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之我见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制度是我国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鉴于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高考改革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以独特的视角详细列举了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对于高考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考 教育公平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94-02
  在中国,高考一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高考改革也很多年了,但还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作为一个从高考的门槛艰难迈过来的学生,我自己对高考的改革也有很多的想法。
  一、现行高考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一)高考是社会的指挥棒。首先这种指挥作用体现在择校的时候,中考竞争挤破头进去重点高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虽然国家明确小学初中是就近入学,但是出巨额的择校费进入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已经成了多数家长的选择。更有甚者,现在连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随着高考指挥棒的起落开始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竞争,名牌幼儿园的学费比大学的学费还要高。其次就是在教育内容上,一向都是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对于高考大纲上没有要求要考的东西,教师们一向都不舍得浪费时间在这些内容上面,往往是一带而过或者是要求学生自学。
  (二)推行了数十年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重重困难。高考不改,素质教育无法真正实行。我国从1996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从1999年开始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十余年过去了,效果并没有大家当初想象得那么好。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学校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阳奉阴违,教学过程也是换汤不换药,“减负”口号喊了那么多年,小孩的负担却越来越重。因为大家最终的目的都指向了高考,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幼儿园。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小孩比别人的小孩差,都想在高考时金榜题名,而且现行高考制度着重考察的还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所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
  (三)高考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创造能力较差。无论有多少奥数金牌、小神童,都弥补不了中国没有自己培养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遗憾。即便是高考状元也很难成为顶尖人才。前几年还发生过美国名校拒收高考状元的事情。这还是因为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学校着重培养学生考试学科的知识技能培养,而对于高考并不着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其他素质,却不重视,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四)高考严重摧残孩子与家长的身心。高考对于很多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场噩梦般的战役。上了大学后,我经常会梦到进入了高考考场,结果发现什么也不会,惊醒后发现自己一身冷汗。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相似的经历。很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小孩能高考成功,常常是费尽心思,有些甚至什么也不做,就专心陪读,有时候孩子还没考试,家长就病倒了。总之,高考对家长和学生都有身心折磨,甚至很多考生因为没有考好压力大自杀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五)即便是高考成功,考上了大学,很多大学培养模式也很难培养出来真正的人才,使得高考陷于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考生辛苦备考终于考上了大学,以为跃上了龙门,从此可以衣食无忧,另一方面,有一些大学的培养模式却不能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人才,导致毕业即失业。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大学也占很大的原因。因为在市场化了的大学中,很多二流三流大学只是拼命地抢生源,却不注重培养,对教学质量不重视,在这样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说高考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其中2009年就有报道称重庆万名考生弃考,可以说一些人已经对高考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六)一考定终身。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只有一次,而这一次就将决定以后整个人生的命运。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自己高考的时候拉肚子、不舒服或是其他的原因而发挥失常,而以前成绩不如自己的某同学却发挥超常,从此两人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所以我们不禁要想一下,一考定终身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否公平?另一个方面就是在填报志愿方面,有一些人分数很高,本可以上很好的重点大学,却因为报志愿时失误,命运又会截然不同。
  (七)高考将很多真正在某方面很有才华的孩子拒之门外,使得他们失去了很多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
  (八)文理分科考,很多学生因此而走错路。有些学生喜欢文科,却被教师和家长硬劝说学理,只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学理“有出息”,学文“没前途”。有一些文理学得都不错,高中分文理班的时候就迷茫了。考上大学后文科的学生不懂生化物,理科的学生谈起政史地又一窍不通,因为虽然分科后文科还会学一点生化物,但是为了准备高考,没有老师愿意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来讲这些不考的东西,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来学。
  (九)高考中不公平的事情处处可见,地域不公平,加分政策不公平,导致了一些现象如高考移民。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地方的高考分数线比其他省市要低得多,而一些人口大省如山东和河南高考分数线却比普通水平要高。这个问题存在了很多年却一直得不到改变,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十)高考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大专的在三本面前抬不起头来,三本在二本面前抬不起头来,二本在普通一本面前抬不起头来,普通一本的学生在“211”“985”面前抬不起头来。我的研三的好多学长学姐在谈到找工作时自己的弱势都会说自己出身不好,意思就是自己本科不是名牌大学出身。一个高考将考生分开了等级,造成了又一次的不平等。
  二、为什么会这样?
