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亚欧四国行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1日,李克强在孟买会见柯棣华大夫的妹妹马诺拉玛等亲属。
5月23日,李克强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总理霍索共同种植中巴友谊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问题学者蓝建学在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说:“李克强总理把印度作为首次外交出访中的首站,反映了新一届政府对周边外交更加重视,同时也说明,南亚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不断上升,正因如此,中印关系也被提升到了新高度。”
  李克强总理印度之行,体现了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塑造中印关系。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康达帕里撰文分析称,对于中国来说,李克强总理的访问达成了数个积极成果。他举例说:“虽然印度一直不愿意把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升级为‘一轨’,但联合声明同意成立联合工作组;虽然印度对扩大乃堆拉山口的边贸也不积极,但联合声明同意考虑加强这个边贸通道的贸易。”
  中印贸易从2000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70多亿美元,两国计划在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1000亿美元。但印度日益扩大的对华贸易逆差,也正在成为影响中印经贸关系发展的障碍。事实上,早在2005年,中印两国政府就启动了扩大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可行性研究。中印联合研究小组最终递交给两国政府的报告,涵盖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贸易便利化以及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但这项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最终因印度工商界的强烈反对而作罢。中印贸易逆差随后快速上升,印方统计2012年达到近400亿美元。
  在與印度总理辛格的会谈中,李克强建议“中印要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动态平衡,扩大双向投资,启动两国区域贸易安排谈判,开展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大项目合作”。这些建议,以及中印联合声明中涉及经贸合作的条款,与2005年中印联合研究小组的报告基本一致。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印度欢迎中国企业赴印投资、参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产业园区建设上开展合作,可以看作是印方对此的积极回应。
  印度塔塔集团是目前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印度企业,李克强5月21日参观塔塔集团孟买总部时,称其是“中印经贸合作全面发展的缩影”。作为有着145年历史的私营企业,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的塔塔集团,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拥有约45.6万名员工。近年来塔塔集团推出的“世界最低价房”、“最廉价车”等针对穷人的项目,是印度企业回馈本国民众的创造性尝试。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克强总理参观塔塔集团,其意义或许不应局限于中印经贸合作。

“全天候朋友”


  空军出动6架枭龙战机护航,被媒体称为巴基斯坦为李克强总理铺就的“空中红地毯”。总统、总理等政要机场迎接、鸣放21响礼炮,“超规格”的礼遇体现了巴基斯坦对中国总理到访的重视。刚刚结束的选举,是政变频繁的巴基斯坦历史上首次实现民选政府和平交接,在这个时间点上到访,可以说是中巴“全天候朋友”的最佳注脚。在李克强访问期间,无论是属于人民党的现任总统扎尔达里,还是其政治对手、穆斯林联盟(谢派)领导人谢里夫,都表示对华友好是“国家共识”。
  李克强在接受巴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巴友谊的特殊性在于,超越了时代变迁和政治,是国家间友好相处的典范。中巴“全天候朋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继续深化的现实动力。无论对于巴基斯坦还是中国来说,双方在经贸和战略上对方重要性都会增大。李克强在伊斯兰堡努尔·汉空军机场发表的书面讲话中表示:“我希望通过此访达到传承友谊、深化合作、规划未来的目的。”这一表态,可以说是对中巴关系现状和未来的精准把握。
  美国小布什总统第二任期在战略上开始向印度倾斜,随着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巴基斯坦面临的国内以及周边安全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增大。巴基斯坦在国内反恐与对外战略上对中国的倚重将越来越突出。在经济上,虽然扎尔达里执政以来,巴国内局势总体上稳定,但在发展经济方面成效不彰。巴媒体分析称,谢里夫面临着复兴国内经济的巨大挑战,而与中国的关系将是促进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巴前驻美国大使法特米甚至表示,李克强的这次访问,对于即将上台的谢里夫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路线至关重要。   巴基斯坦的“中国需求”,与中国国内发展规划以及南亚区域合作理念不谋而合。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离不开巴基斯坦的支持与合作。作为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人口大国,巴基斯坦是中国产业转移的潜在对象,而巴基斯坦的通道价值对中国西部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李克强5月23日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演讲时提到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称“这就需要释放改革红利,扩大对外开放,向西开放是我们的重大选项。中巴要……制定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促进南亚东亚互联互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本地国家间开展合作提供示范”。

