料的朗姆酒)是产量仅占朗姆酒总产量3%的稀缺酒品。这种酒产自法属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瓜德罗普岛(Guadeloupe)和玛丽·加兰特岛(Marie Galante)。Rhum agricoles由一些特殊品种的甘蔗严格萃取而成,如Depaz Blue Cane Rhum Agricole,就是由马提尼克岛上的蓝甘蔗提炼而成,最近已经成功销往美国市场。它既有XO般的丝般润滑与无限醇和,又有甘蔗的甜美鲜香。
  白色热力
  金色龙舌兰(reposado)和陈年龙舌兰(a?ejo tequilas)因为吸收了橡木桶的芳香,味道自然不在话下,不过白龙舌兰(blanco tequilas)才是最为纯正的龙舌兰酒。在瓶塞开启的刹那,Partida白龙舌兰流露出至纯的龙舌兰香氛。在开瓶瞬间释放出龙舌兰香气后,你还能嗅到Partida温和而略带香气的辛辣味道。这一品牌始创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Jalisco)的阿马特兰(Amatitán),由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拥有约2023公顷产业的Partida家族所经营,其创始人为Don Enrique Partida。
  到底会不会喝酒?
  爱吃可以分为好几种,有人是为了享受,有人为了吃饱。饮酒也为如此。西方科学说是基因,玄学说是命,总之羡慕吃不胖的人,羡慕酒量好的人。
  做菜是科学,必须要有科学的精神来面对、来处理,如果随便做那往往是经验的累积,在无数失败过去,体验好料理必须有好的食材,还有精准的手法,做料理像是在处理事情,在心中先模拟菜样、选择处理方式、烹调过程、酱料搭配,才能在厨房下手执行。
  酒也是一样,白酒、黄酒、啤酒还好,喝来喝去一个味。葡萄酒就不行,年份、产区、葡萄品种酿酒师得通通顾虑,喝葡萄酒是挑战也是感受,酒瓶里的博大精深可以简单地大口畅饮,也可以翻书倒柜上网查资讯。   喝!是绝对的,酒未入口不知好坏,通常以它的香气来做初步辨别,喜欢研究葡萄酒的,闻闻味道心里就有底。许多朋友爱喝,却不想伤脑筋,喝酒追求的是香气、是诱人的酒体、是微醺,一旦成了各式分析,实在痛苦,看书、看分数喝酒没兴趣,不是每个人都是巴士德天天坐在实验室里,他发现细菌还是拿破仑三世的要求。
  现在更流行喝有机、自然有机、动力有机,一堆机!到底是在喝酒还是在追求机?反正喝多了就是不健康,有没有机有什么关系。好酒庄不会强调自己有没有机。
  我是有小小追求的人,不求喝拉菲DRC,只求喝杯酒放松心情,买酒不可避免担心酒不好喝,吃肉怕长肉,运动怕累、怕疲劳,就是这么点破事老纠结自己。
  喝酒该是件简单的事,葡萄酒看似复杂有学问、有文化,那是 “有追求的人干的事”,如果你要简单点,可以用杯子来克服好喝与不好喝的问题。内地满天铺地的葡萄酒培训、葡萄酒讲座,没有哪个老师会告诉你,杯子才是关键。说了就下课了,谁还上课啊!
  喝了这么多年的酒,还是对酒杯好奇,“好奇害死人” ! 听了每间酒杯公司说的天花乱坠,不知不觉买了一堆的酒杯, 家里各式各样的酒杯, 倒多增加了喝酒时的选择,人啊!有时候就是要受刺激、要给点打击,然后就明白了。
  我怎么被打击就不细说,幸运的是过程很残酷、时间很短暂,总之我傻了好一段时间,结论是只要选两种杯子的类型:一种喝波尔多与赤霞珠/加本力苏维翁,一种选喝黑皮诺博艮第就可以。前者的酒杯高瘦,开口比较大,后者有个圆滚滚的肚皮,酒杯开口较小。
  可别小看这两者差异,会瞬间将葡萄酒从天摔到地,从地飞上天。规则说得多,你就看得晕,总之家里备上这两种杯子,体验喝酒人生大不同。
  波尔多/赤霞珠的杯子会让好的酒更有张力,呈现出更多的橡木桶香气与浑厚的酒体,反之,若是一款简单果香多酒体轻快的酒,适合在圆滚滚的黑皮诺的酒杯里,因为大肚让酒香挥法更多、更丰富、更讨喜,小的开口会把酒体集中,品尝起来酒体会更具果香、更浓郁。饱满型酒体的葡萄酒若是在黑皮诺的杯子,就会香气太张扬、太乱,口感变得太涩、太零散。
  喝酒啊!就是快乐就好、开心就好,两种杯子都有了,回家自己试试,顺带一提,啤酒黄酒用了好喝多了,白酒敬谢不敏。
其他文献
数字化技术已然渗透至各个消费行业,并彻底转变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为了提供出色的客户体验,品牌必须摆脱熟悉的传统营销方式。为此,首席营销官需要建立全新的制胜能力。企业需根据发展的战略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数字化营销模式,并重点培养一系列关键的数字化营销能力。  我们认为卓有成效的数字化营销模式有四类:数字化品牌建设者、客户体验设计者、需求创造者以及产品创新者。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营销活动可能涉及这四大模
期刊
回顾互联网20周年,绕不开的,是黑客精神。1970年代,冷战的巅峰时期,鉴于核战对通信系统的破坏力,美国军方研发了互联网,特意将其设计成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这种设计思想与发端于1960年代的黑客精神合拍。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源于这种自发的创新冲动,经历过一个“黑客”阶段,雅虎自然也不例外。  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黑客的概念经过了广泛地传播、流变与跨语言文化的译解,不同语境下的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各不相同,
