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墙上的斑点——意识流小说的美学价值

来源 :科教文汇(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墙上的斑点》中人物以墙上的斑点展开意识之翼,利用视角转换、时空处理,内心独白等技巧为人们勾画出精美的意识图案。这部意识流小说遵循由表及里、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原则,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它大胆地摆脱了钟表时间和物理时间对文学作品的制约。组建了新的对空秩序,出现了过去、现在、未来大跨度的跳跃。人物的心理、思绪的飘忽变换、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的交叠,象征性意象以及非理性的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而这一艺术效果
其他文献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一)总量和从业情况。据统计,2005年全省农村劳动力4752.36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3127.67万人,占65.96%;从事第二产业920.91万人,占19.38%:从事第三产业703.78
本文主要根据2012~2016年区域环境噪声及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对泉州市中心城区环境噪声水平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出泉州市中心城区整体环境噪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
本文在探讨民族心理的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特质以及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传统心理与现代化产生的各种不适应。
称谓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学现象,含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语用特点。而亲属称谓是称谓语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