为什么选择瑞士


  对于在“首访”中选择瑞士的理由,李克强5月23日发表在瑞士《新苏黎世报》上的署名文章做了明确说明。他写道:“我选择瑞士并非偶然,因为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做。这几件都是中国对外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也都与瑞士有关。”李克强所称的“标志性的大事”,是指“推进中瑞自贸区进程”、“加强双方金融领域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互信与理解”。作为与欧盟中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经济体接壤的欧洲国家,瑞士在中国与欧洲经贸关系中的示范效应不言而喻。
  5月24日,李克强在伯尔尼与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举行会谈期间,双方签署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对于这份备忘录签署的意义,李克强在瑞士经济金融界人士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时说:“中瑞建设自贸区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中瑞两国。这是中国同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区,是中国同世界经济20强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区,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瑞士虽然不是欧盟国家,但欧盟是瑞士最大经济伙伴,双方签署了约120个合作协议。由于贸易转移效应,中瑞自贸区的建设,必将对欧盟国家的对华贸易态度产生促动。
  中瑞结束自贸协定谈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示范”或者“促动”。在李克强访欧期间,欧盟正在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双反”调查。在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瑞达成自贸协定,正如李克强在瑞士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中所说,“会向世界发出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倡导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强有力信号”。李克强在瑞士的演讲中,也对欧盟的“双反”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批评,称此举“不仅会严重损害中国相关产业、企业和就业,也会损害欧洲用户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损人而不利己,更会给保护主义提供市场,所以我们坚决反对”。
  与在印巴访问期间一样,李克强的瑞士之行也明显带有“国内视角”。5月24日上午,李克强来到位于苏黎世州艾姆布拉赫镇的古尔登贝格家庭农庄。这家农庄占地约40公顷,从事奶牛养殖、种植、农产品粗加工等多种经营,至今已有约80年的历史。李克强在参观期间,向农庄主人详细询问了农庄经营管理模式,并提到“注重食品安全和保护环境是农业的生命”。25日上午,李克强又参观了位于伯尔尼的爱因斯坦博物馆,并提笔写下“创新是人类活力的源泉”。无论是参观农庄还是爱因斯坦博物馆,李克强这些行程安排亦与国内问题形成“呼应”。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离不开农业的“升级”,更离不开科技的创新,而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的短板。
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会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

中德“特殊关系”


