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经验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领地,是每位新生入学后的必修课程,并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核心地位。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够具有实效性、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影响到课程本身的教学质量,还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该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指导生活和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法制观、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所以,该如何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经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
  引言
  从目前我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看,其在教学形式和考核评估方式上都比较单一,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上也缺乏针对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无独有偶,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正好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所以,为了更好的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须加强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各个方面的工作。
  1.我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形式上来看,有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两部分。但普遍情况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它大概占据整个课程学习课时的一般。诚然,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知识点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思维水平。但是倒过来想,过多的讲授理论知识,会出现许多问题:
  1.1 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降低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很少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展开交流或者讨论,更别说独立的思考空间。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会越来越少,师生情谊会变得越来越淡薄,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兴趣会越来越低,造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不足。
  1.2 职业培训欠缺,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无论学生是学什么专业,除了要具备丰厚的理论修养以外,还要具备实践能力。我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在学生职业培训方面,严重欠缺,忽视对职业素养的培训。即使是在实习期间里,也只是要求学生写好实习报告上交给老师而已,这样呆板的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学生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不足。
  2.诊所式法律教育如何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
  2.1加大诊所教师的培训力度
  只有经过诊所式培训的教师,才能让教育具备“诊所性”,因此加大诊所教师的培训力度是必须先行的第一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引入诊所式法律教育,学生在学习上会势必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考虑到并且能够解决。所以,培训诊所教师必须依照功能的多元化来培训,从仅仅讲授知识转变成兼具引导、熏陶和监督于一体的先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2.2 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
  教学现场是检验教学设计的试金石。教师提出各种与学生相关的问题,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老师自我重新思考并与学生展开讨论。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认清学生的立场,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重点关注学生立场的变化。
  3.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3.1 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坚定的信念
  与其他课程不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仅要向学生讲授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倾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能健康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坚定的信念。
  试想,如果连教师都理解不了的一种理论,怎么可能去让学生学习和理解?只有教师能够真正理解,才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才会具有说服力。所以要求教师能够对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真知灼见。另外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足够的勇气和强大的心理去面对无情的现实。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否则即使在课堂上重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效果。
  3.2 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
  事实上,理想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点,更要求教师能够对多方面的科学知识都有所涉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是极具综合性的,它囊括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和法理学等,该课程涉及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培养。因此,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才能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上游刃有余。
  3.3 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个教师,语言的是和学生交流的第一工具,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有丰富的内容、明确的概念、清晰的脉络,但是没有娴熟的表达,那么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不会很高。娴熟的表达能力能够保证对教学内容的精准讲授,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合理使用语言文字,滩涂风趣幽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结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知识以外,更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加强。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道德、法律知识尽快、尽完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目标。所以,任课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高伟丽.对上好“第一课堂”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D].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2009,09,01:310-316
  [2]刘彦朝.逻辑的力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施专题教学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01,15(2):26-29
其他文献
高校是社会文明的引领者,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教育中培养人才的标准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清正廉洁是基础,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而对于学生党员的廉政文化教育更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政文化教育的
期刊
【摘要】建立“务实型”高校网络统战平台需要不断推进“四化建设”:民主化是建设“务实型”网络统战平台的基石,经典化是建设“务实型”网络统战平台的生命力,系统化是建设“务实型”网络统战平台的制度保障,人文化是建设“务实型”网络统战平台的情感归属。  【关键词】务实型;高校;网络;统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推陈出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统战工作开辟了崭新的阵地,高校统战工作开始充分利用
期刊
【摘要】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建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也取得快速的发展,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师也越来越多。而在跨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教授语言,还是应该传播文化,成为人们的广泛探讨。本文在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意识探究的基础上,对其角色定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就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角色定位;跨文化  一、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意识探讨  
期刊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其教育模式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制约,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亟需探索出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出路。本文笔者就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就如何深化其教育改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教育改革;途径
期刊
【摘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我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差,教学能力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问题;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已经改变了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教育发展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微时代网络的非微功能,通过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齐动,主流教育与全面服务互动,思政网军与意见领袖联动,疏堵结合与标本治理共动,来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微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即时通讯、联系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短小精悍的信息传播大行其道,新的社交方式快速崛起,改变了传统社交习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商务形式。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电子商务产业需求,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一般理论,能够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熟悉网络营销、客服服务、网站运营实务,能从事营销管理、网站建设维护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导方向。本文主要从课程建设方面讨论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化发展趋势,它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强化问题意识,并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努力回应并解答学生的各种思想理论和现实问题,凝聚推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力量。本文对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政
期刊
【摘要】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指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中之重。教育模式的选择是首先要应对的。本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基本认识两方面,整合了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认同路径  2014年五四和六一期间,习总书记就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要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学校以往的理念教学明显开始凸显不足,实际生活中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故而,学校的教育形式必须跟随社会脚步进行创新。在学校实验室是学生一个练习操作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此,学生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实际生活操作能力,能够在走出校门那一刻瞬间与社会接轨。与此同时,面对实验室有这么大的优势,学校就应该对实验室的管理以及使用方案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实验室的改革能让学生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