  (一)为什么高考存在这么多问题,但是高考还能一直存在下去?扈中平教授讲到,高考一直存在下去的最深层次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是集权制的国家,在集权制的国家里要想跻身上层一点的阶级就必须要通过竞争、通过选拔,同样的情况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也存在。
  (二)与整个历史文化背景与教育大背景有关系。自从隋唐开科举到清末取消。历经千年,考试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可磨灭,尤其是下层阶级的人民渴望通过这种选拔方式出人头地,改变艰苦的生活,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正常的。
  (三)高考上接高等教育,下接基础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轻易地改。现行高考制度人们觉得不公平,如果改成人们都向往的美国的那种制度,人们是否能觉得公平?答案是不可能的,美国的高考(SAT或ACT考试)并不是高中生进入大學或名牌大学惟一的通行证,大学录取学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学生的学业平均成绩、SAT或ACT考试成绩、社区服务表现、领导才能、个人的才艺(如音乐、体育才能等)、推荐信和自我谈上大学的撰文等。这其中有太多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四)近几年,高考人数数量减少,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大学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学校“挑三拣四”,于是人们的目标不仅仅满足于上分数线,而是更加追求名牌大学,希望通过高考减少奋斗时间,能找份好工作。
  (五)虽然我国是考试之乡,考试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高考历史还比较短,一切还要慢慢摸索,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现成的经验,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出合适的高考制度,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要有时间来验证。
  三、怎么改?
  (一)最主要的是加强立法,保障高考公平。正如郑若玲教授在《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久依归》一文中提到的:自古至今,中国人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在考试方面则是“不怨苦而怨不公”。历史之所以选择考试,正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崇高的、具有可信性的正义程序的执行过程,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最为公平和有效。惟有考试能在制度上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规则,可以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帝制中国之所以从门第社会走向科举社会(考试社会),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摆脱“人情请托”困扰,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被国家和政府重视起来,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之中的重心。虽然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必须要在相对范围内实现公平。因此立法机关必须要加强立法,执法部门要依法打击破坏高考公平的不法行为。公平是高考改革中最应该重视起来的。
  (二)加大考察范围,不仅仅将高考成绩与高考的卷面成绩挂钩,还要将平常学业成绩、参加的实践活动、个人才艺等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综合。这个虽然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希望以后会慢慢改革,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发展,灵活录取。对一些高考成绩不好但是某一科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灵活对待。
  (三)一年多考。近日有报道称2011年高考改革,将实行一年两次高考,有些科目一年多考,取最高值。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考虑,比如说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四)取消文理分科,这也是现在高考改革的一个趋势。2010年广东省已经开始文理合并一起考了,虽然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但是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担。
  (五)要重视不同地域考生的公平录取,对于弱势地区的考生要适当照顾。其实我国现在实行的就是这种各个地域差别录取,但是也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不要为了要“公平”反而“不公平”。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也要做好监控措施,防止“高考移民”类现象的出现。
  (六)调整高校培养模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高考进入适合自己发展专长和能力的学校,并且每个学校都能全心全力地培养每个学生,而不是现在一些学校放任不管的培养模式。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那么高考对于学生的压力会小很多。
  总之,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很多的问题,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但是它对于我们的社会还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现在政府和教育部已经积极提出各种措施改进高考制度,以实现高考公平,实现高考效益的最大化。虽然还是一些想法,暂时还不能实行,但是我们相信社会正在不断地进步,高考制度也将会越来越完善,将会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扈中平.高考招生改革:挑战社会诚信[J].新华文摘,2007.5.
  [2]郑若玲.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恒依归[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
  [3]郑若玲.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J].东南学术,2007.3.
其他文献
本文对研发人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科学分析,提出了企业研发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程度,同时对研发人才的胜任特征模型和成长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研发人
当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积极迎战联合国采购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找不着门.应该怎么跟联合国联系呢?一位经常在企业宣讲外贸课程的老师告诉记者,他已经遇到过很多
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工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热控贵电源出现问题,很可能影响机组的
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无纸化交易、成本低、快速、便捷等优势,它将成为未来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业务的一个重要贸易方式.
电力的发展离不开电能安全与生产运行.本文主要分析了输配电自动化的特征,同时探究了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优势.并且针对问题给出针对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本文从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是合计原理分析入手,探讨了其单片机模块设计、驱动模块设计、显示模块设计、人机互动模块设计以及按键模块设计等硬件设计,并简
[摘要]我国的大学生在计划经济时期到上世纪末不存在明显的就业难问题,2003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开始显现,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形势持续严峻。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许多大学生排斥就业。预计毕业生在“十二五”期间供给仍将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在结构方面存在着巨大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任务相当紧迫。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
岁末年初,坊间有关唐宫戏《武媚娘传奇》播出露乳、剪乳之事,弄得纷纷扬扬,被诟病甚多。制作方为求所谓收视率,以露乳为最大卖点,后宫之帏,尽是百媚千红、阴谋诈道。令人不禁会问,此乃人才济济、文韬武略、励精图治,夜不闭户的贞观年代吗?此乃天朝国门洞开,海纳百川,万邦来朝、富甲九州的大唐帝国吗?此乃唐诗中国、楷书天下,霓裳衣舞飘过歌坊的文化盛世吗?!  坐于书案前,余万千喟然。电视剧风行中国三十载有余,作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科技逐步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也伴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新事物的出现往往是会给社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它在现代人类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来研究多边贸易谈判的未来前景。揭示出参与世贸组织(WTO)实质谈判和激烈讨价还价的是少数几个跨国集团联盟,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谈判集团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