  德国是李克强此次出访的最后一站。“李克强到柏林会晤默克尔,是东西方两大经济体的碰面,也是两国间特殊关系的延续。”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帕雷罗,5月22日在欧洲外交關系理事会网站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德“特殊关系”的表述由谁首创无从考证,但目前它的确已经逐渐被外界所接受。帕雷罗与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另一位专家昆德纳尼,去年年底还发布了一份题为《为什么中德特殊关系对欧洲很重要》的研究报告,专门探讨了中德“特殊关系”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欧洲的应对措施。
  中德关系的“特殊”,源于两国经济上的“共生关系”。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中德为什么能够越走越近?原因很简单,就是双方共同利益越来越大,相互需求越来越强”。目前中国已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2012年两国的贸易额达1600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1/3。作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和出口大国,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中国需求”功不可没。意大利裕信银行的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经济增长率是3%,其中对华出口就贡献了0.5个百分点。德国一直是向中国转让核心技术最多的国家,对中国经济的转型也贡献良多。
  5月27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德工商界午宴上的演讲中说,德国副总理勒斯勒尔提到,德方本该在3天前正式答复欧盟委员会,反对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但一直延迟到今天上午,原因是德方希望听取中国政府的声音。这一立场是中德共识,我高度赞赏”。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中德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治互信。德国是目前唯一与中国有政府间磋商机制的欧洲国家,中德两国之间还存在40多个对话机制。这些机制构成了中德政治互信的制度保证,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德关系的稳定性远比中英、中法关系程度高。
  在与李克强共同举行的记者会上,默克尔表示:“德国将在能力范围内阻止欧盟向中国征收永久关税,我们将尽快消除误会。我们认为这样做对我们无益,我们会在未来6个月在这方面积极阻止事态升级。”德国能否最终阻止欧盟做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不得而知,但其在中欧贸易纠纷中的稳定器作用已经显现。正因如此,欧洲出现了对中国通过柏林而不是布鲁塞尔来处理中欧经贸摩擦的担忧,帕雷罗在上述文章中称,与中国的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定位未来德国在欧洲的角色,这将考验一个更强大的德国,在利益上是否仍然与欧洲一致。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在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说:“不是中国有意冷落欧盟,而是金融危机后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地位在下降。”丁纯分析说,在欧盟三大成员国德国、英国、法国中,法国实力明显衰弱,英国游走在孤立主义边缘,两国在欧盟内的影响力都在下降。而德国无论从其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还是与中国的关系看,战略价值都更加凸显。
  “德国已经成为中国在欧洲的一个主要的战略支点,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德国,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夯实中德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也借此机会遏制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他文献
熟悉了解各行各业的规矩、细节要求是不可能的,但你持有这么一种敬畏的态度是必需的,你就会一问二看三动手,你就会眼到、口到、手到,你就会知行合一不分离。  我很庆幸年轻时代当过工人,当时人在中学工作,但却被派去工厂当车工,回到学校后又办校办工厂,与一位教数学的李老师一起,在一位八级工指导下,办起了当时广州市教育局第一间“熔铜小工厂”。其效益也十分好,深受师生广泛好评。这个好评怎么来的呢,一是熔铜小工厂
提到印度的妇女地位,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强奸”,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印度妇女“悲惨”状况的联想。这些年公开报道甚至成为国际新闻头条的印度强奸案不知有多少,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2012年12月16日的“黑公交强奸案”。医学院女生乔蒂与男友外出看电影归来,被骗上一辆非法运营的公交车,车上6名男子对他们辱骂殴打,并对乔蒂实施多次轮奸,并以铁棒残酷伤害她的身体,最后导致她全身严重创伤。乔蒂后被送到新加坡接受
2014年10月15日,中纪委和全国工商联召集的一次座談会原本是常规“动作”,由民营企业代表谈谈涉企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问题,中纪委相关干部做评定性发言。十多个参会的民企多是行业龙头老大,以农产商会代表列席、经营着一家小浆果农业科技企业的蔡晓鹏只是一个“小角色”。一个月后,蔡晓鹏公开了他的发言底稿,却成了舆论漩涡中的“大人物”。此时,恰逢被中纪委点名的“小官巨腐”问题形成了广泛讨论,马超群案亿元现金的
傅正博士为我的文集《北大南门朝西开》写了一篇短评,初稿里说到,我虽然有精英化的教育背景,却不跟精英混,倒是喜欢和工人、农民们待在一起,践行“做一个人民的知识分子”的理念。我对此提出意见,请他修改,因为我平常与工农的直接接触并不比跟精英接触的多,那么说不符合实际。  前些天,我到南京走了一趟,做了几场讲座。南京师大一个旨在服务农民工的学生社团联系到我,邀我抽空跟社团的同学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交流,希望就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那么中国现代企业的起点应该是1984年。这一年,中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一年,邓小平南巡开启了经商的热潮。这一年,诞生了联想、万科、海尔、招商地产、上海大众等等大批新型企业。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典型样本,清晰地映射了中国大时代的社会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  这30年,经过乡镇企业大发展、国企改
不论是证券资产交易还是实物和劳务采购,要防止“国资流失”,最终都指向了交易的“透明化”。无论国企变得多“大”,这个办法都远比空谈“产权改革”更有效。  近期,随着南车和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等巨头陆续合并,中国的国企在“大拆小”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小合大”。  从技术层面来看,国企的“监管难”,很大程度在于国企资产规模太大,管理层级太多、太散。而本轮“合并同类项”之后,单家国企资产规模大幅膨胀,这无
仅凭直觉就大胆预测很少会是好主意。比如1973年撒切尔夫人任教育大臣时,曾众所周知地断言英国在她有生之年不可能选出一位女首相。  当本文下述的“四大破坏力”破坏全球经济、颠覆我们绝大多数假设时,它们本身都是转型性力量,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放大着各自的效果,为世界带来前所未有且不可预知的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会证明我们的直觉错误。  最重要的破坏性力量是经济活动转移到新兴市场城市。就在2000年, 95%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常常出现“中国形象”字眼,在不久前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形象和中国实力,更是成为热门话题。一个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面临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目前中国的国家形象备受瞩目。  在中国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进程中,曾一度有“被承认的焦虑”,努力寻求“融入”世界。中国的诸多改革,也被解读为和西方接轨。而要塑造真正的大国形象,仅仅融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
2013年12月20日上午,奥巴马透过白宫网站明确了新任驻华大使的提名意向。此前盛传两天的意外人选最终落实:现任蒙大拿州联邦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将接棒骆家辉。选择72岁的鲍卡斯使华,看似不按常理出牌,却也延续了奥巴马一贯的变革之风。该人事任命最早在圣诞假期后正式进入程序,预计新大使将很快入主北京朝阳区亮马桥的安家楼使馆。大河恋,大天空  1993年3月,一部名叫《大河恋》的怀旧文艺片以其瑰丽迷人的
突尼斯首位民选总统,呼声党领袖埃塞卜西89岁。  2014年可谓中东民主的“失意年”。埃及“枪指挥国”的势头不减反增,穆巴拉克“无罪化”引发的新一轮动荡未有已时;也门胡塞军、“基地”占山为王,混战纷争四起;利比亚更是“两府”并立,国将不国;就连长期被奉为“中东民主典范”的土耳其,也因宗教政治膨胀而饱受诟病。  民主落寞中,唯有北非小国突尼斯的民主改革蒸蒸日上,首位民选总统的诞生宣告“过渡时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