期刊
在华尔街,绝大部分交易员都会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投资决策,而非基于经验和直觉。  投资失败最常见的罪魁祸首就是“认知偏误”。一旦我们认为自己发现了某种规律,我们就开始忽视那些与之相反的证据。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在寻找能证实自己观点的证据,让心理虚构统治我们的认知。  因此投资者正日益重视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将其用于预判市场走势和规避风险,这也预示着新一轮投资方式的革命即将到来。  在资本市场
期刊
小米通过短短3年的时间里,构筑了手机、MIUI、米聊的移动“三驾马车”,这是一个围绕着小米手机的小米生态系统,小米基于安卓深度定制了自己的MIUI系统,生态系统就是指围绕它而打造的一个庞大移动互联网平台。而阿里巴巴同样是一个独特的电商生态系统公司:数据为土壤,底层是淘宝集市,从集市中长出了天猫、航旅、音乐等诸多业务。  同样,科通芯城作为中国首家IC元器件自营电商,从最初的“E-Commerce”
期刊
全民幸福嘉年华亲子活动正火爆上演。  2013年11月23日,中国民生银行“幸福嘉年华”社区家庭联谊赛在北京广安体育馆举行。来自中国民生银行小区客户的数百个家庭参与了这场嘉年华。  大家欢聚一堂,玩游戏、赢大奖、促友谊,在嘉年华的愉悦气氛中共同感受中国民生银行的真挚民生情。初冬略微寒冷的下午,嘉年华温暖着现场每个人的心怀。  正如“我们不可以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一样,中国民生银行组织的现场种
期刊
在第17届北京科博会上,智能“居家养老远程查看的系统”前吸引了不少人观看。一位老人被邀请坐在椅子上,当他站起离身时,一旁的电脑屏幕立马蹦出了一条信息:“老人已离椅活动。”拿起一根拐杖行走,电子显示屏上马上出现“拄杖行走”,感应器捕捉到老人的行动后,会传输到儿女使用的手机上,能让子女实时监控家里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各项指标。  据介绍,这套系统还可将老人的起居生活规律及与老人子女的联络方式进行记录,
期刊
在苹果官方网站5月2日的内容更新中,其负责零售和线上商店业务的新上任高级副总裁安吉拉·阿伦德茨(Angela Ahrendts)被放置在苹果领导花名册,表明她正式加入苹果公司。  阿伦德茨的简历显示,她将直接向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报告工作。此前,库克一直临时领导苹果零售部门工作,这样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阿伦德茨填补的是约翰·布鲁韦特(John Browett)于2012年1
期刊
打开、关闭车窗、调整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后备厢开启关闭,这些零碎的功能都可以通过一块屏幕来完成,可以是车载控制面板,也可以是手机或电脑远程搞定。  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与汽车的结合,智能汽车的“中控台”之争正愈演愈烈,谁掌握了与车载智能设备、导航和路径引导的专利,谁就有可能成为该行业的市场主导者。  不过,有了诺基亚的前车之鉴,传统汽车厂商没有坐以待毙。以福特、丰田、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汽车企业纷纷
期刊
没带手机?汽车也可以打电话了。该启程了,想去哪儿,直接和你的汽车“讲话”即可。不想说话了,它甚至可以在你拉开车门之前根据你最近的电话记录、电子邮件和短信内容预测出目的地,并提供道路信息、到达时间预测和路线选择。  这并非天方夜谭。前不久,苹果公司出人意料地正式发布了自己的车载系统CarPlay,将这一切变为了可能。  iPhone手机的绝大部分基础功能,CarPlay都可以通过汽车的控制面板来使用
期刊
他曾红极华尔街一时,在90年代因涉及1亿美元的股市欺诈罪入狱。2013年圣诞节期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了一部讲述他经历的电影,在美国热映。  他就是好莱坞电影《华尔街之狼》男主人公的原型、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Jordan Belfort),如今他也回归商界,为顶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教它们如何恪守道德。  虽然已年过50,乔丹·贝尔福特仍长着一副推销员的标准模样:一口洁白闪亮的牙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