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对朝天椒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运输快捷方便。河南省的朝天椒种植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商丘的柘城、永城、睢县,南阳的邓州、淅川、方城、社旗,安阳的内黄、滑县,濮阳的清丰,洛阳的新安、宜阳,三门峡的渑池等地,面积达13万hm2。朝天椒生产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地区的加工、贸易、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朝天椒耐脊薄干旱,但对气候的依赖性很大,河南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等基本特点。并且存在着自南向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2个特征。气象灾害频繁也是河南气象的基本特点。尤其近些年极端灾害性天气频频发生,对朝天椒生产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及在朝天椒生育关键期加强预防及管理,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应用。
  1极端气候类型及其对朝天椒生产的影响
  1.1早春低温、春末高温
  朝天椒在河南一般于2月中下旬采用阳畦或小拱棚播种育苗,2月份气温已开始回升,但平均气温仍然很低,常年在2-3℃,极端最低气温-10~-7℃,在不加外覆盖的情况下,一般出苗很慢,约需20d(天),并且在低温高湿光照条件差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猝倒病。3月气温急速上升,棚温高时在40℃以上。如不及时加强通风管理易“闪苗”或“烧苗”。4月中旬又极易发生倒春寒,影响朝天椒及时定植。
  1.2春夏干旱
  春夏旱重于涝是近年的气候趋势,河南近几年春季高温少雨、无雨,干热风肆虐,干旱严重。2011年冬春夏连旱,全省大部分地区超过100d无有效降水,4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10.8mm,连年的春夏干旱对缺水丘陵地区朝天椒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再加上冬季无雨雪天气,土壤缺底墒,深翻的土地不能及时耙碎、起垄铺膜和定植,移栽过晚,因生育期不足导致晚熟,绿果过多,影响果实的商品性及菜农收入。
  1.3夏季极端高温
  极端高温也是河南灾害性天气之一。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7月,持续极端高温(42℃以上)天气主要出现在6月,连续≥3d的高温天气过程出现最多,平均每年出现1.9次。据2011年河南省气象部门监测显示,8日当天本省普遍遭遇高温天气。其中有60个站点达到极端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同期历史极值。6月份正是朝天椒的盛花期,极端的高温造成朝天椒严重落花落蕾,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1.4秋涝、低温寡照
  河南省8月下旬到9月甚至延续到10月份强降雨明显,持续阴雨天气,不少地方涝灾严重,日照不足,对朝天椒生长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朝天椒根系浅,好气性强,具有一定的耐旱性,极不耐涝,怕田间积水,田间积水数小时就会因根系缺氧造成根系死亡、植株萎蔫,严重的成片死亡。轻的可造成大量的落叶、落花、落果,部分地块因疫病病原菌的继发性侵染,致使疫病流行,大量死苗。8月份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也是炭疽病高发和流行季节,低温寡照,也影响朝天椒的生育期,致使其晚熟和青果增多。深秋或初冬长期阴雨低温潮湿,导致朝天椒不能及时晾干出现霉变现象,商品价值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2极端气候的应对措施
  2.1选用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专用品种
  这几年市场朝天椒品种很多,在辣椒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出现。连续多年种植,很多椒农自己留种,重茬种植,忽视了本地产品的特异性,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内在品质也有所下降,病虫害大面积流行发生。还有,市场上朝天椒品种多、乱、杂,同种异名、异种同名现象突出。所以在干辣椒种植区,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市场需求,加强优质、抗病、丰产、专用型制干辣椒新品种的引进及选育。河南有丰富的干制辣椒品种资源,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在以原来优质、高产为育种目标前提下,重点解决抗旱、耐病毒病、疫病等问题,同时,加强与企业联系沟通,研究开发培育专用品种,如集中收获、高红色素、高辣椒素等专用品种。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如采用建立示范样板,示范观摩会,现场指导,组织培训等手段,促进科技推广。科研、种业部门要严格规范良种繁育程序,加大优质辣椒品种的生产,健全良种质量控制体系和监测机构,提高种子质量,取信于农,促进种业发展。这几年在市场上较有影响的朝天椒品种有天圣新一代、洛研9号朝天椒、洛研8号朝天椒、红辣8号、红满天9号、内椒1号等。
  2.2及时播种,注意保温,培育壮苗
