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资源凝聚力量文明实践芬芳董集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傍晚乘凉的广场上,在乡间的田野里,在贫困户的家中……一顶顶流动的小红帽、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成为董集镇亮丽的的风景线。
  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董集镇依托文化振兴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从拓展阵地、精准服务、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全方位激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2019年以来,董集镇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按照筑基、整合、贯通、长效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打造富有董集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
  筑基:一个阵地一盏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七井村文化大院外,新建成的长廊上镌刻着一句句振奋人心、一句句谆谆教诲的“习语”,引得群众们纷纷驻足观看学习,这就是刚刚建成不久的“习语长廊”。
  “习语长廊”位于七井村“宜居水岸”工程旁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面,是村民夏日乘凉的好去处,也成了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电站”。
  2019年以来,董集镇立足实际,注重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形式,强化文明实践氛围营造,牢固树立“群众在哪里,党的阵地就建在哪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传播到哪里”的理念,选择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场、公园等群众聚集最多的地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坚持点面结合,突出特色,分片区推进实践阵地建设,建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1处,社区、村级文明实践站19处,重点打造了杨庙社区、大王社区、七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阵地建设全覆盖。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因地制宜打造了杨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实践课堂,大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实践长廊,大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不断拓宽阵地类别。同时,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将有序推进。在董集镇,全方位、多角度营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浓厚氛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
  整合:涉农力量大聚合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抓手,2019年,董集镇以整合涉农资源为切入口频出实招。
  人员充足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的基础。在队伍整合方面,董集镇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道德模范、新乡贤等接近农村、生活于农村的人员进行整合,培育一批立足本土、常在群众身边的志愿者。董集镇还以党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公共医疗、文化下乡等现有的各类涉农资源为抓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按照统筹整合、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整合联动。资源聚合,董集镇有效解决了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空置浪费等问题。
  整合队伍、聚合资源,董集镇全面发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贯通:项目推进大统筹
  “又来义务打扫卫生了,天气热,先坐下来歇会再干。”“有了你们这些爱干净的孩子,咱们社区都更亮堂了!”这是董集镇杨庙村的志愿者张蕾经常听到的话。“开心呀,看到社区更美了,特别是大娘们夸奖我两句,我就更开心了!”聊到每周雷打不动的志愿服务,张蕾心花怒放。
  张蕾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除了义务清洁,她还经常组织志愿者给老人免费量血压、免费理发、维修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了不同群众的需求,志愿服务、你我共享的文明新风尚在社区蔚然成风,成了董集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
  有阵地、有队伍、有资源,还要有项目。阵地建设完成后,董集镇在对群众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打通运行体系,对各类涉农惠农项目进行固化。在镇分中心和重点实践站分别甄选明确10-15个实践项目,按照统筹实施、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专业支持的运作模式,链接专业社工机构,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推进手段,实行常态化运作,实现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品牌化。2019年,在充分调查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传递文明风尚、推进文明实践,董集镇创新打造了“安·桑榆”“业·巾帼”“向阳花开”“新时代讲堂”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
  截至目前,董集鎮共开展各类实践活动100余次,服务辖区内群众100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的心中。
  长效:供需对接无缝隙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紧紧围绕时代和民生需求,董集镇探索供给模式、推进程序,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拓展服务渠道,董集镇探索建立了群众点单、分中心统筹、项目配送的供给模式,由镇分中心对全镇的文明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负责制定全镇文明实践总体安排;对各实践队伍管理、活动开展进行培训;整合资源,协调组织专业服务队伍,提供政策理论宣讲、传统文化传播、乡风文明倡导等各种服务;做好志愿者的引导、管理、表彰嘉奖;提炼、总结、培育先进典型。在推进程序上,按照调查摸底——制订计划——分中心审批——发布项目——招募志愿者——开展实践活动——宣传报道——总结提升推广指导下一个项目运行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对全镇的文明实践工作实现统筹。
