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良法善治的标志和体现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者,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以良法善治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义和价值追求。
  《民法典》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的是更好实现人民福祉,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国《民法典》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制度保障。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权利保护的一般规则,确立民事权利保护的总纲;物权编、合同编构建并完善了产权保障体系;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广泛确认公民个人的各项人格权利和身份权利,与财产权规则相结合,共同构成民事权利保护的完整体系;侵权责任编对侵害民事权利的侵权责任作出规定,为民事权利的保护提供兜底保障。可见,整个《民法典》体系就是围绕民事权利的确认与保护而展开的。可以说,《民法典》的制度和规则设计致力于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广泛多样的利益需求,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目标追求,顺应了人民群众更好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
  《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者之间既彼此区别又相辅相成,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历史发展证明,只有以公共道德为引领和价值支撑,并建立在坚固道德基石之上的法治才有深厚的正当性和道义基础,才能赢得民众内心的服从和拥护。即唯有丰富的道德内涵的法,才可能是一部良法。《民法典》在第一编第一章中就明确规定了立法目的和依据。其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体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民法典》关于坚持民事活动恪守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树立优良家风”“敬老爱幼”以及将见义勇为的行为通过法律形式予以鼓励和保护等相关内容,凸显中华文化的印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优秀传统美德。
  《民法典》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法典》中,人格权独立成编,这是我国民事立法,乃至世界民事立法的重大创新。《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这些规定直面互联网时代公民个人权利面临的现实挑战,表达了新时代中国《民法典》对人格权保护的鲜明态度。把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破解了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矛盾冲突,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更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民法典》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立法的价值追求,成为一部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绿色民法典,这是我们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国担当作为的必然选择。此外,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回应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针对监护人制度、征收征用制度等作出新的修改,为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提供法治支撑,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法與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不仅意味着公民权益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同时也预示着法治中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以良法善治引领公共生活,国家和个人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作者系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谢 斌
其他文献
11月2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场属于劳动者的盛会——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昨日的辛勤汗水,换来今日闪亮的奖章。驾驶员、酿酒师、村支书、企业员工……来自宁夏各行各业的优秀劳动者面带自信的笑容、迈着铿锵的步伐走进人民大会堂。当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苏少静披上“全国劳动模范”绶带时,他心潮澎湃。这份荣誉是对他17年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工匠精神的肯定。
期刊
编者按: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宁夏3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这些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都是近年来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代表,他们中有驾驶员、酿酒师、村支书、企业一线工人……他们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了弘扬劳模精神、劳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其中,坚持系统观念作为重要原则的提出,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
期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让我们又一次十分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执政品质。  高屋建瓴、善做善成的品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部署,无不体现了足够的远见卓识。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五年”—个里程的阶段性工作部署。由周恩
期刊
开展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吴忠市把以案促改作为政治任务,强化统筹联动,坚持“教、惩、治”同步推进,做深做实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后半篇文章”,推动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正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促进了政治生态有效治理。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这是党中央着眼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局,一以贯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作出的战略部署。全区农业农村系统将以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和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加快建设国
期刊
2020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机关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巡视,探索完善“1+1”党组织管理模式,以党建与巡视工作“五个深度融合”,推动党建与巡视同建共促、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四同”目标的实现,彰显了巡视特色、服务本色、党建底色。  聚焦政治学习,将抓党建与抓业务主责深度融合。—是结合中央精神开展学习。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紧跟中央重大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这是对宁夏脱贫攻坚发出的决战令、吹响的集结号。固原市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核心区,是宁夏脱贫攻坚主战场,固原市务必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精准方略,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高举
期刊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宁夏并强调“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根本遵循。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深切期望、深情嘱托、深厚情怀转化为
期刊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为何抓”的重大意义,“抓什么”的使命任务,“怎么抓”的工作举措,“谁来抓”的政治责任,是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2020年6月24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机关党的建设暨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创建模范机关提出了具体要求,作出了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