  2月中下旬育苗,到4月下旬,幼苗长到约10片叶且生长矮壮的苗最理想。在育苗期间,宁早勿晚,育苗的苗床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地方,选无病新土为床土。扩大苗床面积,改善苗床光照条件。另要做好苗床增温、保温工作。据调查,在同等的育苗条件下,加覆盖物的阳畦比不加覆盖物最低气温可提高3-5℃,出苗早1周左右,阴雨天差异更大,所以保温覆盖物是春季阳畦育苗不可缺少的。椒苗出土后苗床气温在25℃以上时应及时通风降湿,通风口一定要选在顺风向或背风侧方向开口。随气温升高加大通风量,并及时于早上或傍晚补水或喷水,使苗床内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遇连阴骤晴天气,应加盖覆盖物遮阳,防苗骤然失水发蔫;定植前7-10d掀掉所有覆盖物。昼夜通风炼苗,如遇大风降温或霜冻天气,及时回扣覆盖物,确保幼苗安全。
  2.3加强科学的栽培管理,及时定植,促进缓苗及发棵
  朝天椒在豫西地区一般于4月下旬定植,最晚不能迟于5月中旬。多采用高垄覆膜、株行距30cm×40~60cm的宽窄行栽培方式。垄栽的优点:配合地膜可增温3-6℃、保墒、排涝方便,增厚熟土层。有利于培育强大的根系,增产增收。这在生产上可与露地移栽的椒苗形成鲜明的对比。椒苗移栽时。膜下土壤底墒充足,挑选壮苗移栽,缓苗后对垄间深锄2-3次,通过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及土壤水分状况,打顶后适量追肥,促进朝天椒壮苗、早发棵、早封垄、早开花结果,创造有利于丰产的基础条件。
  2.4建立良好的给水和排水体系
  朝天椒耐旱、耐脊薄,极不耐涝,耗水量中等,在整个生育期中,朝天椒对水分的需求是随其生长量的加大而逐渐增加的,至开花结果达到最大值,在其生长的水分临界期干旱缺水,势必会造成其生长缓慢,蕾花果大量脱落,植株早衰,并诱发日灼病等。一水不浇的栽培管理并不可取。在豫西丘陵缺水地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改造也很有必要,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水窖(30m3以上),雨季时汇集雨水,来年栽植、旱季浇水两不误。雨季是朝天椒管理的重点,在防涝排水上除了顺地势实行高垄栽培外,种植朝天椒的土壤要选中壤土、轻壤土,做到大雨随下随排,雨后田间无积水,土壤不湿黏,另外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浇水后遇大雨。
  2.5科学防范,及早预防
  在苗期遇到低温连阴天时,除了做好苗床增温保温工作,要做好苗期病害的防治工作,发病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或育苗时用药土对种子下铺上盖。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高温干旱期要注意防止蚜虫、螨虫的危害。7-8月份高温高温季节是炭疽病的高发和流行季节,应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可选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轮换使用,可起到较好的保护、预防效果。当持续阴雨天引起生育期推迟田间绿果较多时。可在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时喷施40%乙烯利1000倍液能促使部分绿果转红,提高果品的商品等级,增加种植收入。
  2.6采摘后及时晾晒和烘干
  当90%朝天椒转红并开始变软,且天气连续晴好5-6d时及时收割。在田间晾晒5-6d,待叶片干焦脱落后进行堆垛,干后及时摘下果实分级出售。如深秋或初冬遇阴雨天气,则可能导致果实霉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须用烘干房或烘干机械及时对朝天椒进行烘干。总之,在朝天椒栽培过程中。在外界环境不适宜或者环境条件恶劣时,在生产上科学地进行管理,积极地预防旱涝雹风等灾害,可把对朝天椒生长发育不利的天气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他文献
中国软件的盗版率很高,软件业盗版现象的危害性巨大,巨大的价格差是软件业盗版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软件市场的二难问题,通过模型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类型软件的最
为加大丰县结核病人发现工作力度,提高病人发现率,使结核病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2005年11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线索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企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在石油企业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二要用典型模范激励人;三要用明确的目标凝聚人;
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原有的管理制度因为过于僵化和缺乏柔性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如何挖掘人的潜能
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应掌握其特点,坚持激励与帮助相结合、民主与纪律相结合、关心与理解相结合.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选好基层班组带头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摘要: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水势的PEG-6000溶液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2)3h引发处理相对于其他引发时间处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