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之上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 露
   遥望明月照亮的故乡,我噤若寒蝉。
   收割后的麦田重新长出了嫩嫩的麦芽儿,发黑的麦秆如同往日错综复杂的记忆。羊群过后,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歪歪扭扭,正如我年轻时写过的诗行。我站在一场秋雨之后,浑身冰凉。湿透的故乡今夜何处安眠?
   小河丰腴的身上浮着数片落叶,起起伏伏的多像唱着儿歌的玩伴,渐渐飘向了远方,那里会是一弯碧波荡漾的港湾,还是波涛汹涌的山涧,没人告诉我你的去向。白发的亲人在雨季来临之际颤颤巍巍,但愿我的诗行能成为天凉时分的一根拐杖,可以稳稳托住将要倾倒的身姿。
   叶落故里。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惊醒了远行的身影,月落时分,我能否赶在天亮之前抵达田埂上,迎接那株狗尾巴草的最后一瞥?
  霜 降
   祖父的老皇历终于没有翻到这一页,家园的青草仿佛在同一个夜晚失声,耷拉的脑袋将要停止思考。冰凉的露水打湿了奔跑的羊蹄,一串清脆的铃铛在黄昏的田野,叮叮当当,丝毫没有潮湿的味道。
   老屋依然健在,久居的麻雀从此不再喜欢喧闹,静静地撑开所有的羽毛,深深地把自己的脑袋埋进身子的某个部位。我相信它不是在忧虑什么,因为属于故乡的它早已学会了独自不被月夜的白霜惊吓。
   破敝的行囊装不下沉重的思念,我只好在同一片星空里,触摸月光里的那一方凉。
   不知何年何月,我不再和昨天说再见,满含泪水的双眼总是喜欢仰望星空,那时的露水和我的眼泪一样清澈透明,幸好没有跌落在有月的夜里,我怕自己内心的脆弱会似晨露般破碎。
   没有人记得蛙鸣是从哪一夜开始销声匿迹,就像没有人记得我的祖父是哪一天在山冈上大声唱歌的。炊烟仿佛流泪的亲人,静静地靠拢,然后变淡,最后在一抹余晖里不知去向。
   路边摆了很多的老皇历,小贩沙哑的叫喊声,仿若一首没有韵脚的绝句。我轻轻走过,身后是簌簌飘落的杨树叶子。
   今夜的月光,抑或是一层冰凉的牵挂,会肆无忌惮地侵蚀我的故乡。
  重 阳
   没有茱萸插在额头,没有兄弟把酒言欢,我的亲人都在远方独守家园。
   黄的菊,白的菊,粉的菊,从记忆深处开遍山野。
   故乡没有登高临风的习俗,因为我的故乡一直站在山巅,漫山遍野的槐树是亲人,攀上枝头的枯藤是亲人,我的亲人行走在我夜夜的呓语里。
   晚风从此不再温柔,像疯疯癫癫的乞丐,在东奔西跑间偷偷改变了家园的颜色,枯黄的叶片,沾满泥土,被邻家的小女孩悄悄夹进小学二年级的新课本。空旷的田野之上,一块块肃穆的玉米秆像极了关中大地出土的兵马俑,只是我不知道今夜的它们是怎样傲立于一片杀气腾腾的月光下,是伴随呐喊声震天的号子,还是用毫不畏惧的目光?
   叶落四方,惊醒的只是诗人的诗行,打湿的是远行的背影,是谁赋予今夜把酒言欢的意义?而浊酒杯里盛不下才子佳人的泪眼迷离。我的兄弟今夜头枕大漠,独自一人在塞北的寒风里。
   九月九日晴。九月九日阴。九月九的酒樽里流淌着对故土清澈的思念。一季的牵挂将沿着落叶的纹路,在大山深处的薄霜之上,踽踽独行。
   (作者系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青春文学社学生,指导教师:李新平)
  点评
   这组散文诗选择的是十月的节气,特点在于景物描写。通过对麦田、河流、老屋、星空、山岗、菊花等意象的描写,写出对应各个节气或回忆或虚构的景象,意趣横生,语言隽永,值得赏析。
  (趙华光)
其他文献
一、基础知识梳理(共18分,共6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棕榈(lǚ) 凝视(níng) 诋毁 (dǐ) 鳍翅(qí)  B. 麇集(qún) 龟裂(jūn) 不啻(chì) 狩猎(shǒu)  C. 执拗(niù) 趿拉(tā) 孱弱(chán) 隽永(juàn)  D. 蒙骗(mēng) 笨拙(zhuō) 怂恿(sōng) 发绺(lǚ)
一、基础知识梳理(共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拘泥(nì) 氛(fēn)围 蹩(biē)脚 插科打诨(hùn)  B.狡黠(xiá) 篡(cuàn)位 混(hǔn)淆 大腹便便(pián)  C.搔(sāo)痒 牴牾(yǔ) 煽(shān)动 身陷囹圄(yǔ)  D.掂(diān)量 铿锵(qiāng) 挑(tiǎo)唆 暴殄(tiǎn)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