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坚固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

来源 :新青年·财经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伊始,在中国编辑学会举办的迎春茶话会上,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36家出版单位及新闻网站联合发出《致全国编辑工作者的倡议书》,向社会郑重承诺奉献优质产品,向差错宣战,决不让不合格产品危害社会。这一倡议是在新闻出版总署把2007年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背景下提出,标志着“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正式启动。
  这一消息的发布,再次引起人们对图书质量的关注,图书编校质量又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图书出现质量问题,原因固然很复杂,但编校问题最为重要。在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共同构筑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因此,编校质量对图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校对处在编辑后、印制前的关键环节,所以校对被称为“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出版社校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事业获得迅速发展。1977年全国仅有82家出版社,共出版图书1万多种,到2005年全国出版社已增长到573家,共出版图书22万多种。出版业的发展是喜人的,但图书质量却日益令人担忧,特别是校对质量常常受到批评,已成为众矢之的。过分的指责校对环节有失偏颇,但出版社的校对工作确实存在一些影响图书质量的问题。
  (一)在中国出版社超常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出版社的图书质量保证体系并未相应地建立起来。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约有1/3的出版社没有校对科室,不少出版社甚至连专职校对人员都没有,校对工作完全“社会化”。《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要求:出版社必须建立专业校对机构,对全社校对工作进行统一组织和全程监控;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校对员,并由专职校对员担任责任校对;必须由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对员或工作认真、经验丰富的其他校对员来做三校,把好终校关。从实际情况看,不设校对机构甚至将校对工作完全“社会化”的出版社确实难以保证校对质量,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图书质量问题。
  (二)设有校对机构的出版社,校对人员也常常是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出版社编校人员配备的科学比例为3:1,不应少于5:1,但有调查显示,许多数出版社编校人员的配备比例为10:1,少数出版社甚至达到30:1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校对人员不得不超额完成任务。本来校对人员一天正常的工作量为3—4万字,但因编校配备比例严重失调,他们实际上已经在翻倍工作了,一个人每天要完成的校对量为5—6万字,甚至7—8万字,节假日得不到休息,晚上还要加班加点。这样出来的书籍,可以按时出版,但却难以按质出版。
  (三)传统的校对方式面临着现代科技的挑战,校对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传统校对是以原稿为基础对校样进行校对,纠正原稿的排版差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版流程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电脑的普及,多数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手写书稿,而是一块磁盘(电子文档)打印稿,将传统的原稿与校样合二为一。同时也将录排差错与写作差错合二为一。校对就成了仅仅对编辑纠错部分的“核红”。在此情况下,质量问题多出自作者的电子原稿。按传统工作流程,这个责任是由责编承担。然而,现代校对工作要求不能只“对原稿负责”,而应成为“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负起协助编辑“把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的责任,即在消灭录排差错的基础上“校是非”,发现并改正原稿可能存在的错漏,从而发挥“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把校对重点从“校异同”转向“校是非”。“校是非”要求校对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专门知识、技能,由于目前我们的校对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校对工作的要求,从而导致了一些与此有关的图书质量问题。
  
