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和创新性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学生时代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考试,高考的成绩将成为影响我们未来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在语文科目中,作文成绩更是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很大比重。在历届的高考结束后,满分作文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作文成绩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逐渐重视以及人们对文化认识的提高,语文作文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高考的应付工具,而是对学生整体文学素养的提升,因此,语文作文的教育贯穿了整个高中。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在不断地创新高中作文教育方式,希望用更新颖独特的教育來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有质的飞跃。此时,高中语文作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尤为重要,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看到质的改变。
  一、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1.过于注重华丽的语言,忽略了作文的实用性
  优美的言辞,华丽的语句固然能提升整体作文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但是,过于追求语言的艺术性,而不加节制的使用则容易让整篇作文显得虚无、空洞,使得作文失去了实用性。如,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容易本末倒置,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与优美,通过在教材、参考资料、范文等内容中挑选出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对其进行参考。朗诵,缺少对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单单依靠已有的语句积累来进行写作,极易迷失写作方向。在此作文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作文大多是通过华丽语句堆砌而成,文章结构不清,立意模糊,内容空洞,作文描述与题目要求相差甚远,达不到高中语文作文的实用性标准。
  2.作文教学模式化,磨灭了作文的创新性
  随着课程体制的改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仍有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以往的作文教学方式,这极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要求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在切合题意的基础上提升文章的创新性。而是依旧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审题,接着指导学生如何立框架、选材、开头语结尾,更甚者直接用范文当做案例。这无疑是给学生带上思维枷锁,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使学生想为作文增添创新元素,突显文章特色,终究会因为定向思维的影响而使得最后的作文成品在写作模式上如出一辙。这种流水线式的作文教学方式,不仅模式化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更磨灭了作文的创新性,与我国新课程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
  二、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
  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是通过一系列培养练习,使得学生在高中时期提高写作能力,在面临高考大关时让学生能够掌握作文得分点,提高语文整体分数。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备考,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并不会阻碍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首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作文得分的一些亮点,例如,作文要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需要有一个简短鲜明、独树一帜的作文开头,有一个画龙点睛、大气磅礴的对作文很好总结的完美结尾,这样的作文就自然而然地能够脱颖而出。从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出发,对学生教学可以采取分段培养,各个击破的方法。例如对于如何把握不同文章类型的亮点和得分点进行讲解,对于一般象征性的作文要求,要通过叙事的方式方法找到象征的主体,并要把象征主体表现出来且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比如以“向往绿色”为题目的高考作文,从含义角度分析,“向往绿色”是不可拆装和割裂的整体,不能将理解成“向往+绿色”的机械拼接,这是必须警惕的常见误区,也是审题成败的关键所在;从语法角度分析,标题“向往绿色”是一个“动词+名词”的支配短语,“向往”是行为取向,“绿色”是目标定位。至于“绿色”是什么,范围很广,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诠释与界定,可以是“标志”,如文明、通畅、环保、科学、发展、卫生、优质、安全、快捷、高效等;也可以是“象征”,如生命、生机、自由、希望、和谐、进步、活力、憧憬、理想等。文章只要能围绕“向往绿色”这一中心,充分体现“人中有人”,就完全可以打造出各式各樣的优秀作品,就能在高考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例如对于文章的开头练习,要掌握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不同的开头,可以通过日记或者周记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学生进行培养,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的要点,从而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三、提高高中作文的创新性
  想象力和多角度思考是创新的双翼。首先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高中生在年龄和心理特征上,正处于一个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同时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和幻想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很多人和事之间的关系都会产生很多假设式的想法,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联想,当然也可以带学生外出参观、访问、看电影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空间。例如,《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是重点描写了以拙政园、狮子林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名园,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课程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视频供学生观看,同时加以音乐背景和人文讲解,对学生想象力的拓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培养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用性的培养,也要注重创新性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写作实用性的培养,可以使作文更吸引读者的目光,并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写作的创新性,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的想象和编造,而是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实现实用性和创新性两者的结合。双管齐下,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成绩得到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凌青.写身边事,道寻常理———唤醒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J].群文天地,2011(14).
  [2]杜康林.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7).
  [3]王瑞霞.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的精神: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门基本功课,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写作是语言的输出过程,是听、说、读 、写的綜合反映,直接反映学生水平的高低。新课标指出:“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的能力。”  关键词:积累词汇;强化思维;反馈信息;活学活用;关爱学生  一提起写作,我们就会想起汉语写作。看着题目要求,稍作思考,洋洋洒洒不用二十分钟,一篇千八百字的作文,跃然纸上。引古论今
期刊
摘 要:回顾所有学科知识的教学,我们可以发现,语文知识与人们的情感發展关系最为密切,而数学知识与人们思维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随时展现“智慧”,数学教学就是关于“智慧的教学”。在高中学段,学生各方面能力趋于成熟,他们的发展更为理性。而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他们的能力可以再次通过培养实现“升华”。在以思维发展为主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该注重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思维发散能力应该
期刊
摘 要:传统教学的“满堂灌” “一言堂”等教学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前进的步伐。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意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枯燥与单调的教学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顺应小学生的“口味”,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中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  小学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年纪,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一开始不能正确的对其加以引导,就会严重挫伤他们对
期刊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节,大学生们通过网络社交的同时,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的新情况,需要我们认真
摘 要:笔者在分析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提问;有效性;弊端;策略;整体;时机  现代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每个学生都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她还指出:“让学生快乐地、努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感知、了解抽象的数学语言,让我们思索着。数学绘本的出现,让我们似乎找到了捷径。数学绘本灵动的把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形象的绘本图画有机结合,运用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中政治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进行浅析,以活跃课堂气氛、创新教学方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式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
期刊
摘 要:舞蹈是一门具有较强观赏性的艺术,得到了现代人的广泛关注。文章立足于中专舞蹈教学现状,主要围绕“中专舞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想象”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专教育;舞蹈教学;表演想象;引导策略  舞蹈需要依靠背景音乐,舞者的动作、神态等来感染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成功的舞蹈家大多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注重投入自身的情感,加入自己的想象。这就要求在现代中专舞蹈教学中,培养
期刊
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既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高的实验能力”这一目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高校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使近代物理实验变成了纯粹的验证性实验,无法发挥近代物理实验本身的功能。  1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资源上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实验经费投入比例失调,很少添置新的实验器材设备,导致很多实验资源匮乏。某些仪器由于长期使用受损不
期刊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开始日渐普及到各个领域,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关键,其应该在信息技术环节下实现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