  最终,闭环式管理模式的顺畅运行,让董集镇实现了“群众需求不出门,思想引领润无声”,群众愿参与、真参与、唱主角,董集镇实现了实践活动常态化,实践效益最大化。
  (编辑/吴洁)
其他文献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亭南煤业公司现有女职工71人,协管会下设3个协管组,15名协管员,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协管会充分发挥协管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协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17年,工会女工家属协管会荣获首届山东能源集团“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以“基”为引领  注入保障“强心剂”  工作中,他们积极探索创新协管工作机制,寻求协管工作与安全生产的最佳契合点,保证协管组织规范运作。一是
期刊
2019年10月30日,在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内,施工人员正对最后一个养殖棚的弧形钢结构梁进行焊接施工。“整个养殖基地一期共建设高标准羊舍150栋,目前基本完成,预计11月底完成養殖户的进驻,养殖户进驻后,这个项目将成为整个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第一个投入运营的新项目。”盐窝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李海华表示。  盐窝是肉羊产业大镇,以肉羊育肥为主导的肉羊产业发展尤为
期刊
当许多街区飞速“变脸”的时候,我们庆幸身边还能拥有像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这样的街巷,能轻盈地拨开流年的纷扰,依旧传递着旧日的温情。百花洲又名小南湖,湖中之水来自不远处的珍珠泉群,汩汩的泉水经玉带河汇聚至此,向北穿过鹊华桥,就进入了大明湖。这里是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担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打造的一处诗情画意的存在。  千年已逝,这里的景色依旧倾城。几家小院,几扇木门,几
期刊
山东地下大峡谷旅游区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处,是一个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内风貌独特,呈峡谷态势,近百米深,两壁如削,宽处可行车马,窄处仅能容身;钟乳石形态各异,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  洞内地下暗河长达6100余米,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漂流项目,极其巧妙地利用了溶洞的资源优势,是地下地质奇观溶洞旅游品牌升级的创举。它全长1000余米,被誉为
期刊
东营市利津县司法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全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法治利津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县稳步推进。在全市率先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及办公室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规则、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和近期工作重点。完善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协调小组、办公室运行机制,建立联络员工作联系机制、专
期刊
这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时代。  如果你想要一件称心的家具,那你只需要打开网页,给制造商提供一组你理想中的尺寸,那么在网络的另一端,电脑便会自动生成一张三维立体图。再根据所需,自动组合匹配家具样式,就连生产环节也是电脑自动下单,分配给加工车间操作台。  在栖霞市官道镇,我们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车间。这个以盛产“早熟苹果红将军”而闻名的地方,这个早已被苹果的香甜浸润的地方,正在探讨一种全新的乡村振兴之
期刊
东营市利津县委、县政府坚持稳粮增收不动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打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走上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利津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沿黄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坚决扛起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利津责任,努力走出具有利津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期刊
菏泽古称曹州。这里以农耕为主,没有工业,但文脉昌盛。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处处散发着耐人寻味的人文气息。这里人杰地灵,赵鸿羽就出生在这里。  在自然中释放天性  菏泽不仅有积淀深厚的文化,更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花色丰富多彩,花型千变万化的菏泽牡丹赋予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更多灵气。  “我自幼喜欢涂鸦,从记事起就时常看着爸爸、伯父他们用毛笔为村里人写对联。幼时的我喜欢趁他们休息的时侯拿起
期刊
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我们特地开辟此栏目,以向祖国生日献礼。  建国以来,人民砥砺奋进,时代阔步向前。国家的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国富才能民强。一个个温暖富足的家庭恰恰是国家富强的缩影,因此,我们选择采访个别家庭,通过他们家别具意义的物件,账本、老课本、家书……表现其背后的故事,以小见大,印证国家的日新月异。  张心侠年近九十,他从1977年开始记录生活账,已四十多年了。从家电要件到毛线、毛毯,从孩子
期刊
8岁入学,17岁初中毕业,未能参加高考,1966年回东井村当起了民办教师。1973年,24岁时,国家教育改革实行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招生制度,他有幸进入清华大学电力工程系锅炉班学习。1977年,大学毕业后他一心想去淄博辛店电厂,却被爱才惜才的山东省劳动局留下。其后,到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工作数载。1996年,副局长的他辞去公职“下海”……  他就是牛长源。2019年的今天,洗尽铅华,70岁的他沉淀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