  二、改进出版社校对管理
  
  从中国出版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看,为实现新闻出版总署在“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提出的各项目标,加强校对管理是出版社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完善校对科室建制。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专业性很强,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保证图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针对出版界仍然存在的轻视校对工作的现象,端正对校对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出版工作的一件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图书质量,应要求所有出版社必须设立相应的校对科室,并按校对专业要求配备足够的校对员,防止校对工作“社会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对于那些无法保证图书质量、连校对科室都没有能力设立的出版社应予以取缔。目前,我国的出版社全部是国有出版社,在此情况下我们更不能容忍那些有损祖国文化事业、鱼目混珠的出版社存在。
  (二)合理配备编校人员比例,科学地安排工作量。出版社应按编校人员配备的科学比例保证编辑与校对3:1的比例,至少不能低于5:1的比例。出版社要根据本社的编校能力规划出书规模。盲目地扩大出书规模,必将加大编校人员的工作量,甚至迫使编校人员超负荷工作,从而导致图书质量下降。出版社应尽量使校对人员每天在3-4万字的正常工作量之内工作,要保证他们有正常的休息时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充足的精力,把好图书质量的最后一道关。
  (三)注重培训和提高校对人员的业务素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图书差错大致分为三类:政治性错误、语言文字类差错、常识和专业类知识差错,其比例分别为:3.10%、35.01%、61.89%。这个结果说明常识和专业类知识差错是图书差错的主要部分,也是编校对人员亟待提高水平之所在。中国现有的校对队伍本来在知识面和专业知识深度上就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之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校对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从保证图书质量的角度看,提升校对人员的素质已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出版社一方面在招录新人时应设立比以前更高的门槛,对教育程度和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为现有的校对人员长期提供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的机会,以便使我们的校对人员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有能力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从而保证图书质量。
  (四)提高校对人员的待遇,尤其是职称待遇。在中国出版界长期以来校对人员评职称最高只能评到副编审级别,比编辑的最高职称低一个等级。这个规定让人难以理解,同样是出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有很高专业素质要求,为什么校对就没有资格评定正高级职称呢?近年,一些出版社为了加强校对队伍建设,已开始招收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校对工作,如果不在评定职称方面给他们以足够的尊重,我们认为,这不利于出版工作。据悉,新闻出版总署最近规定出版社校对人员可以评定正高级职称,这固然是个好消息,但实际情况是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建立健全有关校对工作的规章制度。在这方面应参照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制定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结合本社特点制定相应制度,确保校对人员按照正确的流程和科学的制度工作。
  图书质量涉及出版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校对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一环,但不是惟一环节,出版社只有在抓好校对工作的同时,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图书质量。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活着活着就活得锈迹斑斑的人,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所组成的两点一线上,从来没有什么改变。   无论春夏秋冬,我均在清晨5:30分起床,6点便可以离开家去学校。早点是在外边的早点铺里吃的。这家早点铺在这座荒凉城市的某个更加荒凉的角落,它与学校之间由一条并不漫长的沥青铺成的街道连接着。街道两旁种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梧桐树。秋天的时候,凉风吹过,叶子落满一地。清晨骑着脚踏车从遍地落叶上经过,人的心凉凉的
期刊
那只美丽的蝴蝶静静地躺在镜框里,破碎的镜片下面,粉红色的翅膀舒展成飞翔的姿势……    1.    这个城市的夏天很暖,小区花坛的鲜花上有几只色彩鲜艳的蝴蝶在飞。  户外的阳光和整齐的街道还是那么清爽干净,三三两两的老人依偎在椅子里晒着太阳。苏菲趴在阳台的栏杆上,想起很多年前与她相爱过的一个男人。不可否认,他给苏菲心灵上留下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      2.   那年夏天,苏菲一个人出差到深
期刊
人们喜欢在大自然中探险,有时恶劣的环境,会使人们面对生死的选择,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人们一次次放弃舒适而奔向那未知的远方呢?  ——译者  严冬的一个深夜,我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是市救护队打来的:一位猎手失踪40个小时了。他的伙伴打电话报告说,他们去了南部与国家黄石公园相连的蒙大拿群山中的一个盆地,他们在雪地上发现了麋子的足迹,那位失踪的猎手以为能沿着足迹找到麋子,可是他的伙伴在足迹发现地一直等到天黑
期刊
波音飞机公司预测,到2025年,市场将新增大约27200架民用飞机(客机和货机),全球机队规模将翻一番;新增飞机中,单通道飞机(100-240座级)和双通道飞机(200-400座级)将占绝大多数;亚太地区将成为最大的市场,在2.6万亿美元的总交付值中占36%。制造大型飞机面临着诱人的巨大市场前景。  综观飞机制造业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可以看到,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由民用运输和军事
期刊
阿迪达斯笑了。  击败耐克、李宁,凭借13亿人民币天价中标,阿迪达斯拿下了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的最后一个珍贵席位。搭乘奥运班车,谋求第一品牌,阿迪达斯豪情万丈。“希望阿迪达斯在2008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品牌,2010年以前中国的销售达到10亿欧元。”阿迪达斯全球总裁海纳描绘着自己的宏伟蓝图。  据预测,2008北京奥运周期结束之时,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将接近300亿元。中国体育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期刊
今年4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游宁丰、黄伟鸿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财经委员会委员及省人大代表分别来到茂名、韶关等地调研当地社保基金管理情况时发现,茂名市2007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竟然出现“赤字预算”,游宁丰愤怒的指责该市官员,说这种行为是是违法的,而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名副局长辩解说:“如果强制征收社保费,全市餐饮、酒楼等服务行业都得倒闭。”  这一言论引得广东省人大代表纷纷提出质疑,也引发一
期刊
茅侃侃,22岁,初中毕业,现在是北京爱航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身家过亿。他发财的项目,就是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建设的欢乐城  (Majoy),全称是“真人实景数字游戏项目”。像这样的财富神话,在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当中时有发生。  时势造英雄,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些有准备的人提供了创造奇迹的机会。目前,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  北京市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写入北京市
期刊
在未来20年,世界很多地方可进入劳动年龄阶段的人的减少,会相应地导致壮劳力和可从事技术工种人员的减少。人之力(Manpower)公司在2007年年初对全球27个国家的37000家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有41%的公司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和去年相比其比例上升了1%。在各类人才中,比较紧缺的有技工、工程师、生产技术工和高级经理等,而导致这些职位人才紧缺的一个很大因素是求职者缺乏适合该岗位的技能。人口的变
期刊
互联网实验室    在刚刚结束的2007互联网创新领袖论坛上,Web2.0再次成为业界唇枪舌剑、指点江山的热点话题。Web2.0的价值何在?流量怎么才能换成钱?这些老问题依然历久弥新。  无论是“猫扑”的社区专注,还是蚂蚁互动的搅动棋局,抑或是阿里巴巴、当当网的本土化优势,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趋势:冷门、次冷门,即市场份额图中那条长长的“尾巴”,正日益成为众人觊觎的网络大餐。而由此自下而上推动的“平台
期刊
“罗列,我看中一套羊绒晚装短裙,你陪我去买吧。”  “罗列,你听见没有?”  “你究竟是去不去?”  拎耳朵、揪头发、呵痒、撒娇、耍赖……所有的招数用尽之后,我失败地坐在罗列身边,看他敲键盘。  老公罗列是个好警察,破过好多案件,荣誉证书一摞。他总是忙,好不容易有个不加班的周末,却执着地爱上了网络聊天,把手提电脑搁置膝盖,摆个舒适的姿势,很快沉湎其中。  我绞尽脑汁,审讯犯人的招数全用上了,对罗列
期刊