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法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2013中国肿瘤防治白皮书》报告: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312万例,平均每天8640人患癌,每分钟有6人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1]。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系功能密切相关,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肿瘤细胞的发生超出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能力时,就会形成肿瘤;同样,肿瘤的生长也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并造成骨髓抑制[2]。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恶性肿瘤患者更为明显,主要表现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很多患者出现体质下降、易感染及医院感染等现象。因此,调节自身免疫功能的生物免疫疗法也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肿瘤治疗的第四种重要方法,也被认为是手术、放化疗后防止肿瘤转移的重要方法。其中,胸腺法新(Thymalfasin,曾用名:胸腺肽α1,Tα1)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应用广泛的制剂,与手术、放化疗治疗的联合使用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特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外科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患者的诊治情况。采用简单而短时间的手术充分清理和引流损伤局部及感染灶,彻底分流胆汁、胃肠液和胰液,控制胰酶的激活。结果29例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患者均放置双套管引流,术后均给予营养支持及抑制胰腺分泌治疗。手术时间为(224.8±52.8)min,出血量为(82.6±59.4)mL,排气时间为(3.4±1.2)d,住院时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 BMI )及其孕期增加幅度与妊娠期糖尿病( GDM )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98例,根据孕前BMI分为瘦弱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观察不同BMI及其增幅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瘦弱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顺产率分别为54.46%(55/101)、47.66%(112/235)、24.53%(13/53)、11.11%(1/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 DA )能神经元变性、缺失,纹状体内DA大量减少。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1],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差。现就PD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对临床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